31 December 2010

2010 年度最愛:總結



二零一零年的聽音樂習慣很奇怪。當了研究生之後,心理變化很大。不是極端情緒化的那種,但要在不同的 mindset 下工作,因而給了自己很多理由去發掘不同的音樂,例如做實驗時要聽 active 一點的(如:上原廣美的【Place to be】),計數時要聽任性一點的(如:魏如萱的【優雅的刺蝟】),讀 paper 要一點靜態的(如:Dvorak 《String Quartet No. 11》),回家後 wind down 又要聽一點值得細膩的(如:Charles Lloyd Quartet 的【Mirror】)。如是者一年就 sample 了很多好音樂,大滿足。

上年八月開始的 classical sabbatical 一直延續到今年六月,所以頭半年我都沒有刻意去聽古典音樂。不用去想 musical structure,不用去找歷史,基本上 switch off 大腦,這樣一來就騰空很多空間去發掘一些 feel-based 的音樂,例如爵士音樂--這段時間帶來了不少 Bill Evans 和 Thelonious Monk。但最大得著的是這個聽音樂的 mindset feed back 回古典音樂的世界。

怎樣解釋呢?聽古典音樂久了,尤其是現代的作品,有時會令思想變得很學術,要分析這樣分析那樣,樂器分佈是怎樣的、與該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有甚麼關係等等,這本身也是聽音樂的樂趣之一,但太專注 fine details 有可能就忽略了表面或簡單的東西,有時聽音樂只不過是 just to have fun,不用這一年時間抽身出來我想我還停留在一個胡同內。最後呢?我估不到 Brahms 的《鋼琴五重奏》和《三號弦樂四重奏》會是我九月熱播的作品,而我亦可以坐定定學完整首《Jeux d'eau》,這是一個奇妙的 mental transition,好像有個結被解掉了一樣。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我可以坐定定聽 Bruckner 吧。

爵士音樂的話,仍然是在探索階段,不過開始有點頭緒知道各式基本玩法是甚麼,給我一點時間吧。

寫了這個 blog 一年多,都算充分達到當時想定期寫長篇碟評的目標,不過平均一個月一篇的進度有點慢。重讀今年所寫的,文筆還是很不濟,既詞不達意又缺乏詞彙。多年沒有用中文寫作了,仍需練習練習。



榜上沒有提到的、舊作及其他滄海遺珠
其實今年聽了不少舊作,但不在此詳評了,有興趣的朋友問我吧。

Brahms: Handel Variations, Two Rhapsodies, Op. 79, Piano Pieces Opp. 118 and 119 (Perahia / Sony) [amazon]
Janáček: String Quartets Nos. 1 and 2; Martinů: Three Madrigals (Emerson SQ / DG) [link]
Salonen: Helix, Piano Concerto, Dichotomie (Bronfman / LAPO / Salonen / DG) [link]
Stravinsky: Pulcinella, Symphony in Three Movements, Four Etudes (CSO / Boulez / CSO Resound) [link]
Szymanowski: Violin Concerto No. 1, Symphony No. 3 (Tetzlaff / Davislim / WPO / Boulez / DG) [link]
Hélène Grimaud: Resonances (DG) [official website]

Cannonball Adderley: Somethin' Else
Hanjin: Raw Jazz
Hiromi: Brain
Keith Jarrett: Radiance
Thelonious Monk: With John Coltrane

何韻詩:Ten Days in the Madhouse

30 December 2010

2010 年度最愛:古典篇

古典:
十、Mendelssohn: Piano Trios Nos. 1 and 2 (Perlman / Ma / Ax / Sony)
九、Gershwin: Rhapsody in Blue, Piano Concerto, "I Got Rhythm" Variations (Thibaudet / Baltimore SO / Alsop / Decca)
八、Leighton: Symphony No. 1, Piano Concerto No. 3 (Shelley / BBC National Orchestra of Wales / Brabbins / Chandos)
七、Dvořák: String Quartets Nos. 10, 11, 13 and 14, String Quintet No. 3 and Cypresses (Emerson SQ / DG)
六、Adès: Tevot, Violin Concerto "Concentric Paths" (BPO / Rattle / Adès et al. / EMI)
五、Kancheli: Themes from the Songbook (Saluzzi / Kremer / Pushkarev / ECM)
四、Tchaikovsky: The Nutcracker (BPO / Rattle / EMI)
三、Pärt: Symphony No. 4 (LAPO / Salonen / ECM)
二、Schumann: Davidsbündlertänze, Fantasy (Uchida / Decca)
一、Ravel: Concerto for the Left Hand, Piano Concerto, Miroirs (Aimard / Cleveland / Boulez / DG)

年度作曲家
Maurice Ravel




第十位
MENDELSSOHN
Piano Trios Nos. 1 and 2

Itzhak Perlman (violin)
Yo-Yo Ma (cello)
Emanuel Ax (piano)

Sony

難得 Sony 肯出一隻不是 crossover 或玩 gimmick 的大碟。找來美國三大獨奏巨頭 jam Mendelssohn 的兩首《鋼琴三重奏》一定有 noise,清脆俐落,技巧無容置疑,但略嫌不夠即興,有 heart 有火但去得不夠盡。





第九位
GERSHWIN / GROFÉ
Rhapsody in Blue, "I Got Rhythm" Variations, Piano Concerto

Jean-Yves Thibaudet (piano)
Baltimore Symphony Orchestra
Marin Alsop (conductor)

Decca

買這張大碟,都是《BBC Music》的原故。當你以為聽《藍色狂想曲》(《交響情人夢》片尾曲)聽到厭的話,Jean-Yves Thibaudet 的這個版本應該會另你改觀。這張專輯用了與平常不同的 arrangement 去奏《藍色狂想曲》和《F 大調鋼協》,用心聽的話你會聽得出 Thibaudet 會玩 straight jazz 呢。





第八位
LEIGHTON 
Symphony No. 1, Piano Concerto No. 3

Howard Shelley (piano)
BBC National Orchestra of Wales
Martyn Brabbins (conductor)

Chandos

Chandos 為英國作曲家 Kenneth Leighton 大型樂隊作品出的第三張唱片。對 Leighton 有興趣,是因為當年在合唱團不時都會唱他的作品,例如他的聖誕作品《Lully, Lulla》,再聽他的其他合唱團作品如《An Easter Sequence》,之後為鋼琴考試選曲而讀到《Conflicts》。他的作品往往都充滿令人熱血沸騰的節奏,好像《第三鋼琴協奏曲》和這系列中第一張唱片的《Organ Concerto》(《管風琴協奏曲》)。聽《第三鋼協》,就好像是 Ravel 《左手協奏曲》中的 lyricism 加 Bartók 的不協調節奏,是十分十分吸引人的一首作品。每一次聽 Kenneth Leighton,我都不明白為何他的音樂會被如此忽略。





第七位
DVOŘÁK
String Quartets Nos. 10, 11, 13 and 14, String Quintet No. 3 and Cypresses

Emerson String Quartet
Paul Neubauer (viola)

Deutsche Grammophon

四、五月時我對弦樂四重奏這個 genre 突然很感興趣,特別是 Janáček 的《二號弦樂四重奏》,而 Emerson String Quartet 的錄音就成了當時的無限 loop。剛巧他們亦推出了新的 Dvořák 弦樂四重奏專輯,就買了回來聽。Dvořák 就是有一種難能可貴的民族風味,並且浪漫得來不做作。當大部分人都專注在他的《九號交響曲》時,其實他有很多細水長流的小型作品沒被人好好發掘。在這張專輯中,合作無間的 Emerson String Quartet 將所有不明顯的 tension 都一一表現出來,頂級 musicianship 加上乘的作品真的可遇不可求。甚麼叫好聽到喊?聽一聽《十一號》第二樂章的慢版你就知。

延伸閱讀:
官方介紹





第六位
ADÈS
Tevot, Violin Concerto "Concentric Paths", Couperin Dances, Dances from "Powder Her Fac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Sir Simon Rattle (conductor)
Anthony Marwood (violin)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Thomas Adès (conductor)

EMI

英國年輕作曲家 Thomas Adès 的音樂我總是聽不明(打這句時我正在聽他的《Fayrfax Carol》),也許是因為從沒有看過他的譜吧。打從【Life Story】和【America: A Prophecy】開始我每一次聽他的作品都是覺得,「唔,很不錯,很與別不同,但音樂重心在哪兒?」有可能是因為他的作品往往都建基於音樂層與音樂層之間的磨擦,(如:在《Piano Quintet》中每一樂器的 time signature 都是不同的,都在玩自己的東西然後組合在一起)所以音樂變得彷彿沒有一個固定的註腳點,而在沒有認知的情況下聽只會非常迷失,叫「concentric path」的《小提琴協奏曲》就是這樣的作品。聽每一個精彩細節都令人讚嘆不已,但宏觀的聽就迷失大方向,但有可能那樣就是主題想表達的感覺。不去想,隨音樂而行,如聽《Tevot》中由弦樂主導的中後段就聽得出如 Shostakovich 的影子。我還在研究這大碟,但它很令人上癮。

延伸閱讀:
官方介紹





第五位
KANCHELI
Themes from the Songbook

Dino Saluzzi (bandoneon)
Gidon Kremer (violin)
Andrei Pushkarev (vibraphon)

ECM

為慶祝格魯吉亞 (Georgia) 作曲家 Giya Kancheli 七十五歲生日而出的這張大碟是否「古典音樂」值得商榷,但 Kancheli 作過不少古典「concert music」,就算吧。這張大碟收錄的是經過 Saluzzi、Kremer 和 Pushkarev 重新編曲、由他作的電視和電影音樂。Kancheli 的音樂給我的感覺一向都是十分蕭條、孤寂、淒涼,但在手風琴、小提琴和顫音琴奏出一段段旋律鮮明的主題曲,感覺就好像在聽音樂盒的小音樂,有一種奇怪的溫暖(莎士比亞的《王子復仇記》可以怎樣溫暖?)這兩個月在實驗室不時聽的大碟。

延伸閱讀:
ECMPlayer





第四位
TCHAIKOVSKY, P. I.
The Nutcracke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Sir Simon Rattle (conductor)

EMI

對於我來說,聽這一張大碟就是 a blast from the past。一段又一段耳熟能詳的旋律奏起,就令我想起小時候聽古典音樂的樂趣。簡單的聽就簡單的享受,不用想太多。現在聽,多留意了柴可夫斯基的 orchestration,欣賞的是另一種東西,若不然有可能我永遠不會發現原來《Waltz of the Snowflakes》是多麼夢幻的一首作品,《Pas de deux》的主旋律其實只是一個 descending scale。這張大碟帶來的除了是佳節的溫情,也帶來了一份對於童真的回憶。

延伸閱讀:
官方網頁 (含短片介紹)





第三位
PÄRT
Symphony No. 4 "Los Angeles", Fragments from "Kanon Pokajanen"

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Esa-Pekka Salonen (conductor)
Estonian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Tõnu Kaljuste (choirmaster)

ECM

愛沙尼亞 (Estonia) 作曲家 Arvo Pärt 的《四號交響曲》,洛杉磯交響樂團演奏,Esa-Pekka Salonen 指揮。Arvo Pärt 的音樂很平易近人,這種他叫「tintinnabuli」的風格,往往建基於簡單的 triad,以慢打快上下推置,簡約地製造出一個很恬靜的思考空間。在 Arvo Pärt 的音樂裏,「音樂」與「寧靜」有著同樣的重要性,就好像數學上「0」與其他數字都一樣重要。澎湃音樂中一剎間寧靜帶來的衝擊就是思考的原動力,用慢音樂一 步一步製造內心極大迴響就是 Arvo Pärt 音樂的魅力,而這張大碟就正正有這張力。這首交響曲的副題叫「洛杉磯」,主要是因為他想作一首以天使為主題的大型作品,而剛巧洛杉磯交響樂團請他作曲,就順理成章用「Los Angeles」來命名。這張大碟是 2010 年值得一聽再聽的新作品。





第二位
SCHUMANN
Davidsbündlertänze, Fantasy

Mitsuko Uchida (piano)

Decca

一年前重新愛上《Davidsbündlertänze》之後這首作品便成為我最喜愛的 Schumann 作品。上個月已經介紹過這張大碟,我就不在此詳談了。

延伸閱讀:
詳細碟評





第一位
RAVEL
Concerto for the Left Hand, Piano Concerto, Miroirs

Pierre-Laurent Aimard (piano)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Pierre Boulez (conductor)

Deutsche Grammophon

擺到明造馬,Aimard 加 Boulez 玩 Ravel 鋼協,未聽都已經贏一半,更何況《左手協奏曲》真真真係好好好聽呢?聽完之後三個月都在 Ravel mode,學完《Jeux d'eau》又心郁郁想學《Alborada del gracioso》,有乜可能唔俾佢?《Miroirs》真係要一聽再聽,是娛樂,是教材,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必需品。

延伸閱讀:
詳細碟評
官方網頁

29 December 2010

2010 年度最愛:爵士篇

爵士:
八、Stacey Kent: Raconte-moi...
七、Herbie Hancock: The Imagine Project
六、Pat Metheny: Orchestrion
五、Ketil Bjørnstad: Remembrance
四、Hiromi: Place to be
三、The Stanley Clarke Band: The Stanley Clarke Band
二、Charles Lloyd Quartet: Mirror
一、Keith Jarrett / Charlie Haden: Jasmine



第八位
Stacey Kent
Raconte-moi...
Blue Note

美國靚聲名伶全法文大碟,用這被視為最浪漫的語言不費吹灰之力唱出一首又一首輕輕鬆鬆的 chanson 和 bossa nova。週末遊閒 high tea 聽著,寫意人生。最喜歡談家庭旅行的《Les vacances au bord de la mer》,結他 intro 一流。

最愛推介:
《L'étang》、《Au coin du monde》、《Les vacances au bord de la mer》

延伸閱讀:
官方試聽《Les eaux de mars》
官方試聽《La Vénus du mélo》





第七位
Herbie Hancock
The Imagine Project
Hancock Records

Herbie Hancock 的音樂野心一向很大,上次反轉 Joni Mitchell 舊作的大碟《River: The Joni Letters》贏了 Grammy Album of the Year,今次提倡 global collaboration,找來世界各地的音樂人 jam 歌,由 John Lennon 的名作《Imagine》出發,去得幾遠就去幾遠,每一首都有獨特的民族風格。不過,去得太盡的結果只換來 hit or miss。最大驚喜的,是最尾的《The Song Goes On》,老拍檔 Wayne Shorter 吹色士風、傳奇巨肺 Chaka Khan 加 Ravi Shankar 女兒 Anoushka Shankar 玩印度 sitar,七彩繽紛到 loop 了一個月。巴西歌手 CéU 的《Tempo de Amor》亦都非常誘人。

最愛推介:
《Tempo de Amor》、《The Song Goes On》





第六位
Pat Metheny
Orchestrion
Nonesuch

這張大碟的 concept 很特別。當年 Conlon Nancarrow 用一部叫 player piano 的機械鋼琴寫了不少作品(年紀比較大的朋友有可能記得當年 Pacific Place 的 M 記有一部這樣的鋼琴),之後匈牙利作曲家 György Ligeti 亦用了其他機械樂器作了如用上一百部拍子機的《Poème Symphonique》等作品,目的就是用極端規律的樂器去製造一個獨特的音樂世界。Pat Metheny 就延伸這個 idea,將現成的樂器機械化,製造一個固定的 harmonic environment 再在上面 jam 歌,one man band 就造出像交響樂團的效果,最後的 sound world 很特別。

最愛推介:
《Orchestrion》

延伸閱讀:
官方解構





第五位
Ketil Bjørnstad
Remembrance
ECM

十一首一 take 過的單元作品其實是一個 artistic unity,應該整張大碟來聽。這張大碟風格比較細水長流,像是一位曾經滄海、有經驗人士娓娓道出前塵往事的點滴,說著說著說著。令人著迷的,是和弦和節奏不斷地細微變化,像要破繭而出,又忽然自我收歛,tension and release,一度令人著急,一度令人放鬆,不過一切都要用心專注發掘。這是一張很 charming 的大碟,只是對象有可能局限於對某些東西有著情意結的性情中人。

最愛推介:
《I》、《VI》、《IX》

延伸閱讀:
ECMPlayer





第四位
Hiromi Uehara 上原廣美
Place to be
Telarc

上原廣美的獨奏大碟,技術高超令人眼界大開。由開盡引擎的《BQE》到心情複雜的《Place to be》,一小時帶你走遍世界各地留下處處心跡。

最愛推介:
《BQE》、《Choux à la Crème》、《Somewhere》、《Islands Azores》、《Viva! Vegas》、《Place to be》

延伸閱讀:
詳細碟評





第三位
The Stanley Clarke Band
The Stanley Clarke Band
Heads Up Music

傳奇 bass 手 Stanley Clarke 玩完 straight jazz 玩 fusion,處處火花一觸即發,懷念當年 The Mahavishnu Orchestra jam 到七彩的朋友有福了,加上上原廣美客串同步暴走,一字記之曰:「爽!」最喜歡熱熱鬧鬧的《Sonny Rollins》。

最愛推介:
《Soldier》、《Here's Why Tears Dry》、《No Mystery》、《Labyrinth》、《Sonny Rollins》

延伸閱讀:
官方宣傳片





第二位
Charles Lloyd Quartet
Mirror
ECM

這張碟就是有一種型格,三位年輕樂手伴奏著傳奇色士風手,夾出的是十首扣人心弦的 standard,不只是美的演繹,而是靈魂上的交流。最愛的當然是兩首 Thelonious Monk 作品《Monk's Mood》和《Ruby, My Dear》。【Mirror】是我這兩個月工作後回家獨處時必聽的大碟,生活中的精神食糧。

最愛推介:
《I Fall in Love Too Easily》、《Monk's Mood》、《Mirror》、《Ruby, My Dear》、《The Water is Wide》

延伸閱讀:
ECMPlayer





第一位
Keith Jarrett / Charlie Haden
Jasmine
ECM

原本我是想頒雙冠軍的,因為 Charles Lloyd Quartet 的【Mirror】也是份量十足,絕對可以平分冠軍。令【Jasmine】突圍而出的,是電光火石之間的決定。上星期從白色的英國回港時,我坐了四個小時旅遊巴到希斯路機場,一直因為不知道航班有否被取消而感到不耐煩和有點徬徨無助,望出窗外看著蔚藍天空與茫茫白雪一直聽著【Jasmine】,帶來無比溫暖,令夏天的美一直延伸至這個不可思議的十二月。這個第一位是 experience-dependent,but hey,有甚麼不是?

最愛推介:
全碟

延伸閱讀:
詳細碟評
ECMPlayer

28 December 2010

2010 年度最愛:流行篇

華語:
十、謝安琪:第二個家
九、陳綺貞:太陽巡迴演唱會
八、許哲珮:馬戲團 1 號
七、Olivia:夏夜晚風 Live 影音專輯
六、陳奕迅:Taste the Atmosphere
五、王菀之:Octave 柯迪夫
四、農夫:奇蹟
三、RubberBand:Connected
二、何韻詩:無名.詩
一、魏如萱:優雅的刺蝟



第十位
謝安琪
第二個家

其實沒有大部分人說得那麼悶,只不過是不太 in your face,要放點精神耐性去欣賞。

最愛推介:
《脆弱》、《沒有發生的愛情》、《第二個家》、《晚上早起》





第九位
陳綺貞
太陽巡迴演唱會

老師最新的拉闊大碟。老實說,這張是 fans item,少聽陳綺貞的朋友聽大碟吧。話雖如此,聽到《一首歌,讓你帶回去》的 extended ending 誰都會被溶化掉。

最愛推介:
《腐朽》、《嫉妒》、《一首歌,讓你帶回去》





第八位
許哲珮
馬戲團 1 號

年初曾非常著迷於上年的【美好的】和【雪人】,所以對【馬戲團 1 號】都有不少期望。但【雪人】真的太出色,相比下【馬戲團 1 號】顯得有點像在食老本和太 cutie,不過,製作仍是一流的。

最愛推介:
《巧克力之吻》、《櫻桃色情人》





第七位
Olivia Ong 王儷婷
夏夜晚風 Live 影音專輯

我很少會因為一把聲音而去買一張唱片的,但在 HMV 古典爵士部門聽過這張專輯後就迷上了這把聲線。原本十月想寫一篇詳細碟評的,可惜沒有時間。

最愛推介:
《Luka》、《Bittersweet》、《You and Me》、《Never Can Say Goodbye》





第六位
陳奕迅
Taste the Atmosphere

為甚麼不是【Time Flies】,而是【Taste the Atmosphere】?陳奕迅在 2010 推出的兩張 EP,一張詞佳一張曲佳,在這 blog,音樂行先。

最愛推介:
《講男講女》、《葉問風中轉》、《花花世界》、《我杯茶》

延伸閱讀:
詳細碟評





第五位
王菀之
Octave 柯迪夫

EP 有 EP 五首歌的聽法,OST 有 OST 連貫的聽法。《開籠雀》是今年最佳單曲之一,而經重新編曲的幾首作品和間場音樂都十分優秀。不過,我還是期待王菀之的大碟。

最愛推介:
《開籠雀》、《傘下人》、《假聲配音員》、《畫外音》、《小團圓》

延伸閱讀:
詳細碟評





第四位
農夫
奇蹟

如果不是方大同和王菀之的話,我想我是不會買這專輯的。不是不認同農夫的音樂,只是(港式)Hip-Hop 我一直不覺得我會重覆聽很多次。但除了《吹摯友》和《愛 不愛我》之外,細聽之下發現其實每一隻歌都有很多細微的 detail 值得發掘,音樂質素高,歌詞 witty,有得聽有得笑。上一、兩個月很多時一起身都用《偉大航道》做 wake-up call,strong beat 加正面嘛。

最愛推介:
C君:《偉大航道》、《月老》、《吹摯友》
陸永: 《寂寞是最無敵》、《韓國勁舞權》、《愛 不愛我》、《光行紀》





第三位
RubberBand
Connected

意外發現的大碟意外的好聽和耐聽,詳見之前寫下的碟評。

最愛推介:
《3 字頭》、《阿藍的故事》、《一轉身卻天亮了》、《囍宴樂隊》

延伸閱讀:
詳細碟評





第二位
何韻詩
無名.詩

又拍電影又拍電視劇又出唱片又開演唱會何韻詩到底是不是鋼鐵人?這張大碟的風格百變多樣,基本上我在每一個 mood 都可以找到最少一隻歌來聽。最喜歡的,沒有辦法,還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2010 我最喜歡的歌詞。

最愛推介:
《詩與胡說》、《瘋子》、《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西伯利亞開滿臘梅花》、《無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第一位
魏如萱
優雅的刺蝟

十一首歌,十一個世界,由《麋人》的 indie rock riff 到《一顆灰塵》的 post-rock beat,這是一張我在實驗室煲到爛的大碟。在一篇我未寫完的碟評我是這樣形容的:「這是一張很可怕的大碟,她會正面突擊你、左右夾攻你、從裏面蠶食你,直至被打至零碎的思緒在異空間回復意識,你又會不自覺地再次沉淪。聽【優雅的刺蝟】,很多時都是身不由己,但每次從另一邊走出來的時候,我都彷彿進化了。」 

最愛推介:基本上是全碟
《麋人》、《沒有關係》、《局部的人》、《一顆灰塵》




~-~



國際:
The Album Leaf: A Chorus of Storytellers
Daft Punk: "Tron: Legacy" Original Soundtrack
Gorillaz: Plastic Beach
Jamiroquai: Rock Dust Light Star
Jónsi: Go
Sade: Soldier of Love
東京事変: スポーツ


立一個榜,沒有太大意義吧,始終今年不多聽國際碟。

21 November 2010

自己與自己跳幻想的舞 Schumann: Davidsbündlertänze; Uchida



Schumann Davidsbündlertänze
Schumann Fantasie

Mitsuko Uchida, piano

Decca 000289 478 2280 6



追求心儀女仕的手法,古今中外都有不少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當中有不少都會被現今的網民認為是毒男的 final fantasy。今次要介紹的作品,是一段傳奇愛情故事的開始,手法方式比離奇更離奇。因此請注意,這一篇,會比較抽象。

接觸過浪漫時期作曲家舒曼的音樂的朋友應該都聽過他追求鋼琴家 Clara Wieck 的故事。由一開始女方父親強烈反對到最後修成正果共諧連理,途中經過不少似無還有的曖昧和秘密奇怪的神交。Clara Wieck 是一位出色的鋼琴家和作曲家,為了取悅紅顏,舒曼作了不少難度極高的鋼琴作品。其中一組作品,叫《Davidsbündlertänze》(大衛聯盟舞曲,1837,作品六)。甚麼是大衛聯盟?這需要解釋一下。

當時的音樂風氣頗兩極化,有些作曲家選擇去作有故事聯繫的 programme music,另外的作曲家則選擇為作曲而作曲,認為不需要刻意去找故事襯托音樂,要寫 absolute music。舒曼,作為一位樂評家,就虛構了一個組織 Davidsbündler 去探討這些作曲方向,這個組織的人,全部都是他的筆名。他自己和 Clara 都是這聯盟的人,而其中另外兩位,叫 Florestan 和 Eusebius。《Davidsbündlertänze》就是以 Florestan 和 Eusebius 的名義出版的了。

Florestan 和 Eusebius 這兩位人物代表著兩個極端的人格,前者剛後者柔。《Davidsbündlertänze》就是象徵 Florestan 與 Eusebius 在一個婚禮前夕跳舞跳到清晨十二時的十八首鋼琴作品。叫作舞曲,只不過是因為節奏特殊,並非真正用來跳舞的。但這又與 Clara 有甚麼關係?一開首的 figure 就是取自 Clara 的六號作品中的一首 mazurka,舒曼甚至保留《Davidsbündlertänze》的作品號碼去反映這個 quotation。出版後舒曼送了一套特別印刷的名貴版送給 Clara,歷史學家相信那是舒曼秘密送給 Clara 的訂婚禮物,但 Clara 只冷淡的接受了……

十八首兩至五分鐘的單元作品,單獨聽每一首的意義不大,一次過順序聽才可以感受到極端的情感變化,由 Florestan 充滿節奏感爆炸力的快版舞曲一下子跳到 Eusebius 內斂深情的慢版圓舞曲再立即回到 Florestan (e.g. 6 (F.) - 7 (E.)  - 8 (F.) - 9)。要明白,這一切都是幻想的,Florestan 是 Eusebius,Eusebius 又是舒曼自己,短時間內的過山車上落,是精神分裂抑或是他每一天從心底對 Clara 愛慕的 personification?

這十八首作品的風格基本上完全不同,每一首本身的難度不高(第十三首除外,真的很難練 :-p),但要找一個共通點去串連他們再刻意修飾反映對比和強調每一首特殊的節奏就是最難之處,考的就是要在琴鍵中玩魔術,而彈的那位對情感演繹要有絕對的控制,或者要是精神分裂。最乾淨整齊如履平地又優雅的就要聽 Pollini 的錄音,那是我聽過最理性最精確的錄音。另一方面,Decca 最近推出了一張由 Mitsuko Uchida(內田光子)演繹的大碟,這個演繹的取向與 Pollini 的是天淵之別。

或者應該這樣說。Pollini 的演繹方式是依書直說,用音樂自身去說這個故事,他的神乎奇技令寫在樂譜的音符發光發亮,自圓其說。內田光子的,是將自己完全融入音樂中,彷彿將自己化為 Florestan 和 Eusebius,用他們的聲音第一身去演這個故事,得出來的結果就是一次超現實的經驗,一次近距離接觸,intimate,令聽者覺得 1837 年的人物現在正與你直接對話。她用的 rubato、裝飾音和每一個 phrasing 都是衝著 maximum contrast 而來的,甚至去到一個誇張和戲劇性的程度。但重要的是,聽內田光子的演繹的時候,我們不只在欣賞《Davidsbündlertänze》這首作品,這不是 textbook example,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藝術家怎樣用無窮的創意去在一個有限的時空裏探索這麼多可能性--音樂上、鋼琴上、靈魂上--短短三十分鐘內的音樂濃度竟然可以是這樣的高。

《Davidsbündlertänze》有另外兩個版本都值得一題。第一張是內田光子的老師 Wilhelm Kempff 的錄音,取向大約在 Pollini 和 Uchida 中間,但我很少聽到 Kempff 是那麼有火的。另一張的是 Jonathan Biss 的出道大碟,有高超的技巧加年青人的一團火,不過沒有另外三位爐火純青,缺乏的……是那一份情?

舒曼和 Clara 的故事在《Davidsbündlertänze》只是一個開始,當中注入的千絲萬縷,舒曼是這樣寫給 Clara 的:「Many thoughts of marriage went into the dances - they were created in a state of the most delightful agitation that I can ever recall. One day I will explain them to you.」和「My Clara will discover what is in these dances which,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I have written, are dedicated to her... If I have ever been happy at the piano, it was when I was composing these dances.」

 2010 古典樂壇獨奏部門的年度大碟,我想我已經想定了。這篇主要是介紹《Davidsbündlertänze》,而大碟的另一半是舒曼的《Fantasy》,一樣值得一再回味,篇幅有限,讀者自己研究吧。



延伸閱讀:
原譜(IMSLP)

21 October 2010

哀莫大於心死 陳奕迅 【Taste the Atmosphere】



陳奕迅 Taste the Atmosphere

1. Welcome to the Future
2. 講男講女
3. 葉問風中轉
4. 花花世界
5. 我杯茶
6. 超錯



近年陳奕迅每一次出碟,買時都有點戰戰兢兢。今次到底是 K 歌,抑或是換湯不換藥的潛 K 歌?幾時才會有張像【Life Continues...】那樣有十八般武藝的傑作,或是詞曲俱佳的【What's Going On...?】?擺上架前會否聽過廿次?【H3M】真的不過十次。我明白,以陳奕迅現在的地位,一定要做到面面俱圓,一定要有一隻 Eric Kwok + 一個偉文做膽先肯發碟。不過一個曾經唱過《第五個現代化》又出過【Listen to Eason Chan】的歌手,隻隻碟都要有隻《陀飛輪》是否有點固步自封?有供必有求,香港樂壇十年不變,在市場主導下的社會裏你認為這又是誰的責任?上一隻 EP【Time Flies】給我的感覺是詞大過曲,雅俗共賞但音樂缺乏變化,流行了但失去了曲。喜歡聽音樂的人聽不耐,亦聽得不耐煩。寫到這裏,對不起,我是否很 snobbish?

為了帶來新的衝擊,陳奕迅今次選擇與不同音樂單位合作,有心人應該留意到這幾個單位都是前輩級的人馬。沒聽過這幾位前輩的朋友有可能不以為然,其實,這是一張頗念舊的 EP,就算沒有兩個偉文的參與,一樣精彩燦爛。

一開首殺你一個措手不及的是福音作曲家劉諾生的《Welcome to the Future》,陳奕迅 crossover 梵音薩頂頂在 distorted 結他上放聲周旋,多層面 fusion,撞到火花四起。唯一美中不足是有點太短,和太早完,再 build-up 一下應該更好玩。但相比之下,同樣是劉諾生的《超錯》作為第二主打沒有甚麼特別,典型慘情港式流行曲,但是否因為就是這樣才成為第二主打?Anyway。

接著是先聲奪人、和露雲娜合唱的《講男講女》。Eason 自己說的,這是一首很好「un」的作品。伍仲衡作曲、藍奕邦作詞,這是一首感覺很八十年代尾、九十年代頭的歌,一首屬於都市中夜夜笙歌聲色犬馬那個時代的歌。After hours 在 synthesiser 的 groove 中鬆一鬆,「un」 一 「un」,加段色士風,吸引人的是那種所謂的「時代感」,越老的味道越醇,越老的,享受的就是多一分的懷念。好奇一問,如果換上關淑怡,效果又會是怎樣呢?

《葉問風中轉》的主要賣點當然是林敏驄,但令人再三回味的是細膩的編曲。音樂是帶有民族情懷的格調(朋友 E,有冇 input?),很輕鬆,但不簡單。不認識林敏驄和他話中有話的風格的朋友若要欣賞這份歌詞,就一定要看一看當年林敏驄和曾志偉在《開心主流派》扮野的 satire 和好好體驗一下很市井很地道的粵語,買少見少的了,最後面的一段 rap 相信是因為他在《大龍鳳茶樓》和農夫合作之後的影響吧(見:《我是否你唯一的粉腸》)。不過要數無厘頭,這一定比不上當年的【冇有線電台】--不少 punchline 其實都是舊的,而且我總覺得有些比較露骨的歌詞已給 censor 掉,畢竟陳奕迅聽眾廣泛,小心一點好。類似風格的作品(音樂小品配無厘頭歌詞),林敏驄自己一早已玩了不少,個人認為最出色的,是【暑期作業】中的《河馬腳甲泥》(OT: 《淺水灣 sunset》),不過該大碟是否絕版了?

【Time Flies】的第四首歌,叫《陀飛輪》,著人珍惜時間生命。今次的,叫《花花世界》,說的是成長的心理變化,但比較恨錯難返。最叫人驚喜的,是填詞人一格填了周禮茂的名字,久違。旋律和結他部分都很美,帶來很 chill-out / ambient 的感覺,但用電子 beat,何不去盡一點,把 Eason 的聲都電子化呢?這首歌的空間感很大,也許可以玩盡一點,不過都是首出色的作品,但聽得出 Eason 的聲線倦了。

因葵,也是久違了的填詞人名字。《我杯茶》是一首十分「日系」的作品,玩重 synthesiser、electric keyboard,bass 很 groovy,找莫文蔚客串和音 echo 伴唱好像有點大才小用,但湊效,非常好玩的一首作品,極佳。如果這是 Eason 的 future 的話,我是會打開雙臂歡迎的。

【Taste the Atmosphere】是一張值得香港樂迷珍惜的 EP。哀莫大於心死,指的,是一大群不肯接受不同音樂類型的所謂樂迷(可恨的是,不肯打破常規和接受轉變亦是香港的深層次問題,唉)。雖然【Taste the Atmosphere】沒有一首《沙龍》、沒有一首《富士山下》,很多人指唱片公司為年尾爭獎而 hea 做出 EP,對不起,這些人沒有認真聽歌,亦侮辱了背後辛苦過的音樂人。陳奕迅不但沒有變質,反而他對音樂的熱誠、對前輩的肯定和對未來的憧憬卻值得樂迷尊敬,單是有勇氣去做實驗挑戰 status-quo 都令人鼓舞。寫這篇,除了要分享一張佳作,亦是為了要替【Taste the Atmosphere】平反,希望讀到這裏的你可以自己試試。最後一提,如果你是因為《葉問風中轉》而覺得反感的話,你正正就中了林敏驄的下懷。

30 September 2010

RubberBand 【Connected】



RubberBand Connected

1. 天連地
2. 金獅同學會
3. 細街盃
4. 3 字頭
5. 阿藍的故事
6. 一轉身卻天亮了
7. 田鼠論壇
8. SimpleLoveSong
9. hello?
10. 囍宴樂隊
11. 海.地
12. 雙城記



兩年前從電台頒獎禮得知原來香港樂壇多了兩隊 band,其中一隊個鼓手好似林海峰,另外一隊,eh,有個好鍾意搽 eye shadow。對不起,每年該電台都推一批新人出來拿個鼓勵獎,個個又喊又笑,好難唔 gloss over。之後有個 CASH 頒獎禮之類的東西,Mr. 和 RubberBand 排排企每人唱兩嘴,當時我想,香港無所謂的 band sound 文化,有可能,其實,erm,與 band sound 文化無關。

早陣子還在香港的時候在中環某大連鎖唱片公司閒逛,從古典爵士部門走出來的時候,聽到一把好像 Damon Albarn 但又不是 Gorillaz 的聲音,聽真一點,他唱的是廣東話,再聽真一點,咦?D 歌詞好過癮喎。那是《3 字頭》,他們在播【Connected】。我駐足在一旁聽了二十分鐘再找了一輪才知,害得我給食蕉叔叔怒啤。最後上機前都趕去買了。

浩浩蕩蕩的開場歌《天連地》也許不是大碟最最最突出的作品,但之後的一系列作品卻聽得人很開心,最少,表面上。大碟的音樂詞彙豐富,編曲色彩繽紛,歌詞啜核抵死麻甩有時甚至無賴,但往往暗帶 sad but true 的潛台詞,或是你和我某年某月都曾經在香港經歷過的一點一滴。無錯,這是一張很「港」的大碟,但很「港」無罪,反而令人很有共鳴,特別是對於開始出來工作的朋友們來說。說的是在熱鬧舞曲下用倒閉了的影帶店來比喻舊同學各有各生活的《金獅同學會》,或在強勁森巴舞曲下唱非洲外援在香港的生活和對足球的熱情的《細街盃》,但「新聞中千個流淚面孔,戰爭飢荒老家在痛 」是嘉年華會舞曲會唱的歌詞嗎?好玩,但又令人唏噓。

弦樂引子帶入輕快 groove 的這首 pop rock 是《3 字頭》,你估下首歌講咩?Telemarketing 的哥哥(或姐姐)。《阿藍的故事》的 bossa nova 在 chorus 唱「天再藍/海再藍/清澈見底的海灘」唱的又是甚麼?代客泊車外籍人士的異鄉生活。《一轉身卻天亮了》在輕輕鬆鬆懶洋洋的 riff 配弦樂 backing 唱的呢?開 OT。這種接近頹廢式的唱法就是一開始令我想到 Blur 的地方,但都不至於之後的《SimpleLoveSong》似。然而表面風光暗藏深層次矛盾這表達方式正好就反映香港這國際都會,諷刺性的強烈對比在心理上帶來很大的衝擊,但一不留神就會被精彩多變的編曲誤導。

Connected,連結,連儂,連你,這是一張關於人情的大碟(話時話,其實放咁多 budget 落 conceptual gimmick 成效究竟有幾大?好想知。不過有 heart 玩野,一讚),頭半隻大碟已經在題材上充分反映這主題。之後音樂上,就來了首直接簡單的《SimpleLoveSong》,典型港式慢歌 ballad,又來三角戀?Simple love song 嘛。獨立聽有可能會覺得平平無奇,但一大輪衝鋒之後放在大碟這位置卻非常湊效,與接著由 acoustic 結他主導的《hello?》前後呼應,而《hello?》中加入笛子 solo 又多了一點日系 feel,效果很好。然而最 sweet 的,反而是談婚宴眾生相的《囍宴樂隊》,很緊湊、 compact 的編曲,尤其喜歡 keyboard 部分,平地,但很多聲雷,只聽背後 jam 都已是一大享受。在激昂的 suspension build-up 下帶來的是《海.地》,像與《天連地》作首尾呼應,除了呼籲聽眾關注災情,也對比著在福地裏安枕無憂的人從不關心身邊環境和保育問題,gospel choir 突入好像有點奇怪,但 why not?最後國語的《雙城記》一開始令人覺得是一首 filler,但用心聽卻發現其實是一首頗可愛的歌,1997 年移民的朋友在 2010 年再見,各有新生活,bittersweet,但最後一段的歌詞令人會心笑著聽完大碟,end on a high note。

RubberBand 是一隊有熱誠又正氣的樂隊,沒有無謂的戾氣,亦不乏深度,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希望叫「膠」的他們不會只顧玩味而令音樂都變_,我相信他們不會。RubberBand,值得支持,請繼續努力。




延伸閱讀:
RubberBand《Connected》,連結起音樂裡頭的動人部份 by 斐宇梧的亂UP之地
【Connected】RubberBand by 懶人專用



後記:

其實這一篇一早已寫好了,不過一直沒有按 submit。之後他們突然宣佈 keyboardist 藝琛離隊,很可惜呢。希望 RubberBand 可以繼續努力吧,期待他們的下一隻碟。

15 September 2010

拉威爾變奏 Ravel: The Piano Concertos, Miroirs; Aimard / Cleveland / Boulez



Ravel Concerto for the Left Hand
Ravel Piano Concerto
Ravel Miroirs

Pierre-Laurent Aimard, piano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Pierre Boulez, conductor

Deutsche Grammophon 477 8770



我對拉威爾這位作曲家有點忽冷忽熱,大抵是因為每一次認識他的作品時都是很表面的聽,一段優雅的旋律,配以誘人的和弦,很容易的聽上癮,然後又很容易的聽厭。拿上手彈一彈,像《Sonatine》(小奏鳴曲)或《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高貴和傷感的圓舞曲),學了,彈了,又忘掉了。說穿了,都是因為聽得沒有深度。更甚的,是因為拉威爾的音樂版圖實在太大,有太多面孔,出奇的令人摸不著頭腦。

早陣子看《交響情人夢》,因而又迷上了拉威爾的作品,特別是大型樂團作品《Daphnis et Chloé》和鋼琴作品《Jeux d'eau》(水的嬉戲)。湊巧 DG 為 Pierre Boulez 慶祝八十五歲生日(見前篇)而推出了新的拉威爾專輯,於是這大碟順理成章成為近期的無限 loop。

Boulez 是指揮拉威爾的權威,這點無容置疑,這兩首鋼協,他之前最少錄了兩次。之前 Zimerman 的版本基本上已被公認為 modern classic,為甚麼他又要再錄多一次呢?這兩首鋼協的樂隊部分非常困難,有很多複雜的 crossed-rhythms 和結構上的層面要考慮。上一次聽 Peter Donohoe 說,在一個鋼琴比賽中,樂隊成員都不願在協奏曲環節中演奏拉威爾,所以他們都希望選《G大調鋼協》的參賽者在初賽被淘汰而不用練這曲呢。

表面上,這兩首鋼協帶著完全截然不同的風格,一首開朗、一首內儉,一首熱情、一首激憤,落在這兩位思考型音樂家身上,卻將她們拉得異常的近。《G大調鋼協》我又愛又恨。連 Herbie Hancock 都「爵士化」她,有誰又沒有錄過?聽得太多了,又學過,所以我對此曲很奄尖。聽慣了大鳴大放的版本,如李雲迪的,有可能不會習慣 Aimard 和 Boulez 計算到像瑞士陀飛輪般準繩的演繹(特別是第二個樂章,數得很仔細),幾乎聽不出是現場錄音,每一個 accent 都清楚地奏出來,但相信很多人都會嫌第三樂章太慢和不夠好玩。相反,大放異彩的反而是《左手協奏曲》。我一直都覺得這協奏曲很嚴肅,但在 Aimard 手中卻來得非常淒美,特別是最尾 cadenza 的一段,聽罷再比較一下就會明白為何 Boulez 要再錄一次這首鋼協。他與 Zimerman 擦出的是火花,與 Aimard 的,是經歲月磨練的昇華。第一次接觸這兩首鋼協,有可能 Zimerman 的鏗鏘彈法會比較容易令人接受,但一再回味,Aimard 像絲棉般的音質配了「人性化」的 Boulez 只會令人再三嚮往。

兩首協奏曲接下來的居然是一組鋼琴獨奏音樂。相對於《G大調鋼協》第三樂章的強烈節奏來說,拉威爾早期的印象派作品《Miroirs》(鏡)也許是反高潮,建議大家在心境平靜時獨立欣賞這近半張大碟。打從第一樂章《Noctuelles》(夜蛾),Aimard 的每一個 phrasing 都是扣人心弦的魔法。特別值得留意的是第二樂章《Oiseaux tristes》(傷心的鳥),也許是彈得多 Messiaen 的關係,他演繹這像催眠般的樂章來得得心應手。第三樂章《Une barque sur l'océan》(水中的船)arpeggio 雋永的音色令人拍案叫絕(這真的很難在字面上形容),比他之前在 Warner 的 Debussy 《Images》的彈法更細膩。西班牙風格的《Alborada del gracioso》(小丑的船歌,野田妹在巴黎彈的那首)節奏敏銳,沒有過份炫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比較一下 Dinu Lipatti 在 EMI 的版本。落幕前的《La vallée des cloche》(鐘之谷)是一首寂靜的作品,然而那低沉又強烈的回音令人走入一個黑暗的結局。相對地奇怪的收場,但這又是否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寫照?有興趣參考其他版本的《Miroirs》的朋友可以試試 Alexandre Tharaud 在 Harmonia Mundi 的錄音,順便聽聽拉威爾的其他鋼琴作品,那張大碟也很不俗啊。

這張大碟一定是 2010 年的瑰寶。究竟會不會是年度大碟呢…?這有待考究呢。



延伸閱讀:
官方網頁 (含試聽)

05 September 2010

靜夜詩 Keith Jarrett and Charlie Haden 【Jasmine】



Keith Jarrett and Charlie Haden Jasmine

1. For All We Know
2. Where Can I Go without You
3. No Moon at All
4. One Day I'll Fly Away
5. I'm Gonna Laugh You Right out of My Life
6. Body and Soul
7. Goodbye
8. Don't Ever Leave Me



在新加坡的這幾天我幾乎每晚都聽一次鋼琴手 Keith Jarrett 和低音大提琴手 Charlie Haden 合作的新碟【Jasmine】。赫然發現,新加坡是聽現代爵士音樂一流的地方。放我在一個農村或英國的 suburban area 我是很難有心情聽爵士樂的,我需要現代城市內大規律中的小變化去襯托這有著同樣結構的音樂風格,要的不只是五光十色的環境氣氛,而是那種從繁忙急促生活鬆弛下來、仍然帶著一點兒壓力--像是將扭到盡的毛巾一下子翻出來那樣--的情緒。倫敦不錯,但新加坡更佳。奇怪的是,在香港這是沒有可能的。我需要完完全全脫離香港主流生活常規才不會感到煩躁。是我太習慣香港的風土人情嗎?抑或是香港的 claustrophobia?

夜蘭人靜的時候,一個人在房裏聽歌,流行曲的話,很多人(特別是男士們)會選擇聽陳奕迅的歌。背後原因當然會有很多,但其中一個原因會是因為他有一把很沉實的聲線,帶著可以慰藉人的音質。動人旋律加窩心歌詞,仲唔殺食?聽得人舒服,很難令人不動心。是一種歸屬感,和代入感,我想。

要用樂器去製造同樣詠唱般的音質是一件非常難的事,尤其是鋼琴,因為要從這特別的「敲擊樂器」去拿捏一個平均的 tone 非常考技巧,亦需樂器音質的配合,蕭邦著名的夜曲就是要考琴手去用琴製造一種叫「bel canto」的歌劇唱法。然而,二十一世紀的蕭邦夜曲來了,這就是 Keith Jarrett 與老拍檔 Charlie Haden 在 ECM 最新的大碟【Jasmine】。

第一次接觸 Keith Jarrett,相信和很多朋友一樣,是他的獨奏【科隆演奏會】。其實我不是一直有留意他的音樂動向的,只是剛剛在 ECM 官方網頁看到推介便買下來了(好像也不太合乎經濟原則)。但一開始聽,便欲罷不能,正正就是因為上述的原因-- 打從《For All We Know》第一個實實在在的 chord 開始,Keith Jarrett 的鋼琴就一直唱著,一段段 standards 的旋律,各種細微的裝飾音,和 Charlie Haden 自然地又即興地合唱著一首又一首溫暖的詩。除了《No Moon at All》和《Body and Soul》中段比較輕快之外,每一首作品都能令人平心靜氣全神貫注的聽著那突如其來的溫馨,或者輕輕的細聲跟著唱。印象較深的是《Where Can I Go without You》和《Goodbye》,當然還有妮歌潔曼在《情陷紅磨坊》中唱的《One Day I'll Fly Away》。《I'm Gonna Laugh You Right out of My Life》的前奏都很特別,值得留意。

【Jazzwise】說聽完 Miles Davis 的【Kind of Blue】之後最適合聽【Jasmine】。我不明白,因為兩個世界根本不同。但我不打算為【Jasmine】想太多,兩位老朋友之間一剎那從心的交流有甚麼好分析?Keith Jarrett 自己說的:「Here is some music for you. Take it and it's yours. Charlie and I are obsessed with beauty. An ecstatic moment in music is worth the lifetime of mastery that goes into it, because it can be shared.」沒有花巧,sit back and relax,接受,應該就是享受這大碟的最佳方法。

一個有血有肉有心的人,一定會被【Jasmine】感動。一晚當你在床前舉頭望明月的時候,兩位老朋友會在鄰為你唱著溫暖,就像當晚開的茉莉花般美--這是晚間的音樂。除非有人在九至十二月挑機,我想我已選定了今年其中一張年度大碟。



延伸閱讀:
官方網頁 ( 含試聽)



後記--這與【Jasmine】沒有甚麼關係:

雖然不是第一次去新加坡,但對一個長久不在香港的香港人來說,新加坡這個國家是一處頗奇怪的地方。在街上碰到的人大部分看來都和我們一樣是華人,說的可是英語,但又是帶著強烈地道口音的英語。他們的生活水平甚至習慣都和香港相近,所以一抵埗就有種令人混淆的親切感。然而每次一想,又會發現自己其實已經對香港逐漸陌生,又或者應該說,社會風氣窒息到令人開始不由自主地抗拒這地方的新思維,所以這幾天腦子都有點迷茫,獅城令人很頭痛。

03 July 2010

聲音鏗鏘 王菀之【柯迪夫 Octave】



王菀之 柯迪夫 Octave

1. 開籠雀
2. 高八度
3. 歌舞劇
4. 畫外音
5. 開籠雀 (Finale)



早幾個月當樂迷還在反芻百變多樣的【On Wings of Time】之際,王菀之突然派《開籠雀》上台,心想:「唔係咁快有新碟呀?」過了不久才知道這歌是她與張敬軒、梁祖堯等合演的音樂劇【柯迪夫 Octave】的主題曲。人在異鄉看不到,但好在有原聲大碟補數。上次大碟隔太耐才動筆,今次一出就寫碟評,估唔到呢?哈哈。

雖然說是音樂劇原聲大碟,但其實《開籠雀》、《高八度》、一首 remix 和兩首 B-side,【Octave】都可以算是一隻 double single,就算沒有故事襯托這碟也能成為音樂上的個體戶。

近期有留意主流媒體的朋友都應該有聽過《開籠雀》,電台有播,電視有播,扮野節目有唱,隔離台歌唱比賽又有人唱。第一次聽的時候覺得編曲的馮翰銘玩 effect 已經玩到走火入魔,鋼琴、弦樂、定音鼓帶入像馬戲團般的音樂,不協調的節奏、左穿右插的各種聲效、中段插入電音玩變聲,加上 Ivana vocal 聲樂大變奏,一次過曬冷,你覺得上隻碟的《粒糖有毒》去得盡嗎?沒有最盡,只有更盡。如果要強行比較的話,可以幻想一下 Carpenters 的《Sing》crossover Bjork 的《It's Oh So Quiet》,但《開籠雀》絕對是自成一格。如果香港每一隻歌都是這樣的話,樂壇有救了,儘管一定有人會說只有陳奕迅的歌詞才能引人共鳴。

合唱曲《高八度》是 show-quali 之作,是繼《手望(守望版)》(和國語版《隨你》)之後和張敬軒合唱的新歌,男唱低八度,女唱高八度,考音準考合拍,最大驚喜來自 Ivana 最後的歌劇腔(各位朋友請勿在 K 場胡亂模仿,認真的)。有買原裝正版的朋友會發現隨碟附送《高八度》的琴譜,有得聽有得彈有得唱,抵到爛啦。

大合唱作品《歌舞劇》很好玩,帶著強烈百老匯 big band 的影子(duh),brass section 更突出的話會更搶。只可惜我沒有機會去看現場表演,而且據說【柯迪夫】是不會推出 DVD 的,所以只可以幻想一下台上熱熱鬧鬧跳著舞和其他舞台上的 comic relief 的情景了。

《畫外音》是一首,出奇地,很容易令人上癮的作品。驟耳聽會覺得我們終於回到當年在【I Love My Name】時的《小天使》或【詩情.畫意】時的《滿天星》的世界,亦是王菀之最擅長的「小品」風格,最突出的是豎琴用 broken chord 造出來的清幽效果,soliloquy 時的作品吧,很美。

《開籠雀》的 reprise 一開始很 Ravel,真的很 Ravel,信不信由你。中段合唱鬼馬了,慢了但比原曲更瘋更狂,加了一段很舊巴黎的 caberet,如果小號更搶的話應該會更好玩。相信聽完 finale 之後觀眾應該會拍爛手掌,甚至有 standing ovation。

我很少寫碟評會談及周邊產品的,但【Octave】的製作也真用心,有彈出來的特別設計,有琴譜有畫冊,是粉絲的當然不能錯過,但連我這只聽音樂的人都不能不讚製作單位的認真和誠意。Like。

五首新歌,有點「到喉唔到肺」,但據悉年尾王菀之會推出國語大碟,希望是真的吧。順帶一提,對馮翰銘編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陳奐仁的【Raw Jazz】,這張被《時代雜誌》推介的大碟絕對值得一聽,有機會再介紹。

有得入場的朋友,我等你們匯報現場情況…

06 June 2010

二度昇華 Sade 【Soldier of Love】



Sade Soldier of Love

1. The Moon and the Sky
2. Soldier of Love
3. Morning Bird
4. Babyfather
5. Long Hard Road
6. Be That Easy
7. Bring Me Home
8. In Another Time
9. Skin
10. The Safest Place



一零年的樂壇很精彩,精彩到十年一潤的 Sade 都出新碟。年尾要揀年度大碟就頭痛囉。

我其實並不屬於【Diamond Life】的年代,但從小已認得《Smooth Operator》這首歌。八十年代的作品很多都很易認,一段色士風,一段十分 intimate 的歌詞(想想 George Michael 的《Careless Whisper》),「quiet storm」就令你聽到如癡如醉。十年前來英國前沒有 YouTube,但家裏電視有音樂頻道,發掘主流音樂比較易。當時電視播《King of Sorrow》的 MV,一聽上癮,就去買了【Lovers Live】。懶理甚麼是 soul、甚麼是 reggae、甚麼是 dub,好聽就行。網上的樂評大多都對早期的 Sade 有很深的情意結,應該是對當年的社會文化和價值觀的一種身份認同吧,這我是不 apply 的,我喜歡的是 Sade 的音樂。

Sade 的曲風其實很簡單,他們(Sade 是一隊 band,主音叫 Sade Adu)迷人之處,是那種以靜制動、像在催眠樂迷似的音樂風格和 Sade Adu 接近 tenor range 的沉實滄桑聲線,聽慣一貫 verse-chorus 段落分明又大上大落的流行曲的朋友一開始也許不會習慣 Sade 那種細水長流的玩法。她隨意唱出的一字一句都是 vocal 廿四 K 金,加上樂隊的 groove,此刻我想不到任何比 Sade 更細膩懾人的音樂單位,這種 soul-reggae 甚至 funk 的 fusion 只此一家。我聽了十年還在聽【Lovers Live】,《Somebody Already Broke My Heart》和《Is It a Crime》是兩顆特別的珍珠。這不是返工放工迫地鐵時聽的音樂,(無錯,你,係你啦,唔好再起 peak hour 起天星聽。)在暗燈下坐定定不要用腦,隨音樂搖曳吧。

【Soldier of Love】一開始帶來了迷茫、憂怨的《The Moon and the Sky》,一段十分 slick 的結他引子就設定了這大碟超現實的環境,為主題曲《Soldier of Love》作一個前奏。主題單曲《Soldier of Love》由 military beat 主導,是一首很 aggressive 的作品,比起之前偏向談 hardship、用受害者角度寫歌的風格多了一份主動的感覺。《Morning Bird》隱晦地在背景呼應之前的 military beat,但卻是一首接近 static 的作品,鋼琴帶出的是 Sade 默默詠唱著被人離棄的傷感,與之前的硬朗作出強大的對比。

Sharp turn 之後是全碟最 sweet 最開心的第二單曲《Babyfather》。為人母親的 Sade 也不是第一次寫親情的作品,【Lovers Rock】的《The Sweetest Gift》都是為女兒而作的。Reggae 節奏帶來的是母親講給女兒聽與父親由相識開始的故事,為何要唱「Your daddy knows you're a flame 」?看看這篇訪問吧。

接著的《Long Hard Road》和《Be That Easy》是兩首樂觀的 down-tempo ballad,將我們帶回【Lovers Rock】的 soundscape。尤其是《Be That Easy》,像是舞會中慢歌環節 DJ 會打的 6/8 歌,聽得人很舒服。

3/8 + 3/8 + 2/8 的 riff 突入,配上重和音的 vocal 和 backing vocal,《Bring Me Home》是 Sade 拿手的風格,很易上癮的一首作品。之後又回到另一首 6/8 慢歌《In Another Time》,很 intimate 的一首歌,很八十年代。《Skin》是一首十分迷人的 quiet storm 或 after hours 的 lounge,隨著旋轉令人想到某年代的紙醉金迷,不太刻意但很美。與【Lovers Rock】一樣,最後的《The Safest Place》是一首慢作,慢慢詠唱呼應主題,為大碟完美的落幕。

很久沒有遇到一隻這麼 magnetic 的大碟了,如果說【Lovers Rock】是 Sade 的成熟作,【Soldier of Love】便是更上一層樓。希望二度昇華的 Sade 不要再令樂迷又等十年。Meanwhile,我又想再聽多次【Lovers Live】。



延伸閱讀:
Sade 官網
Sade:十年新作 by 袁智聰
依然動人Sade- Soldier Of Love by Uncle Ray's Corner

29 May 2010

冰島雲雀 Jónsi 【Go】



Jónsi Go

1. Go Do
2. Animal Arithmetic
3. Tornado
4. Boy Lilikoi
5. Sinking Friendships
6. Kolniður
7. Around Us
8. Grow Till Tall
9. Hengilás



高中時我很喜歡 Sigur Rós 這隊冰島樂隊,在黑暗中聽住【Ágætis Byrjun】和【( )】,讓那異國的神秘感一步一步將思想帶入一個新的 dimension,隨著主音 Jónsi 那招牌特大 echo 假音進入無重狀態,在幻想中遊走,第一次發現這接近 static 但又激昂澎湃的 soundscape 時是多麼震撼人心。現時 Sigur Rós 小休,也許是一件好事,前年的【Með Suð í Eyrum Við Spilum Endalaust】很好,但之前的【Takk...】感覺上很商業化,有點似為做而做。他們已到了一個需要重新定位的十字路口,之前那種感覺不復再。

最近「回歸」外國流行樂,其中一隻我十分十分喜歡的就是 Jónsi 的個人大碟【Go】。Jónsi 一反常態,著上像《薩爾達傳說》主角般的雀鳥服飾走到封面上,是男友 Alex Somers 的點子嗎?不單止造型,一開首的《Go Do》由聲效到 MV 都是和雀有關的,不是 Messiaen 的那種,但重 percussion 配笛子不斷交叉周旋這感覺很新鮮,強勁節奏加上 Jónsi 的招牌假音,只此一家。MV 一定要看。之後的《Boy Lilikoi》好像是《Go Do》的後篇,一樣夠 pop 夠好玩,來一段好 MV 就正了。

今次 Jónsi 出個人大碟,很難不與 Sigur Rós 比較。的確,開首的《Go Do》和《Animal Arithmetic》都像是延續【Með Suð】中的《Gobbledigook》和《Inní Mér Syngur Vitleysingur》那種帶有北歐民族風味,很天然、很 raw、很自由的感覺,在早期的 Sigur Rós 是找不到的。《Animal Arithmetic》的編曲十分精彩,直接得來十分斑斕,簡單的旋律配強勁的節奏,用作 encore 最適合。編曲帶點 minimalism 的 《Sinking Friendship》也不錯。

懷念早期 Sigur Rós「post-rock」作品的朋友可以在《Tornado》、《Kolniður》、《Grow Till Tall》和《Hengilás》中找到一絲慰藉。《Kolniður》的暗湧有點像【Volta】時期的 Björk。聽著《Grow Till Tall》令我想起當年用大提琴弓彈電結他的 Jónsi。也許這種以慢打快的玩法才是皇道。

過了【Go】宣傳期之後 Jónsi 的下一步是甚麼呢?回歸 Sigur Rós?繼續個人流行實驗?十分令人期待呢。我想聽 Sigur Rós 的新作啊。



延伸閱讀:
Jónsi:去吧!冰島天使 by 袁智聰
Jonsi 《Go》 by 夜戀水仙園
Sigur Ros 以外的獨腳戲: Jónsi - Go by [make noise]

01 May 2010

然後,我哭了 上原廣美【Place to be】



上原廣美(Hiromi Uehara) Place to be

1. BQE
2. Choux a la Creme
3. Sicilian Blue
4. Berne Baby Berne
5. Somewhere
6. Capecod Chips
7. Islands Azores
8. Pachelbel's Canon
9. Viva! Vegas - Show City, Show Girl
10. Viva! Vegas - Daytime in Las Vegas
11. Viva! Vegas - The Gambler
12. Place to be



我在爵士旅程途中遇上她。

她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一個帶點神經質又異常浮誇的爵士鋼琴家,大家可以想想 Bjork crossover 郎朗的情況,或者更直接的說,她就是真人版野田妹,只是千秋不在而已。看著她在《XYZ》裏梳了一個獨特的髮型大笑著用拳頭大打鋼琴,在左手的一個 ostinato 上機械性地炫技,你會覺得她準是瘋的,就好像小朋友在琴行裏亂彈般沒有「音樂靈魂」。說是嘩眾取寵也犯不著要把自己弄成這樣,所以我一直沒有用那心態去想。但很奇怪的,這首作品卻是我這三個月來做實驗時必聽的一首曲,那強勁的節奏和不減的能量好像能轉化為工作的原動力,我也不明白為何。

最近覺得,要「明白」爵士音樂的話,有可能用上一生精力都不會做到。但關掉腦袋在夜空裏「感受」一下【Spiral】大碟,聽到的是現代都市中一份不規則的優雅,或都市人對區外環境的一些憧憬及對其想像帶來的神秘感。與其在即興的旋律上硬找一些大意義,倒不如宏觀地欣賞上原廣美如何將一剎那間的思緒翻譯到琴鍵上。頓時間,一切變得很美,因為你已經迷失在她的音樂旋渦裏,隨流而感的是演奏者由心出發的所有喜怒哀樂,這一切令我相信這顆熾熱的心絕對不是在嘩眾取寵。

玩過 trio、又加入結他變成 Hiromi's Sonicbloom、再與提攜她的 Chick Corea 出了一張二重奏專輯,終於輪到一張獨奏大碟【Place to be】。在宣傳片中,她說希望透過大碟為自己在三十歲前作一個音樂的里程碑,並以遊記方式寫下巡迴演奏的點滴。離鄉別井為他人帶來快樂,旅人的家在何方?百般滋味在心頭,點題曲《Place to be》就一曲道盡甜酸苦辣。Satie 式的踱步唱著的是孤獨的思緒,卻又夾著一瞬間的輕鬆快樂,鏡頭下笑著彈到淚流滿面,這樣複雜的百感交集又有誰會不動心?是離愁也是寂寥,相信很多旅居的朋友都有感觸。

遊記由高速公路《BQE》快速開始,一首爵士 toccata 狂風掃落葉就展開旅程。途經歐陸大城、大西洋小鎮、著名賭城,一首又一首傳統風格的 ragtime 或藍調(《Choux a la Creme》、《Berne Baby Berne》)令人想起她的偶像 Art Tatum 和 Oscar Peterson,但見住她站起來伸手入鋼線內玩敲擊聲效卻又為她帶來一些只屬於她的時代感。誦唱著《Somewhere》靜靜的休息一會,轉眼又去到色彩繽紛又寫意的《Islands Azores》,突然又要到拉斯維加斯打個轉,看盡人生百態。儘管旅途中有所迷失,整體來說卻是異常的快樂,快樂有可能就來自上原廣美自己的音樂態度。說著,好像也是第一次聽到一張笑中有淚的大碟。

盡情的玩樂,不掩的大哭,我最欣賞她的是她的大情大性和真誠。聽著這陌生的音樂卻又是如此令人感動,我雖然沒有真的哭了,但心裏也不禁流了一滴開心的眼淚。這陌生的親切感源於自身對音樂的態度。我不用再執著自己能在音樂為別人做甚麼了,因為我只要介紹上原廣美的音樂給朋友聽,就是我希望用音樂得到的結果。

28 March 2010

邊個有病? 何韻詩【Ten Days in the Madhouse】(下)

黛瑪繼續行,碰到了一名在扮西班牙騎士、自稱《唐吉訶德》的陽光宅男,安居在套房裏打機自得其樂。用代表遊戲 BGM 的 riff 開始,一首由 motif、effect 到歌詞都反映著(早期)電腦遊戲 sound effect 的作品反而在大碟裏顯得不太突出,有一段很順耳的旋律,驟耳下聽好像是一首平庸的流行曲,細聽下才發現歌的玩味,一定要用心聽,一定要關掉 MSN prompt 去聽。

離開了陽光宅男之後黛瑪碰到了《少年維特》,他有很多煩惱,很「灰」。有幾「灰」?黃偉文在一首歌內寫出了所有令新一代少年(甚至青年)沮喪的問題:無錢無女無朋友、自我形象低落、前途未卜等等。是不是煩惱乃是觀點角度的問題,不要批判,畢竟每個人的背景及價值觀不同,但為何社會會同時令到那麼多少年煩惱?那卻是值得思考的問題。這首歌是全碟最黑暗的作品,有點憤怒,有點 emo。鋼琴低開,配上 synthesiser 在高音細磨,一開始就造出不協調的效果,之後再加入管風琴、弦樂、military beats,在後段怒唱時又加入與拍子 out-sync 的讀白,由始至終都與自身對抗,充分反映主題,是大碟最佳作之一。

收一收火,愛愛自己愛愛人,聽大碟第二首由鋼琴主導的 ballad。甚麼是愛?學校有教嗎?沒有的話,《愛得蒙多》寫的《愛的教育》有嗎?在書本學過的又能不能活學活用?你我都經歷過的一試定生死,埋沒了很多人才、智慧與創意,也埋沒了愛,相信大家自有一番親身體會。

尾二的這一首歌是我一開始買【Ten Days】的原因。在【Supergoo】中簡單、無添加的結他、鋼琴、人聲 jam 令我想起當年聽 Brit-pop 的喜悅,聽完又聽聽完又聽。買了【Ten Days】後第一首聽的就是這首歌,《風見志郎》,原來 album version 是在海邊錄音的,concept 一絕。為甚麼要借八十年代的幪面超人 V3 去拯救環境被污染的世界?我想是「風見」這個名吧。

黛瑪去到最後,發現終點就是起點,當紅歌姬青山黛瑪化身成日本「永遠之歌姬」《美空雲雀》,黃偉文又玩食字,來個首尾呼應。黛瑪寂靜的行,隨住結他與鼓的 suspension 這朵青山之花向光明開到高、開到盡,化成雲雀向美空進發。可是之前是風見志郎,為甚麼當代的問題統統要借上一代的人物去解決?只是玩 gimmick 湊巧吧,我不相信 hocc 或各填詞人是刻意帶住批判性的態度去寫的,反而,共同面對問題才是解決的方法,要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彼此都要付出,也許將希望寄託於天真無邪的下一代是一個好開始,不斷在世代之間搞分化的傳媒也應該借這一首歌思考一下。

如果你覺得【Ten Days in the Madhouse】很難明的話,找一個星期六中午坐地鐵(記得有需要時讓座)、行中環,你會見到一些中產大少爺在左邊一邊玩 NDS 一邊怨這怨那,右邊有個婆婆在執紙皮,中間夾住了一對著住全身名牌服飾的情侶在打情罵俏排隊買限量版波鞋。不要批判,但要思考,想想社會的毒瘤在哪裏。同樣地,不要懶,用心聽、用心思考這張大碟,不要恃著「用錢買娛樂」的心態去聽歌,一點耐性會帶來一點意義,是個真事。

良久沒有遇上一張令我如此專注聽的大碟了。在香港有毅力玩 concept album,仲要玩到如此貫徹始終,hocc 與各合作伙伴,我向你們致敬,希望 hocc 妳能帶來更多有意義的作品!

我知,我會買【Heroes】的了。



延伸閱讀:
Ten Days In The Madhouse: 好想學你安居這套房... by D Blog
社會科教材:何韻詩《Ten Days In The Madhouse》 by 三十過後一個人住
何韻詩《Ten Days In The Madhouse》不瘋 by Alternative Journalist

21 March 2010

邊個有病? 何韻詩【Ten Days in the Madhouse】(上)



何韻詩 Ten Days in the Madhouse

1. 青山黛瑪
2. 安妮寶貝
3. 楊子經書
4. 丹賴斯隊
5. 查理淑儀
6. 堂吉訶德
7. 少年維特
8. 愛德蒙多
9. 風見志郎
10. 美空雲雀



寫何韻詩的碟評,我不得不非常小心,因為我身邊實在有太多 hocc 的粉絲了!

請恕在下孤陋寡聞,遲遲沒有用心聽何韻詩的音樂。前陣子聽了不少椎名林檎,朋友們便不約而同地問我有沒有聽何韻詩,我很慚愧的說除了《勞斯.萊斯》、《韻律泳》等比較出名的作品之外就沒有。這當然不是指椎名林檎和何韻詩這兩個單位在音樂上有甚麼必然的關係,只是突然被人指點迷津,才發現自己錯失了與一位本土的獨特音樂 icon 一起成長的機會。於是聖誕節時特地去買了新的【Supergoo】演唱會專輯,想著,只是聽音樂嘛,live 應該比 studio 錄音來得真摰直接吧。聽了一段時間才發現天外有天,conceptual album 的作品,要整隻 album 來聽才聽得出更大的意義。Backtrack 下的第一張專輯就是【Ten Days in the Madhouse】。

我所認識的 hocc 粉絲(叫「菇徒」吧)中,每位喜歡她的原因都頗不同,有的是因為她的 image,有修讀文學的朋友欣賞她行小眾但顧大眾的態度,亦有玩音樂的朋友喜歡她與兄長何秉舜、陳奐仁合作的火花。聽了【Ten Days in the Madhouse】之後,一次過明白了這三種魔力。一張大碟可從,亦需從,多個角度欣賞,難怪很多樂迷對這碟的評價都是一字記之曰:「深。」

幾年前我不喜歡聽香港流行曲,因為直覺上很多在音樂和題材上都很公式化,沒有新意,那顯然是歧視。【Ten Days in the Madhouse】就是同時在音樂和題材上都破格的佳佳作,也是「香港還有好藝術」的好例子。十首不同風格的流行曲,借古今人物、文學作品談社會現象,怎能不深?誰是美空雲雀?風見志郎又是甚麼東東?

《青山黛瑪》,又是黃偉文玩 gimmick 的玩意,用當紅日本歌姬的名字語帶 N 關食字去談「精神病者」。黛瑪是 hocc 的代碼,她與世人的思想和生活不同,不跟遊戲規則玩就被看成瘋子,孑然離開青山(大樂隊)探討「正常人」的世界,這也許是 hocc 自身的寫照,也是大碟的設定。黛瑪一開始獨自唱著,設定孤寂的環境,其他樂器再慢慢加入,讓這朵「青山之花」慢慢綻放,開到高、開到盡,陳奐仁寫的旋律高到不饒人,好在何韻詩能凌駕她的聲線唱出那高低起伏,一讚。間中的口哨聲和最尾一段誇張的和音也很酷呢。

買這張大碟聽,都算是物質享受。黛瑪離開青山之後見到的第一種現象,就是貧富懸殊。吃不飽、沒有享受過物質的小朋友拿著一個洋娃娃都很快樂,但社會著眼、傳媒報導的,是富翁的消費主義,甚麼是快樂?《安妮寶貝》用輕鬆的編曲襯托這簡單的快樂。很喜歡鋼琴與結他的 groove,也很喜歡周耀輝感性的歌詞:「求甚麼?媽媽愛我/懷著大志的我/一天當個作家,頌讚她/窮甚麼都可歡笑過/憑著力氣的我/當天一切再差,還有家、我的城市」,聽著卻有點令人慚愧。

之後的《楊子經書》和《丹賴斯隊》是兩首很不 hocc 的歌,兩首都有大量電子效果和很多後期製作。前者從字面借楊子「為我」的思想談香港人的自私自利,在地鐵不肯讓座,後者則用一名美國小丑講香港人愛跟大隊的羊群心理。音樂上兩首算是比較直接,重 techno beat 加 distorted vocal line 的效果在香港樂壇頗少見,算是破格,但引用的典故用在這兩個題材上好像有點奇怪。

在幾首實驗性比較高的作品中間夾住了一首簡簡單單的《查理淑儀》,典型的 ballad,用 E - A - G# - E 為基礎的旋律很美。我很喜歡這首歌,因為我認識很多現實世界的「查理」和「淑儀」,在平凡情況下結合的一對對,共同面對了很多風風雨雨但仍視對方為依歸,真的「是個真事, 是有戀愛這件事」。黃偉文敏銳地寫出了一對夫妻在小天地的大快樂,寫出了久違了的「真愛」這概念,有如《韻律泳》般甜蜜。【Ten Days】的紀錄片【十日談】 裏有一對比較特別的例子,值得一看。

待續

20 March 2010

Pierre Boulez 85 特輯(三)

一、生平及作品
二、指揮家及專輯選
三、個人評價

用了三篇的空間去介紹 Pierre Boulez 這一位音樂巨人,為甚麼呢?

我從這老人家身上體會了很多新的價值觀,很多甚至超出純音樂或藝術欣賞的範圍,有些東西也是畢生受用的。

我想我最欣賞的是他後期的音樂態度,那種對前人持有恰當的尊敬、但同時又有膽量和能力去挑戰 status-quo 的精神。不斷擴張聽眾及音樂世界可容許的邊界,用的方法不是像教小學生那樣說教和 patronising,而是直接將世人往往沒有耐性或機會接觸的音樂,以比較的方式去將其變成固有的一部分,(如:將貝多芬和 Schoenberg 在演奏廳內直接比較,令人開始欣賞 Schoenberg,而演奏廳亦開始將 Schoenberg 放入 regular repertoire),令現代的作品在歷史上顯得有重要性,同時令聽者有自己思想的空間,(畢竟藝術音樂不只是為娛樂的,也是一個傳達哲學訊息的媒介)。更重要的,是他能突顯出現代的成就往往是基於前人所做的,我們做的只是延伸進化前人精神。有人說他在某方面的音樂方向執迷不悟,但從個人成就和他對音樂世界的貢獻來說,在這個動盪的世紀裏用實力、智慧和一定的尊重去確立自己的身份、風格和取得認同,我覺得甚為可取。當然嘛,同樣的態度也能套用在其他學術研究的範疇,這需擇日再談。

作為聽者,當你接觸一首作品時一開始除了要找動聽的旋律外還想了解一下音樂結構、中心思想等等,聽流行曲時,這有可能是讀讀歌詞或看看歌手訪問。在古典音樂世界裏,很多演奏家會為了製造某些音樂效果或有自己的見解而不跟足樂譜的指引去演奏,文雅的說叫「演繹」,但是好是壞也是見仁見智,沒有看過譜或沒有受過傳統音樂教育的聽眾卻有可能對作曲家的原意產生誤解。Boulez 在這方面的貢獻就是前篇提到的:他為很多作品提供了一個 benchmark。事實上,我也是因為 Boulez 而開始欣賞馬勒甚至 Bruckner 的交響曲,他令我這個 analytical mind 從結構上開始欣賞複雜得無從入手的樂章,繼而中心思想。當然還有他的現代音樂專輯,聽一聽就知道音樂世界也真的有無限的可能性,若不是 Boulez,很多美好音樂也許都不為人知。

Maestro Boulez,星期五生日快樂,祝你身體健康並希望你繼續為樂迷帶來好音樂。亦希望讀者們因為這三篇而有衝動去探索古典音樂,或 Pierre Boulez 的專輯,若這些音樂為你帶來生活上的快樂,我就很滿足了。

06 March 2010

Pierre Boulez 85 特輯(二)



(二零零八年四月三十日,攝於倫敦 Barbican)


一、生平及作品
二、指揮家及專輯選
三、個人評價

上次用了很大的篇幅去介紹 Boulez 這位作曲家,但其實在近代音樂史上,Boulez 還是一位舉足輕重的指揮家。我第一次聽 Boulez 的,是 Berio 的《Sinfonia》,之後是他在 DG 指揮 Stravinsky 的《The Rite of Spring》和《The Firebird》(1910)。當時我聽慣了 Bernstein (Sony) 和 Stravinsky 自己指揮的版本,一聽 Boulez,心想,為甚麼這傢伙的錄音能夠將那麼複雜的樂章演奏得那麼清楚細膩,將每一種樂器的部份、每一個節奏、大細聲平衡都發揮得淋漓盡致,清楚無遺的表現出樂曲的 texture?是 DG 錄音的質素還是甚麼?

之後是一大堆我聽不懂的東西:Schoenberg 的《Piano Concerto》Birtwistle 的《Secret Theatre》Ligeti 的《Aventures》、到法國旅行之前買的 Messiaen《Sept Haikai》、《Couleurs de la Cite Celeste》等等。越聽越多,都是聽不明,但都一直堅持聽,因為 Boulez 指揮的專輯,往往都因為 texture 上的細膩,永遠有一種令人緊張的 tension,所以就算聽不懂有時只坐下欣賞樂手們演奏著都帶來無限的聽覺刺激,欲罷不能。也許就是這樣從 face value 去開始欣賞複雜的樂曲,才令我有衝動去探索或嘗試去理解這些令很多人都敬而遠之的現代音樂。

一開始 Boulez 指揮主要是為了要演奏自己的音樂,久而久之卻開始指揮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他極敏銳的耳朵令他能捉緊每一個細微的音符,所以他往往能準確地演出總譜內所寫的各指示,極忠於原著。當然,這樣的指揮風格很容易令到奏出來的音樂非常機械性,而且沒有「人性」。的而且確,Boulez 早期的錄音很多時都有這通病,令很多聽眾都不接受他的風格。然而,這樣的作風卻可以突出一首作品的結構。譬如說,Debussy 或 Ravel 的作品,很多演繹都流於表面美麗的印象派描寫,有幾多指揮會指出並強調 Debussy 結構上的一絲不苟呢?

多年來,這強硬派的現代主義者都指揮過世界上最有名的樂團,甚至令到極傳統的樂團開始玩前衛音樂。想聽柏林愛樂奏莫札特、貝多芬嗎?行,不過同時要聽無調性的 Schoenberg 和 Webern,不斷去挑戰聽眾對「古典音樂」的態度,不應只停留在 core repertoire 裏。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從 Leonard Bernstein 接手紐約愛樂,從熱情如火跳到冷靜沈實,一下子弄成樂手、領導層、聽眾和指揮之間的大僵局。1976 年他以 London Sinfonietta 為藍圖成立了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一隊由一大班獨奏家形成、主攻現代音樂的樂團,特地去為逐漸複雜的現代音樂提供 flexiblility,多年來得獎無數。

談了這麼多,以下是幾張我最喜愛的 Boulez 專輯:

Bartok: Piano Concertos Nos. 1 - 3
[link]

Bartok 的三首鋼琴協奏曲,爆炸力強勁,其難度之高令很多鋼琴家都不敢挑戰。三首作品,三種不同風格,由三個配搭演繹。和弦和層次都十分前衛的《第一》由完美主義者 Zimerman 和 Boulez 在芝加哥的老朋友 CSO 來挑戰,夾出來的節奏感令人熱血沸騰,soloist 與樂隊交流一絕,既不喧賓奪主,又能各展所長。

《第二》由 EMI 的 Leif Ove Andsnes 來客串,協奏的是世界頂級樂團柏林愛樂。在旋律上比《第一》更精彩的《第二》由 Stravinsky《The Firebird》中的《Lullaby》帶起,一首鋼協中有齊敲擊、唱詠式和其他非傳統技術,考腦力又考努力,是眾多鋼協中最難的其中一首。演奏主次分明,Boulez 指揮的柏林愛樂,強調了 brass 和 woodwind 的音層,令樂隊的的確確在「協」奏,而不是在「伴」奏。Andsnes 彈到最後連鋼琴也走音呢。

Bartok 寫給妻子的遺作《第三》由新晉法國鋼琴家 Helene Grimaud 和倫敦的 LSO 演奏。比較著重旋律的《第三》,沒有之前兩首那麼前衛複雜,洗盡鉛華,多了一份簡單淒美的感覺。Boulez 早期承認他不喜歡這作品,但老了之後好像有另一番體會。弦樂的部分很美,設定了每一個樂章的 driving pulse 後讓鋼琴唱她的驪歌,聽罷令人有點落寞/落幕的感覺。

由《第一》聽到《第三》,好像就是聽 Bartok 人生的寫照。在我的古典唱片中,這是我最最最喜歡的其中一隻。是 Bartok,亦是 Boulez。



Mahler: Symphony No. 2 "Resurrection"
[link]

我經常介紹古典音樂給一些一向只聽流行曲的朋友(或強迫他們聽),並順便介紹一下欣賞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時可以留意的地方。其中我最喜歡用的例子就是馬勒的《第二交響曲》。那邊廂有熱情如火的 Leonard Bernstein,將自己融入音樂裏,用自己的觸覺感動人心,另一方有 Pierre Boulez 用冷靜的思維去分析音樂的方向和結構,用音樂自己本身去交代細節,不加不減。我未聽過一個比這版本更直接清脆的《第二》,很多時馬勒交響樂的澎湃會令人忘記各樂器的細節,但 Boulez 令它們一一浮到表面,很美,真的很美。



Stravinsky: Scherzo fantastique, Le Roi des etoiles, Le Chant du Rossignol, L'Histoire du Soldat
[link]

Boulez 最受歡迎的專輯,相信是 Stravinsky 的《The Rite of Spring》。除此之外,他還錄了 Stravinsky 其他比較少被人注意的作品,如這張。其中以《Le Chant du Rossignol》(The Song of the Nightingale,夜鶯之歌)和《L'Histoire du Soldat》(A Soldier's Tale,士兵的故事)最突出。節奏明快,罕有地從 Boulez 聽到明顯的爵士演奏。



Messiaen: Sept Haikai, Couleurs de la Cite Celeste, Un Vitrail et des Oiseaux, Oiseaux Exotiques
[link]

Boulez 的音樂老師 Messiaen 八十歲生日,他聯同 Messiaen 的妻子 Yvonne Loriod 和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 舉行了一場演奏會向老師致敬。全部作品都是鋼琴與樂隊的作品,有日本風味的《Sept Haikai》、玩音色和顏色的《Couleurs de la Cite Celeste》和兩首與雀鳥有關的作品,對 Messiaen 有較深入興趣的話,這張專輯會令你大開眼界。



Boulez: Pli selon pli
[link]

一首大型現代作品,居然錄了三次唱片。Boulez 的自家作品《Pli selon Pli》(Fold by fold,一層接著一層)是 Boulez 為女高音和樂團而作的最大型作品。作品分五樂章,基於詩人 Stephane Mallarme 的詩,亦是 Mallarme 的人生寫照。這首作品被改編了很多次,這是最近期的版本。Sony 的版本我沒聽過,Erato(現在的 Warner Apex)的版本比這個極端和 in-your-face,很強勁的演繹。DG 20/21 的這個有點寂靜,像不斷泛起大小漣漪的湖,靜靜的跳動,一直一直擴張,由 big bang 開始,由 big bang 終結,瀟灑的不帶走一片雲彩。



Boulez: sur Incises
[link]

要介紹 Boulez 的自家作品,很難不提《sur Incises》。上一篇提過,《Incises》是一首為鋼琴比賽而作的 set piece,入面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同一個)音和很多和弦和腳踏上的玩意,是一首火花四起的炫技曲。Boulez 將它重作,寫了九 part,三部鋼琴、三部豎琴和三組敲擊樂,甫開始便三十分鐘不停的來來回回放煙花。這張專輯,自 2001 年推出以來,已被重印三次,並摘下無數獎項。這就是那個 recording。



Boulez: Repons
[link]

當然還有《Repons》,見上篇






尚有不少佳作,恕不能詳述!

Berio: Sinfonia, Eindrucke (New Swingle Singers /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 Warner Apex)
Birtwistle: Earth Dances (Ensemble Modern / DG 20/21)
Bruckner: Symphony No. 8 (VPO / DG)
Carter: Oboe Concerto, Esprit Rude / Esprit Doux, Penthode etc.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 / Warner Apex)
Debussy: Nocturnes, La Mer (Cleveland / DG)
Ligeti: Piano Concerto, Violin Concerto, Cello Concerto (DG)
Messiaen: Chronochromie, La Ville d'en haut, Et exspecto resurrectionem mortuorum (Cleveland / DG)
Varese: Ameriques, Arcana, Deserts, Ionisation (CSO / DG)
Webern: Complete Works Opp. 1 - 31 (VA / Sony)

30 January 2010

Pierre Boulez 85 特輯(一)




一、生平及作品
二、指揮家及專輯選
三、個人評價

(如果不想聽我理論而只想看大碟介紹的話,可直接看下篇)

古典音樂,或者任何音樂。若果我問你音樂最基本的因素是甚麼的話,大部份人都會答是旋律、和聲和節奏吧,再深入的就是曲式、曲體等等。有學過樂器或樂理的朋友都知道,老師會教你貝多芬的某某作品是 C 小調,或兩個 sharp 的是 D major,I IV V chord 等等,很多都是非常 stereotypical 古典的理論。數得出的古典名家,巴赫、莫札特、貝多芬、蕭邦、布拉拇斯,有幾多個是屬於我們--甚至上兩代人--的年代的?

二十世紀初,作曲家開始有身份認同的考驗,前人 set 的 standard 太高,又要有自己的風格,於是就要開始實驗新的作曲手法。那邊廂有法國的 Debussy 從前衛的和音著手,匈牙利的 Bartok 又研究民族音樂,在「新」國家美國又有爵士樂的冒起,百花同時齊放,亂到七彩。在自己年代發表自己獨特的聲音,宏觀來說,根本就是進化的一部份,有能者居之。

二十世紀亦有兩次世界大戰。戰爭的殘酷對當時的藝術家對藝術和審美的態度帶來很大的轉變,反思下的價值和人生觀令作品背後的哲學變得抽象,很多人甚至從 first principle 去想:究竟一個音代表甚麼,一個 chord 又是甚麼?

奧地利(美國)的 Schoenberg 就是其中一位在二十世紀舉足輕重的作曲家(有興趣者可看 wikipedia),大部份人給他的(其中兩個) credit 就是:一)提倡無調性音樂(atonalism),在一首樂章內十二個音都有著同樣的重要性;二)用公式化的方式去決定每一個音的次序(serialism)。之後他的學生 Webern 就延續這音樂理論,將 serialism 套用到音樂的其他範疇,如:大小聲、一個音的長短等等。


Schoenberg Piano Concerto [link]
Webern Variations for Piano, Op. 27 [link]


越寫越抽象,這到底與這篇的主角 Pierre Boulez 有甚麼關係?之前幾段就是這位出生在 1925 年的法國音樂巨匠的人物設定。如果沒有交代之前的歷史,很難明白他在音樂歷史上的重要性。他的父親是一名工程師,所以他一開始是在里昂讀數學的,之後到了巴黎才轉讀音樂。在巴黎音樂學院裏,他的老師是二十世紀另一名音樂巨匠 Messiaen 的學生。Boulez 就是從 Messiaen 裏開始接觸 serialism 這作曲手法的,並開始了其作曲生涯。其中以四十五分鐘長、有解構貝多芬 Hammerklavier Sonata 為譽的《Piano Sonata No. 2》最出名,據說其難度連 Messiaen 的第二任太太、鋼琴家 Yvonne Loriod 都被嚇壞。

之後他深造 serialism,並開始將音樂上的其他範疇全部 serialised,寫了《Polyphonie X》和《Structures, Book I》。這時期的 Boulez 很熱血,並因而辣著很多火頭。他說:「[A]ny musician who has not experienced — I do not say understood, but truly experienced — the necessity of dodecaphonic music is USELESS.」(任何沒有體驗過--我不是指明白過,是真真正正的體驗過--十二音階音樂的樂手是沒有用的。)很多不喜歡 serialism 的人當然不是味兒。雖然現在的 Boulez 已經改變了方向,但很多人對他的評價還停留在那階段。

之後 Boulez 開始覺得 serialism 不是他要行的道路,因為那樣機械式的作曲方式不能好好表達情緒,不能透過音樂去表達任何哲學思想。所以之後他用了另一種作曲手法,作了他最出名的「室樂」作品《Le Marteau sans maitre》(沒有主人的槌子)。再下一城便是我最喜歡的大型樂團作品《Pli selon Pli》,一首之後改過幾次的作品。不斷修改作品是 Boulez 的作曲特色,因為他相信他的作品應該與時並進,那樣才令作品在「現在」有意思,或者甚至完全不去完成一首作品,由作品 open-ended,至今仍是「work in progress」。值得一提的是,兩首作品都是受文學作品的形響而作的,也許就是 Boulez 在「絕對音樂」(absolute music)走出來,開始用音樂作為思想媒介的階段吧。

成名後就開始玩實驗了。1960-1970 年,音樂傳統有甚麼未被打破?一向音樂作品的樂章都是有次序的,樂手照指示奏就行了。二十世紀中葉--尤其是在鼓吹自由開放的年代--樂手自家的自由就沒有嗎?於是他就研究機會主義,亦因此和著名作曲家(作《4'33"》寧靜的那位!)John Cage 鬧翻了。

後期的 Boulez 開始研究電子音樂,並用演奏的場地的空間作為作品的一部分。當時的法國總統龐比度與他成立了一個專為研究現代電子音樂的院社,亦即是現時位於龐比度中心的 IRCAM。這個新的遊樂場令他有能力去用尖端科技作音樂。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一首叫《Repons》的作品。在《Repons》裏,聽眾坐在六位獨奏者中間,六位獨奏者在每一個角落奏,一直被錄著並即時被混音,再用喇叭即時輸出,與同時間在現場的回音對答,奏出異常獨特的音效,所以被譽為現代最特別、並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之後 Boulez 開始減產,一面專注其指揮事業,一面修改舊作。但要算近期最受歡迎的作品,一定是 1998 年的《surIncises》。《Incises》是一首為鋼琴比賽而作的 set piece,入面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同一個)音和很多和弦和腳踏上的玩意,是一首火花四起的炫技曲。Boulez 將它重作,寫了九 part,三部鋼琴、三部豎琴和三組敲擊樂,甫開始便三十分鐘不停的來來回回放煙花。這張專輯,自 2001 年推出以來,已被重印三次,並摘下無數獎項。現場看過一次,畢生難忘。

玩音樂或其他藝術媒介的人,很多時都有很高的要求。說得好聽叫「有藝術家脾氣」,難聽一點叫「難頂」,有時「自視過高」,不理世俗的甚至被人叫「怪人」。 歸根究底,要求高或低只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他(她)們只是對某些事情或價值觀特別執著而已。或者說,藝術家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些甚麼,亦很多時會不惜與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對著幹去達到這個目的。結果好壞視乎很多因素,但肯定自成一格,而且會招來很多敵人。Boulez 肯定是這樣的一個人,但他的堅持令他為音樂近代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當然,Boulez 不只是一名獨當一面的作曲家,他還是一個不斷踩界的指揮家。下一次再談。

23 January 2010

鋼琴獨奏的魔力 Thelonious Monk【Solo Monk】



Thelonious Monk Solo Monk

01. Dinah
02. I Surrender, Dear
03. Sweet and Lovely
04. North of the Sunset
05. Ruby, My Dear
06. I'm Confessin' (That I Love You)
07. I Hadn't Anyone Till You
08. Everything Happens to Me
09. Monk's Point
10. I Should Care
11. Ask Me Now
12. These Foolish Things (Remind Me of You)
13. Introspection
14. Darn that Dream
15. Dinah (Take 1)
16. Sweet and Lovely (Take 1)
17. Ruby, My Dear (Take 1)
18. I'm Confessin' (That I Love You) (Take 1)
19. I Hadn't Anyone Till You (Take 2)
20. Everything Happens to Me (Retake 1)
21. Ask Me Now (Take 1)



曾幾何時,我覺得聽獨奏音樂是一樣令人覺得非常寂寞的事。試想想,一個人聽另一個人自我陶醉地彈蕭邦的夜曲,或某某在某某教堂錄的巴赫小提琴 partita,又或者是意大利作曲家 Berio 的十幾首序事曲,奏者和聽者之間都是零交流,錄音地點的回音往往令人有種要填補那空間感的衝動,texture 上永遠都好像欠了些甚麼。那不是個別作曲家的問題,只是獨奏音樂本身的性質而已。所以我家只有很少的獨奏專輯,就算是蕭邦或德布西的也很少。雖然自己是彈琴的,我很少坐定定聽一個人彈琴。

2009 年的(我最喜愛)年度作曲家我填了兩位:浪漫時期的舒曼和爵士 (bebop) 界的 Thelonious Monk。我選兩人的原因,不約而同的,都是因為他們的獨奏作品。今年是舒曼的 anniversary,遲一下我會再談談他。但怎麼又會選 Thelonious Monk 這一位爵士巨人呢?

Thelonious Monk 的音樂其實頗易聽。他的音樂造詣和鋼琴技巧基本上都是自學的,彈琴時的手指全直,亦會不經意的突然大力地彈突出幾個音,再突然停頓,有可能因為如此所以他才沒有學院派的枷鎖而自成一格,創作出旋律和和聲都非常獨特的音樂。

雖然大部分的作品都是 4/4 而左手都是 1-2-3-4 的彈 chord 去作 rhythm section,但他很會用右手去填那音樂上的空間感,用大量 chromaticism 和突然斷掉的節奏去扭轉一個 theme,所以儘管《Ruby, My Dear》是同一個 theme 彈六次,每一次聽覺上都有驚喜,腦中又會期待下一次的來臨,這就變得好玩了。

【Solo Monk】是 Thelonious Monk 的其中一隻獨奏大碟,作品屬大包圍:有歌曲改篇(如:《I Surrender, Dear》)、原創作品(如:《Monk's Point》)和其他 standards。佻皮的(《Dinah》)、深情的(《I Hadn't Anyone Till You》)、after hours 的(《Ruby, My Dear》),一隻碟帶著很多音樂和情感上的變化,儘管封面啡啡的,內容的色彩卻十分豐富。Sony Columbia 的 CD reissue 不貴,而且很易買到。

【Solo Monk】是我近期經常聽的大碟。很多時回家後都想聽一點正面而輕鬆的音樂,可以 tap along、又令人聯想到世界還美好、有點紙醉金迷的那種,這就是那一張碟,現今的都市人都需要這些。希望大家都會試一下。

Thelonious Monk 其他的 quartet 作品都值得一聽。有興趣的話,也可以試試其他 jazz pianist 的音樂,如:Bill Evans、Ahmad Jamal、Herbie Hancock、Oscar Peterson、Art Tatum 等--他們令到獨奏音樂很有趣!


有關片段:
Dina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KAMNaGO5Y4)
Ruby, My Dea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ymS_7zyy7c)
Sweet and Lovel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88Om1o8SOw)

09 January 2010

曾經熱血 Blur【All the People: Live at Hyde Park 03 July 2009】



Blur All the People: Live at Hyde Park 03 July 2009

01. She's So High
02. Girls and Boys
03. Tracy Jacks
04. There's No Other Way
05. Jubilee
06. Badhead
07. Beetlebum
08. Out of Time
09. Trimm Trabb
10. Coffee & TV
11. Tender

01. Country House
02. Oily House
03. Chemical World
04. Sunday Sunday
05. Parklife
06. End of a Century
07. To the End
08. This is a Low
09. Popscene
10. Advert
11. Song 2
12. Death of a Party
13. For Tomorrow
14. The Universal



曾經留學英國的大朋友應該都會接觸過 Blur 這隊比英女皇更「英國」的樂隊。當時有邊個唔認得《Parklife》或《Coffee & TV》的 riff?中學的時候,星期六下午,大大聲唱《Song 2》,Woohoo 到俾人拍門,再有人一齊 join in,瘋瘋癲癲的又一個星期。又或者 Battle of the Bands 揀《Charmless Man》寸其他 house 的人,辣著的火頭由年頭的 house rugby 到年尾的 house music 都未燒完,英國 80 後中學時期的青春熱血是這樣的,往事只能回味。

中學升大學,大學再升呢到社會大學,各自各向理想出發,偶然聚首,但永遠總是不一樣。Blur 就是這樣,Graham Coxon 離隊玩 solo,Damon Albarn 又有 N 咁多個 side project,一個去從政,感覺上 Blur 已經玩完。幾年來無消息,年初突然宣佈復合,在海德公園舉行一連兩場演唱會,嘩,不得了,咁堅?出唔出碟?

於是來了這套拉闊專輯,聖誕假期時買的。《Beetlebum》、《The Universal》等又一次在耳筒內響起,剛剛在飛機上樂透了我好幾個小時。歲月不留人不緊要,parklife 變 porklife 也不緊要,嗓子累了火又收了都不緊要,意義大於一切。在十萬尺高空上聽全場人唱《Tender》,我都想一齊唱,可惜鄰座正在熟睡的 rugby player 有可能會揼我幾錘(他有可能是 Oasis 或 Suede 的粉絲)。

在白色的英國再一次聽 Blur,寒冷的冬天變得很暖:那是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