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December 2012

2012 年度最愛:古典篇

古典:
十、Khachaturian / Barber: Violin Concertos (Simonyan / Järvi / DG)
九、Tan: Concerto for Orchestra (Tan / HKPO / Naxos)
八、MacMillan / Arutunian / Zimmermann: Trumpet Concertos (Balsom / Renes / EMI)
七、Mozart: Piano Concertos Nos. 9 and 21 (Uchida / Decca)
六、Villa-Lobo et al.: Brasileiro (Freire / Decca)
五、Salonen: Out of Nowhere (Josefowicz / Salonen / DG)
四、Debussy / Szymanowski: Piano Works (Blechacz / DG)
三、de Falla: El sombrero de tres picos, Noches en los Jardines de España (Lojendio / Bavouzet / Mena / Chandos)
二、Saint-Saëns / Franck / Ravel: Violin Sonatas (Bell / Denk / Sony)
一、Dove: There was a Child (Halsey / Signum)



第十位
KHACHATURIAN
Violin Concerto

BARBER
Violin Concerto, Adagio for Strings

Mikhail Simonyan (violin)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Kristjan Järvi (conductor)

Deutsche Grammophon

嚴格上來說我選的第十位只是大碟的一半,因為我對兩首 Barber 興趣不大(其實可否用 Naxos 的 Kurt Weill《小提琴協奏曲》代替?都是大碟一半!),但那 Khachaturian 的就真……hoo-la-la-la-la 熱辣辣。聽慣了 David Oistrakh 和 Khachaturian 的錄音,Simonyan 和 Kristjan Järvi 帶來了一個年青有衝勁又清脆的 alternative。第三樂章是每朝 wake-up call 的上佳選擇。

延伸閱讀:
官方介紹(含短片及文字介紹)





第九位
TAN
Symphonic Poem on Three Notes, Orchestral Theatre, Concerto for Orchestra

Hong Kon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Tan Dun (conductor)

Naxos

譚盾的作品質素有點參差。他最令人驚喜的作品都是早期實驗性比較高一點的作品如《水之受難曲》、《牡丹亭》或《1997 交響曲--天‧地‧人》中的一段。之後很多作品如為 YouTube 而寫的《Internet Symphony No. 1》或為郎朗重寫的《Eight Memories in Watercolour》都太沒個人風格。他為郎朗寫了一首鋼協,還未發行大碟,但我不敢想像。今年,良久沒有錄音的香港管弦樂團突然推出了一張譚盾的專輯,無論是支持本地樂團好,抑或是支持華人作曲家也好,還是支持 Naxos 繼續以高質低價發行現代專輯都好,怎樣也要支持一下。三首作品,兩首是 2012 年出版的。譚盾公演歌劇《秦始皇》之後與男高音杜嗚高成為好友,用他的名字 (P)la-si-do 作為基礎作了一首十二分鐘的作品,充滿譚氏的招牌敲擊和仿中樂式微 glissando 聲效,個人而言,三個音變化不可能太大,旋律著筆太明顯冗長。1990 年的《Orchestral Theatre》則比較抽象,聽了幾次也找不到音樂的主軸,也許作品就是要製造一個抽象的戲劇性發展。令我選這張大碟的,是最後的《Concerto for Orchestra》。這是一首很「完整」的作品,整體概念上有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而每個樂章都有獨立的個性,音質上用盡樂器聲效,充滿樂團色彩。其實 HKPO 的質素很高,在譚盾指揮下奏得很乾淨俐落,很有層次感。有可能是這份對本土樂團的 reassurance 令我喜歡上這大碟吧。

延伸閱讀:
官方介紹





第八位
MACMILLAN Seraph
TAKEMITSU Paths
ARUTUNIAN Trumpet Concerto
TRADITIONAL Nobody Knows
ZIMMERMANN Trumpet Concerto

Alison Balsom (trumpet)
Scottish Ensemble
BBC Scottish Symphony Orchestra
Lawrence Renes (conductor)

EMI

我不是玩 brass 的人,所以對銅管樂器的認識有限。有一次坐火車出倫敦聽演奏會,一位同行的小號手向我推介 Alison Balsom,之後主力聽爵士音樂時又在《BBC Music》發現她最欣賞的音樂人其實是 Dizzy Gillespie,就開始對這位金髮的英國小號手的音樂世界很好奇。她的 repertoire 很廣,而單看這張專輯的 tracklisting 就知這是一張很特別的專輯,很難得 EMI Classics 在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還願意投資在一張非主流古典音樂專輯上。專輯的商業焦點是當代熱門蘇格蘭作曲家 James MacMillan 為 Balsom 而作的《Seraph》,是一首充滿一貫 MacMillan 式熱血節奏的作品,而 Scottish Ensemble 的弦樂伴奏優秀得差點搶了 Balsom 的風頭。Arutunian 的協奏曲是一首充滿豐富旋律的作品,而 Zimmermann 的則建基於傳統民謠《Nobody Knows》的十二音技法作品(Balsom 亦用 multi-tracking 灌錄了自己的 arrangement),是一首將不同前衛風格共冶一爐的斑斕之作。大碟我最欣賞的是武滿徹為小號獨奏而作的《Paths》,是一首需要用心聆聽每一種樂器顏色的作品,演奏得非常精彩。

延伸閱讀:
官方介紹





第七位
MOZART
Piano Concertos Nos. 9 and 21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Mitsuko Uchida (piano and director)

Decca

聽內田光子演奏不只是為了那聽音樂的滿足感,而是一次又一次像靈修後般的進化感。無論是她的 Schoenberg 還是舒曼,她都會令你佩服她那對音樂的絕對投入感。多年前她演奏莫札特成名,和 Jeffrey Tate 灌錄了所有鋼協。早前她在 Cleveland 又自指自彈一次,而這是這系列的第三張大碟。《第九》"Jeunehomme" 和《第二十一》都是比較著名和突出的鋼協。前者是莫札特二十一歲時寫的作品,那個獨奏者突入的開首和第三樂章 4/4 rondo 中加插的 3/4 minuet 是古典時期非常破格的風格;後者則是二十九歲的作品,orchestration 開始豐富,用多了樂器和多了像歌劇般的主旋律,見證著莫札特在短短八年內的音樂和創意發展。大碟中這兩首作品都是 live recording,那部 Steinway 的音質、內田光子富生命力又完美平均的演繹和與樂團之間的細膩平衡令人驚嘆,不可錯過的一張專輯。





第六位
VILLA-LOBOS and others
Piano Works

Nelson Freire (piano)

Decca

年中我在 iTunes 找到了五首 Villa-Lobos 的鋼協,而 Naxos 又推出了 Villa-Lobos symphony cycle 的第一張專輯,一陣子帶來了一點小巴西熱。巴西鋼琴家 Nelson Freire 也在這時推出了這張充滿巴西小品的專輯(碟中只有兩首作品是超過四分鐘的)。小品有時很難登上大堂:一首 tango 要放在蕭邦或李斯特的作品之前還是之後?一首 toccata 除了 encore 外還可以放在甚麼地方?但有很多小品實在是非常精彩。Freire 這個曲目,將 Villa-Lobos 和其他巴西作曲家的短篇作品串連起來,一次過令聽眾欣賞一小時十五分鐘的音樂萬花筒,當中有不少鋼琴炫技曲,也有充滿優雅旋律的作品,有些甚至是接近騷靈程度。這些音樂在古典樂壇很罕見,而在爵士和世界音樂樂壇中也許沒有很多像 Freire 般有高超技巧的鋼琴家,將兩個世界之中最好的結合起來,相信只此一家。





第五位
SALONEN
Violin Concerto, Nyx

Leila Josefowicz (violin)
Finnish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Esa-Pekka Salonen (conductor)

Deutsche Grammophon

我很喜歡 Esa-Pekka Salonen 的 sound world。他的作品往往建基於很多細微的組合,沒有很多令人注目的旋律,但就拼湊出一個令人陶醉幻想的迷人空間。這是一個很透明、清新的空間,而音樂的主角就像我們身邊、我們已厭倦察覺的東西,如風聲、雀鳥聲等,是一種作為城市人又熟悉、又陌生、又憧憬、又忘記掉的複雜感覺。今年在芬蘭的一週我差不多每天都在想《Foreign Bodies》。Salonen 上年憑他的《小提琴協奏曲》拿到了 Grawemeyer Award,一直期待這張專輯。如果說《鋼琴協奏曲》是抽象的話,這首《小提琴協奏曲》更需用心細聽。《鋼琴協奏曲》中的鋼琴像是樂團的一分子多於獨奏,反觀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則很明顯地有一個獨奏的聲音存在,只聽 Leila Josefowicz 狂風掃落葉的演奏足以令人目瞪口呆,但 Salonen 的 orchestration 更是令人喜歡他的原因。除了他的招牌 scales 和摩打式節奏之外,在《Pulse II》中更加插了一套突如其來的 drum set,很野很 exotic,再配合詠唱般的《Adieu》作結,完全 showcast 了 Josefowicz 多方面的高超技巧。二十分鐘的《Nyx》比較像一首 symphonic poem,很迷幻和神秘,很有電影感,所以 Salonen 才用這位古希臘夜之女神來命名他的新作。





第四位
DEBUSSY
Pour le piano, Estampes, L'isle joyeuse

SZYMANOWSKI
Prelude and Fugue, Piano Sonata No. 1

Rafał Blechacz (piano)

Deutsche Grammophon

這是一張我一聽就上癮的大碟(連《BBC Music》中一向奄尖的 Christopher Dingle 都說「This is breathtaking」)。2005 年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全方位大贏家 Rafał Blechacz 在這 Debussy 150 週年中推出了這張專輯,聲稱要對比展出印象派 (impressionism) 和表現主義派 (expressionism) 的鋼琴作品。概念姑且暫此不提,而只是他的鋼琴技巧就已是句句鏗鏘,每一軌都是 24K 金。三組 Debussy 作品,由早期的組曲《Pour le piano》,到講求意境和技巧平衡的三首《Estampes》,到比較抽象的《L'isle joyeuse》,都顯得 Blechacz 是一個既有精銳技巧又富想像力的新生代鋼琴家,聽出的畫面是一個七彩斑斕的世界,無論是那遠東的涼亭或是巴黎下午的暴雨,都令人屏氣凝神的聽著幻想。Szymanowski 的兩首重大 dynamic range 和 layer 的作品則展示出 Blechacz 分析精細和彈 polyphonic writing 的技巧。這是一張令人有難忘的第一印象,又同時令人有衝動一聽再聽的奇妙專輯。

延伸閱讀:
官方網頁





第三位
FALLA
El sombrero de tres picos, Noches en los Jardines de España, Homenajes

Raquel Lojendio (soprano)
Jean-Efflam Bavouzet (piano)
BBC Philharmonic
Juanjo Mena (conductor)

Chandos

我很少聽音樂悶到睡著,而其中一次就是幾年前看著譜聽 Martha Argerich 和 Daniel Barenboim 演奏 de Falla 的《Nights in the Gardens of Spain》,所以我一直都對 de Falla 的音樂有偏見,就算是 Boulez 指揮他的《Harpsichord Concerto》都好,都有點抗拒。有時不喜歡有可能只是--和生命中很多事情一樣-- timing 不對,或單純主觀的只是遇不到好的錄音。近年用心聽多了 Ravel 和 Debussy 的印象派作品,尤其是 Ravel 的《Daphnis et Chloé》,開始從死板分析式聆聽走出來憑感覺去追求意境畫面,再加上如 Jean-Efflam Bavouzet 雋永的琴音和 Juanjo Mena 優美的伴奏,我居然會對我從來都沒有興趣的西班牙花園有一絲憧憬。而芭蕾舞曲《The Three-Cornered Hat》的 orchestration 更精彩得令我對 de Falla 完全改觀。這是我 2012 年 loop 得很多次的古典專輯,希望 Chandos 快點推出第二輯吧。





第二位
SAINT-SAËNS Violin Sonata No. 1
FRANCK Violin Sonata
RAVEL Violin Sonata

Joshua Bell (violin)
Jeremy Denk (piano)

Sony

小提琴男神 Joshua Bell 和鋼琴奇才 Jeremy Denk 為大家帶來有可能是古典音樂史上 BL 味最濃的 CD 封面,而他們的完美合拍就是這張專輯的神奇魔法(詳見那 Saint-Saëns 的最後一個樂章)。兩位技巧高超,演奏清脆俐落不在話下,而最精彩的是他們二為一體、共同前進、主次分明的演繹,那首 Franck 寫給 Ysaÿe 的結婚禮物就是奏得很曖昧,第一樂章聽得人囉囉攣。2012 年的 ear candy,要聽。





第一位
DOVE
There was a Child

Joan Rodgers (soprano)
Toby Spence (tenor)
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Orchestra Chorus
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Orchestra Youth Chorus
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Orchestra Children's Chorus
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Orchestra
Simon Halsey (conductor)

Signum

今年,不知為何,時常很懷念中學在合唱團胡混的四年。如果不是唱過(或聽過同學唱過)的話,我也許永遠也不會聽 Wesley、Finzi、Howells 等英國合唱團音樂。唯獨是 Jonathan Dove,絕少接觸歌劇的我好像很難才有機會聽到他的作品。今年,不同唱片公司都推出了 Dove 的作品,Chandos 有他的《Magic Flute Dances》,Naxos 有他的《Passing of the Year》,Signum 則推出了這首 oratorio《There was a Child》。

印象中,自 Tippett 的《A Child of Our Time》之後都好像沒有聽過這樣出色的大型 oratorio。Jonathan Dove 的友人喪子,這位友人就請 Dove 寫一首作品去紀念這位十九歲的 Robert Van Allan。中文叫「紀念」,好像有點沉重,有可能不會感受到用英文叫「celebration of life」(慶祝生命)這個概念。的確,九個樂章除了刻劃主角死亡那刻,都是用很正面、快樂的音樂去回顧主角成長的點滴--這畢竟是一個媽媽對逝去兒子的回憶。女高音和男高音就象徵著母親和兒子的關係,而三個不同的合唱團就為不同的文字內容提供不同的音質,(如佻皮的《A Song about Myself》就用了兒童合唱團,要一班小朋友一同一口氣唱「Then he found, That the ground Was as hard, That a yard Was as long, That a song Was as merry, That a cherry Was as red – That lead Was as weighty, That fourscore Was as eighty,」其實很難。)九個樂章是用不同的詩人的獨立作品串連起來,以 Walt Whitman 的《There was a Child》作結,闡述一位小孩成為世界的一分子而世界成為小孩的一部分的過程。音樂風格平易近人,但又不至於刻意親民,而音樂發展則很受文字主導,非常戲劇性。

雖然說不上有共鳴,但就是有一種同理心和佩服感。佩服的是那一份面對傷痛的樂觀,一種在黑暗中用光明填滿生命的能量。在這個複雜的 2012 年,我覺得很 inspirational。

延伸閱讀:
官方網頁

14 December 2012

要愛要愛要愛大同九巧板 方大同 【Back to Wonderland】

 

方大同 Back to Wonderland

1. Can You Feel the Music
2. I Want You Back
3. 你就是
4. 千紙鶴
5. 關於愛的定義
6. 麥恩莉
7. 孤獨孩兒
8. Romeo
9. 媽媽說
10. 愛立刻
11. BB88



在 12.12.12 這一天,方大同發了第六張原創專輯。反正 holiday mood,我愛立刻寫一篇碟評。

近年聽方大同每一次有新作品,無論是自己的還是為他人而作的,在 YouTube 按播放之前,都一樣是很期待,但同時亦都很有保留。到底這次是充滿驚喜的《Rosy》,還是又一首市場先決的冧女歌?

聽方大同不一定需要精通騷靈或藍調音樂的風格。當年喜歡方大同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多樣的實驗性,說的有可能是《跳》的 beat、《手拖手》的率性、《十九八七…》那個 completely out of the blue 的結尾或《如果愛》那個跳脫的 groove,有次和朋友談話中無獨有偶一同無端唱起《暖》的「Na na na na na」也是難忘的經驗,當年的方大同就是有令人記得他的音樂的引子,那是一個 character。之後他變了大眾的黑框男神,和不幸爆肺,(和更大的工作負荷?),音樂也隨著變得保守起來,旋律上,甚至節奏上,verse-verse-chorus-verse-chorus-verse,好運時有一段特別的 bridge 或 instrumental,但都失去了當年平地一聲雷的特質。幸好之後來了一張製作優秀的【15】,實驗性回來了,但老實說,專輯有很多 riff 和旋律其實有點牽強,欣賞【15】,但談不上喜歡。

新專輯叫【回到未來 Back to Wonderland】,明刀明槍名指前作【未來 Wonderland】,甚麼葫蘆賣甚麼藥?我們會有《公園》的 riff 嗎?還是《Sorry》的聲嘶力竭?

先談主打。《BB88》 ,惡搞李小龍的 MV,來個功夫大同。《Sorry》mix《Love Song》式鋼琴和弦樂華麗 intro,原來是 fake 人的。這是一首重 bass drum 和鋼琴主導、佻皮的、很緊湊的 upbeat 作品,很喜歡 ~2:27 那個 four-note scale 和之後那些鋼琴 arpeggio(其實可以 jam 到尾),如果不像【水.百合】中的《Flight of the Bumblebee》般大炒的話,live 應該會很有趣。

武之後是文。方文山詞,周國賢的 MV,《千紙鶴》是今年文藝青年的代表作。這個沙鎚、bass、keyboard、strumming 的偽南美式背景很迷幻。用 sequence 的 chorus 橋舊,但我受,那段催眠式 rap 更是令人陶醉,經過 two-voice 的 mini-bridge 再帶回方大同拿手的 descant-over-chorus,很高水準的功夫。

第三主打,《愛立刻》。一拍一拍的慢版作品,好聽一點是一首平易近人的 neo-soul 小品,難聽一點是一首平庸的 radio-friendly plug。鄙人心腸比較硬,所以沒太大感覺,但相信很多人會被歌詞迷到。

大碟 opening《Can You Feel the Music》是一首 prologue,加入 brass,有點像【Timeless Live】中的 jam 位,set 個 groove,set 定 scene…就奇怪了,因為之後的作品和這個 prologue 好像沒有關係…

帶入 keyboard 主導的輕快陽光作品《I Want You Back》,也許是大碟最 loopable 的作品,非常適合 live band 玩,但當然主唱要 rap 得像 Khalil 才行。

我在看《你就是》的歌詞,我想,在這年代說一生一世是很容易的事,但要做到天荒地老很多時都是天方夜譚。這麼老套的歌詞,配上這種老套的曲風,恐怕這年代的歌手也只有方大同才能唱得有說服力。但我就是那個年代的人,也相信那個時代的風氣。這是一首甜到令人有糖尿的作品,選這做 third plug 更好呀。3:04,曳曳。

記憶中,方大同的作品中沒有一首比《關於愛的定義》更 pop 更 K。朋友說,試想想魏如萱唱這一首歌。我說,對不起,我只能幻想到陳奕迅唱這首歌。親民還是妥協,you decide,但個人而言,我比較喜歡方大同另外一些作品。4th plug?

《麥恩莉》令人想起《愛在》。比起後者,我挺喜歡順暢一點的《麥恩莉》,但當然整首都是 ONE-two-three-ONE-two-three 的 6/8 也許令某些人覺得有點悶。It works for me。C 君的歌詞,聽得人特別淒涼。

Sharp turn 來到《孤獨孩兒》,是一首比較 classic rock 的作品,所以那個 ostinato 和 riff 都比【15】的 blues rock「正常」。我有代溝,是時候拿張 Jimi Hendrix 出來翻聽。在這個位置放一首這樣的作品,有點不協調,但 why not?Diversity,all the merrier。

《Romeo》是一首非常不方大同的作品,我還未想到是那一類型的音樂。那四個不斷重覆的重 keyboard chord 令我想起某段時期的 Elton John,但那條 bass line 是甚麼回事?中間那些隱蔽的結他又是甚麼回事?~2:18,what a chord。很意想不到的一首作品,驚喜。

懷念【Soulboy】時期的方大同的朋友應該會喜歡騷靈作《媽媽說》。第一次聽時覺得這是大碟最具音樂性的作品,也許是因為一輪衝鋒之後對一首相對地簡約細膩的作品特別敏銳吧。久違的 soulboy,久違的《南音》式 ad lib 扭音。

十一首作品介紹完。

ちょっと、ちょっと,說好了的【未來】/《未來》呢?單看以上的介紹,你有可能已經發覺這張專輯其實是沒有(音樂上)的主題的,所以如果帶著期待聽的話,有可能會覺得很失望,或有點迷失。但想著,【Back to Wonderland】根本就是方大同以往各大碟各種風格的 summary。如果你是【Soulboy】的歌迷,你有首《媽媽說》,【橙月】的有首《你就是》,實驗的有首《Romeo》,每人也有一點得著,大同世界就是要多元化的共融。有趣的音樂人,往往就像七巧板般有多樣變化的可能性,變幻莫測令人摸不著頭腦,就是他們有趣的地方。【Back to Wonderland】也許沒有立刻大 hit 的作品,或者像【未來】般有話題性,但長久來說,我覺得這是一張我會隔不久就拿出來細味重溫的細水長流之作。

八卦雜誌說方大同即將約滿唱片公司,希望【Back to Wonderland】不是一份轉會前的功課吧……

28 October 2012

林二汶 【Eman Lam】



林二汶 Eman Lam

1. Wanna Be
2. 聽說
3. 北京道落雪了
4. 驚人
5. 玫瑰奴隸
6. 微醺
7. 如水
8. 仙樂飄飄處處聞



英國今晚多了一個小時,就姑且看看可不可以寫到一篇碟評吧。

上個月收到了幾張專輯,一口氣聽了很多新的音樂,但其實我之後一直 loop 的,就只有其中一張,我想你也應該想到是那一張吧。寫林二汶的碟評,很難不提及她的音樂前身,但我想暫且集中討論這張大碟,就試試吧。

商業上叫「林二汶的大碟」,音樂上應該說是「林二汶和 The HUS Band 的大碟」。這樣的定義十分重要,因為甫開始你就會聽到這是一個團隊的 production,感覺上很「live show」的音樂風格,甚至有點室樂、有點很親密、很 cosy 的感覺。是林二汶清脆無瑕的嗓子,也是那個結他 wah-wah,但更重要的,我覺得,是那個 Fender Rhodes 電子琴。時而中快版的 groove(節奏上的 syncopation),時而 down-tempo 的 lounge(節奏上有很多 rubato),時而將鼓的 strong beat 放在第二拍,這些流暢但不刻板的節奏加上這個團隊和這些樂器的聲效,令人很容易投入於大碟的大環境之中,所以聽得人很舒服很自然。沒有這個團隊,是玩不到這樣的音樂風格的,一開始的《Wanna be》 intro 已經很明顯,之後的《微醺》亦然。有些人會叫這些做「爵士 feel」,其實只是因為一部分的爵士音樂有類似的元素吧。

一開始最耀眼的是聽得人有點落寞的《北京道落雪了》和最後《仙樂飄飄處處聞》的大合唱。聽久了,大碟令我 loop 得最多的是兩首很重和音的作品。岑寧兒版的《聽說》中的多重 entry 完全是我杯茶(大家都有合唱團背景嘛。),很脫俗、很溫暖。另一首是全首都是和低八度的《微醺》,當然從旋律、編曲到 rhythm section 都 smooth 到不行的組合足以令人上癮,但最尾突如其來的 Bill Evans 式 funk jam 更是聽到人十分 high,只可惜的是實在是太短了。歌曲如是,專輯亦如是。

從音樂質素、演出到錄音,這張專輯都絕對有機會問鼎年度大碟的位置,要是雞蛋裏挑骨頭的話,我倒是有兩個意見。第一是那些歌後的「幕後花絮」,重覆聽時可以是十分煩人。更重要的是我覺得二汶很難用這張專輯去確立一個十分鮮明的形象。如果我刻意不提 at17,不提林一峰,不提外表和其他無關痛癢的花邊新聞,除了「靚聲」之外,我覺得林二汶長遠來說需要一個鮮明的形象和方向(就好像現在盧凱彤是「rock 妹」),否則很容易會墜入「小眾音樂」這個如雙鋒刃的範疇裏面。當然,如果製作單位是滿意的話,這絕對不是一個問題,但從這張大碟聽得出,林二汶和團隊是香港樂壇一鼓不可缺少的力量,而樂迷亦需要好好留意他們。我希望他們繼續有一番作為,和有良好的曝光配合,因為我很希望可以繼續聽到他們的高質素作品。

03 September 2012

周國賢 【Live a Life】



周國賢
Live a Life

1. 小國英雄
2. 灰人
3. Go with the Flow
4. 從前你已共我相好
5. 回去哪要時光機器
6. 我是個地球人
7. 退化論
8. 離魂記
9. 雪國
10. 星塵
11. 永遠太遠



朋友有 perfect pitch,他說周國賢唱歌每一句都 quarter-tone flat 很難聽,《退化論》中只有兩個假音 in tune。我沒有,我覺得周國賢唱歌很真誠。對於我來說,一個唱作人如果可以向聽眾表現出獨立的個性,就算唱功不是一流,都比只有唱功而沒有音樂感的歌手好得多。不點名。如果你要聽的是字正腔圓的唱功,你要聽的應該是李克勤。

所以我很喜歡【Live a Life】。有看周爸 facebook 的朋友應該留意到他經常分享一些 new age 的東西或看一些 new age 的書,有很多思考生命或環保的訊息,這也可以一一從這大碟看到。

張懸新碟的第一首歌是為社運人士寫的《玫瑰色的你》,而周爸一開始也來首爆炸力十足的《小國英雄》,看看林若寧的歌詞,再看看近日的新聞,很諷刺,甚至到肉到有點恐怖。是否實屬巧合乃見仁見智,但卻為聽眾烙下一個強烈的 first impression。之後經過不同的主題,有周國賢寫自己價值觀的《Go with the Flow》,另一人爸陸永寫的《從前你已共我相好》,細 So 甜到令人反胃的冧女歌《回去哪需時光機器》(話說將結婚的你妳你會否在婚宴上用這歌?),梁栢堅寫現代人濫用科技的《退化論》等。

音樂上這是一張非常豐富的大碟。要 rock 的有 rock,folk 的有 folk,ballad 的有 ballad。《灰人》中那個 octave 跳上跳落的 chorus 應該是我近期聽過最離譜的主音旋律(其實《目黑》中的那個 major 7th 都很過分)。我發覺周爸和 Goro 很喜歡在 bridge 玩變聲,之前的《覺醒字幕組》如此,如今《退化論》亦是,得出來的就是一個很有 layer 的 progression,很順暢。

專輯中最耀眼的應該是長達七分半鐘的《星塵》,《有時》、《重逢》、《星塵》三部曲的最終章,一段一段的 suspension buildup 到最後 instrumental outro,就像一連串煙花過後的華麗落幕(一開始聽令我想起 Feeder 的《Moonshine》,寫著又想到何韻詩的《美空雲雀》和東京事變的《手紙》,都是 album 尾的曲),很有空間感,也是近期的無限 loop,如果周爸有日去紅館,一定要找一隊 strings 玩這首歌。一直都覺得小克是把神經刀,有時 (no pun intended) 玩食字玩得太過火。十隻手指有長短,但我見到最長的幾根應該就在這裏,《星塵》寫得很有意境,末段與前作首尾呼應也帶來蕩氣迴腸的效果,而我亦因而學了「時光荏苒」這個四字詞語。

【Live a Life】是我今年 loop 得最多的大碟,強烈推薦。周爸這張大碟令我想重看《多啦 A 夢大長篇》的《雲之國》和《迷宮之旅》…考考你,為甚麼我會這麼想呢?

25 June 2012

薑越老越辣:二零一二年的八、九十年代 林憶蓮 【林憶蓮演唱會 MMXI】/ Sade 【Bring Me Home Live 2011】

林憶蓮
林憶蓮演唱會 MMXI

我從來都不是林憶蓮的歌迷。買這張專輯的原因其實都只是單純的想聽一下她怎樣現場演繹難度極高的《枯榮》,並順便惡補一下林憶蓮的 back catalogue。

一直都覺得林憶蓮是一位 era-defining 的 diva,亦即是我們說很有「時代感」的一位天后。一聽到她的聲音你會很自然就想到八十年代尾、九十年代頭的時間,那個都市夜,我們印象中曾經存在過的香港都市夜。但今時今日聽《傾斜》、《瘋了》或《震撼》等很重 techno beat 的 disco 快歌,用聽舊歌的心態去聽還可以,但現場唱其實可以顯得很「娘」很老土,所以我很好奇近期派了實驗性很高的《枯榮》和《柿子》上台的林憶蓮可以玩出甚麼新花樣。演唱會在香港,去是去不了,但幸好有 CD/DVD。

一開始是一輪衝鋒的快歌 medley,耳熟能詳,但編曲全變了爆炸力強勁的「band sound」,最驚喜的是搖滾版《冬季來的女人》--加入三位和音 ostinato 唱 E minor scale 更將首歌變得很黑暗。與恭碩良合唱完《下雨天》之後的 instrumental《Earth Destruction》是一個亮點,用電音將氣氛變得緊張(中間的八個鋼琴 chord 是否 Prokofiev《第二鋼琴協奏曲》中的一段?),為之後驚豔的《柿子》揭開序幕。

Ballad 位一貫高質素,無容置疑,用張國榮獨白開始的《赤裸的祕密》是最大的感動位,簡單直接,歌詞細膩,很喜歡那段結他 solo,令人一再回味的好音樂就是如此。

或者沒有很多人會想到突然聽到林憶蓮唱 Beyond 的《海闊天空》,但之後終於回到一個 disco medley,終於聽到 old-school 的《傾斜》、《講多錯多》、《醒醒》等快歌,回 memory lane 打個轉,但緊接的拉丁舞曲版 medley 卻為舊歌全部翻新一次,完全是一個二零一一年的九十年代,聽得人熱血沸騰,我想聽 live 一定很 high 吧,好像很久沒有聽過這麼高質素的快歌了。

慢歌唱得細膩,快歌唱得激情,現在更玩另類,林憶蓮仍是無可取替的天后,九十年代是,二零一二年仍是。這張 live 大碟在這一週內聽得我很忘形,極力推薦。現在非常期待大碟了。

延伸閱讀:
Tracklist

-----

Sade
Bring Me Home Live 2011

等了十年,Sade 在二零一零年終於發了【Soldier of Love】。兩年後,live album 也來了。

十年前的【Lovers Live】展現出 Sade live 的魅力,例如在《Smooth Operator》後大 jam 或《Is It a Crime》中的激情澎湃;album 中的《Somebody Already Broke My Heart》也 fuse 了前作《Never as Good as the First Time》,或與兩名和音玩轉《Flow》等,專輯內都是一些 studio recording 玩不到的東西,所以很期待今次的【Bring Me Home Live 2011】。

也許是切合【Soldier of Love】的主題吧,今次少了我所期望的騷靈作品,反而多了 (soft) rock 的聲音,例如精選專輯中的《Love is Found》。也少了重新編曲的 instrumental jam,但有很多 down-tempo 的抒情作品,例如【Soldier of Love】中的《In Another Time》,和舊作《Jezebel》,加一段色士風 groove 一下,再追加《Paradise / Nothing Can Come Between Us》。少了十年前的 angular touch,反而所有東西都十分十分懷舊,就算是【Soldier of Love】中的作品都是,就好像八十年代完全回來了。

如果想聽一點與大碟不同的東西,也許【Bring Me Home Live 2011】並不是閣下的茶,但要聽這類型的音樂的現場演繹,恐怕現今只有 Sade 一家了。

延伸閱讀:
Tracklist

-----

將兩張 live album 一起聽很有趣。兩位都是 era-defining 的 diva(嚴格來說,Sade 是一隊樂隊),兩個單位都令人自然想到某個年代。林憶蓮選擇將舊作 update,提煉新的「時代感」。另一邊廂 Sade 則選擇保留原有的風格,但就唱得更是爐火純青。有趣的是,兩個單位聽起來都完全沒有 outdated 的感覺,反而更令人想回到那個年代。薑,果然是越老越辣。

01 June 2012

留意寧兒 岑寧兒 【2/2】



岑寧兒 2/2

1. 1/2 cup
2. 2/2 cup
3. Moving on pedals
4. Moving on



很久沒有更新這個 blog,如果不趁英女王登基六十週年這個長週末寫一篇的話,我有可能今年都不會再有 motivation 去寫任何東西的了。

有一次無意中在 YouTube 看到了一隊 a capella 組合唱薛凱琪的《叮叮車》,一開始有人模仿 intro 那段小號,之後一位女生在 beatbox 上唱「一卡卡、一卡卡、一卡卡,幾時入?一卡卡…」我當時在想,這是一個甚麼的音樂單位?如果是業餘的話好像是太勞師動眾,而那隊和音又絕對有專業質素,但專業的又好像從來沒有聽過任何宣傳。在面書上搭上搭才知道這是一隊叫 Charatay 的組合,那亦是我第一次聽到岑寧兒這個不太搶耳的名字。

之後你會在陳奕迅 DUO 演唱會上見到他們當和音,再之後是方大同的【15 Live】,上年九月,岑寧兒自己也發碟了。不足十分鐘的上一張 EP【4 - 6 pm】是一張很 organic、「無添加」的 acoustic EP,有《Mask》清唱的 opening,有很適合 live show、清新簡單編曲的《猜謎》。最後是比較 upbeat、groovy、exotic 一點的《沒故事的人》。也許是 MV 的影響吧,總覺得這首歌是來來回回在尋找一點東西似的,是一首頗「外向」的作品。三首高水準作品試水溫,怎樣說都不能夠滿足樂迷,但總算 showcast 了 Yoyo 的三面玲瓏。

而剛剛推出的第二張 EP【2/2】,長達十五分鐘,兩首歌,但兩首歌都有兩個完全不同的版本。概念很簡單,半杯水,是半滿還是半空的(謝安琪上年的《你們的幸福》MV 一開始也用了這個例子)?這是一個觀點與態度的問題,你究竟是樂觀的還是悲觀的?EP 要說的,是 Part 1 of 2 看完之後還要看 Part 2 of 2 才能有一個完整的答案(因為 2/2 = 1)。

EP 今次也是由奇哥把編曲的關。今次多了電子原素,《cup》展現了 Yoyo「內向」的一面。鋼琴主導的《1/2 cup》為 EP 帶來一個黑暗的開始,最後卻 upbeat 起來了。反觀 synthesiser 主導的《2/2 cup》一開始令我想起 Bjork 的《Possibly Maybe》,很寂寞的,直至其他樂器加入才為曲子帶來一個很順暢的 flow。

《Moving on》將我們帶回一個比較主流的音樂世界。《Moving on pedals》在電子 beat 上加上沙漏和單車的鈴聲和鏈聲,將聽眾帶到 Yoyo 在絡繹不絕的街上賣唱時的情景,頗有趣的,但叮叮聲來得太密和太有規則,重複聽令人有點心煩。反而簡單直接一點的《Moving on》很清新,聽得人很舒服。

從這兩張 EP、YouTube 上的片段和我之前看過的 live 看來,岑寧兒是一位很有誠意、很有質素並且唱得不錯的音樂人,我期待並一定會繼續支持她之後的作品,並希望大家都會留意一下她。下一張碟,可以是 album 而不是 EP 嗎?而且包裝上可否選用一個不需剪開的設計?剪開有點可惜啊。

16 February 2012

個體回憶(下)

下篇是「啟發篇」,因為我會開始講道理。很赤裸的,最性感和最感性的算是這次了。有些道理,謹此獻給在過去一段時間在我這裏放下一點的朋友,希望你或妳也有一點啟發。



Sigur Rós - Untitled #3 (Samskeyti)
from ( ) (200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FZhxAQKb6U

種種的原因令我在學校裏開始有點名氣。但在學校裏鋒芒畢露是一把雙鋒刃,開始明白到樹大招風的道理,要同時兼顧對人有所交待和避免遭人話柄,其中一個在遍體鱗傷中學到的道理就是要謙虛的默默耕耘和學習溝通的技巧,小學時學到的道理,原來要在難堪中才領略到。第一次洗盡鉛華的時候發現,原來沒有語言,沒有題目,甚至沒有內容的流行曲都可以令人動容,簡單直接但不明顯,有時衝得太快會忘記細微但美好的東西。冰島樂隊 Sigur Rós 的這張完全無題大碟,正正就伴我過了這一段日子。


Do Make Say Think - If I Only...
from Do Make Say Think (199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uFwM9Bnp_I

也有另一個舒服一點的方法,但其實也算是逃避。能夠避免正面衝突的,可以選擇開闢一些新的領域,令自己有一個新的身份或形象,但這也帶來一個很大的壞處。越另顃,顯得的性格越鮮明,但越是偏鋒,就越是離群,最終只會成為一個被人佩服的孤獨人。要不要這樣做,就視乎你想做一個怎樣的人了。這指的是不單止是音樂上,而是所有範疇。音樂上,我開始去找一些很另類的東西去聽,我會聽 electronica、IDM、free jazz,甚至 country 和世界音樂。有一個 half-term,我這個不會溫書的懶人每日都在床上 loop 加拿大 post-rock 樂隊 Do Make Say Think 的《If I Only...》。這一首作品,標誌著那個時期的我。


陳奕迅 - 一切還好
【Great 5000 Secs】 (200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AuJhvXQ3PU

大學一開始是我最不安的日子,新鮮感和表面的榮耀過後,面對的是對新環境的不習慣、對生活的執著和對死亡的恐懼。當親人突然離去,當我在生命中開始要做重要的決定的時候,之後的幾個月都在動盪與惶恐中度過,心中會很心急去找一個 comfort zone,能抓緊甚麼就甚麼。有一天,我在旺角聽到陳奕迅的《落花流水》,駭然發現原來當時我最需要的 comfort zone 一直都在,只是我一直選擇不理而已,一種家的親切感覺,來自家的聲音。《落花流水》固然重要,但我卻選擇了陳奕迅的《一切還好》,但這與歌詞無關。也許你會明白,在黑暗的世界中顫抖時有一把熟識的聲音唱一首叫《一切還好》的歌對心靈是有多大影響。也許就是這一點幼稚的樂觀我才能夠在黑洞中活過來。


古巨基 - 花灑
【Human 我生】 (200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fMfi1yAiDE

命運有時是很奇妙的,在親人的死忌前幾日,另一位親人迎接了一位小生命。這好像是帶著一個訊息而來的:是時候放下了,如果放不下,就學懂接受現實,重要的是不要在這刻只是在悲傷中沉淪,做一個有用的人,向前看,做點有意義的事,只有正面的信念才可以生生不息,肉身不是永恆,但留下的正確價值觀、信念和貢獻才是永垂不朽的。但是,理性接受不代表感性也可以接受,我也在這個信念裏週旋了好一陣子。令我開始放下的,是王菀之寫給古巨基的《花灑》,選這歌也是與歌詞無關的,而且故事也有點神經質。又是「正常」的一晚,又是「正常」的生活,有一晚洗澡時在花灑下腦中突然出現了《花灑》中「啦啦啦」的 chorus,除了在收音機上聽過一兩次之外,我根本沒有聽過這首歌,揮之不去之餘,還令我第一次因為一首歌而哭到停不下來,那天那時--我現在還記得很清楚--天上好像傳來了一把似曾相識的聲音,那時我明了,是時候向前看了。


雷光夏 - 消失奏鳴曲
【臉頰貼緊月球】 (199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xjRx3WcU4U

選這曲更是奇怪,因為我不是特別喜歡雷光夏,也不是特別喜歡這歌,但偏偏象徵以下的一段時期的,我就只想到這歌。在療傷期的時候有兩樣東西要做。一是要回顧自己不堪回首的所言所行,因為有時過份保護自己卻令他人受傷,或者曾經將自己的不安有意無意的發泄在他人身上,如果可以彈一首消失奏鳴曲就將所有不快的記憶磨滅是多麼的好。但我選擇了正面地面對自己,越是不堪回首的就一定要更加回首,自私的原因是因為可以對自己有所交代,但更重要的是趁我還未用盡無情力送上最後一擊前,如果能夠彌補一點甚麼的話也許可以收復一點失地。另一樣要做的是要重新上路,發掘新的領域,重拾探奇的樂趣。拉朋友去一個未聽過的音樂人的音樂會,是我未做過的。那個朋友,到現在還是很好的朋友,而那個音樂人,就是雷光夏。


陳綺貞 - 小步舞曲
【Groupies 吉他手】 (200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jE3RapPQMI

我覺得我能夠完完全全地走出陰霾的時候,是畢業時,和之後的挪威之旅。用了四年才可以正式的揭去新的一頁,有點長吧。但之前的幾個月,是每個 undergrad 都要擔心的兩樣東西:finals 和論文,當中還夾雜著很多依依不捨的情緒等等,很老土的。坐在電腦前寫論文的時間,我有一個 playlist,當時的無限 loop 有方大同的《叫我怎麼說》、Jamie Lidell 的《Figured Me Out》和 Wynton Marsalis 的【He and She】大碟等。印象最深刻的是看著花園在細雨中的每一刻春逝,check 著 typo 地找 reference 聽老師的《小步舞曲》,這樣的環境就好像在反映我的學生生涯的最後一刻。當然,原來,一切還未結束,但這首歌就是我這一段的見證。


張懸 - 無狀態
【My Life Will...】 (200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2lOA_p3FJI

在同一個地方重新開始,是一個很奇怪的經驗,但就給了我一個機會去重新認識劍橋這地方。由一個受教的身份變成一個同時受教又要教授的身份很有趣。當我重新接觸第一年 undergrad 的課程時,上天彷彿給我一個機會重頭來過,用不同的心境去活多一次,去趕功課,去趕 lab,我在這一年填了一個很大的罅隙。那是幸福的事。同時間,我亦感受到所有研究生都會經歷過的一段心路歷程,就是會開始反覆地問自己,我在做甚麼?我做的東西有甚麼意義?之後又可以做甚麼等?全世界人都會有這些問題,只是學術界中因為範疇太過專門所以無論是誰都一定會感到孤身走我路,特別會去想這些問題而已。再加上留在同一地方,而其他同學各有出路的時候,感覺就像被遺下了一樣,很多時都很迷茫。張懸的《無狀態》,音樂上很能反映一種無奈感,也是我當時的無限 loop。


Thelonious Monk Quartet (with John Coltrane) - Epistrophy
from At Carnegie Hall (1957 / 200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2s6LZUdYaU

我不是工作狂,也不會用工作去埋沒憂鬱,因為那是自己欺騙自己,大方承認有工作壓力有甚麼問題,壓力大而大方去玩,又有甚麼問題?但我工作時會忘我,可能是我本身也喜歡這「工作」吧。我不會忘記在實驗室聽 Thelonious Monk 做到深夜的日子,一世都不會。也可能這就是我對實驗室僅有的記憶,呵呵。


何韻詩 - 查理淑儀
【Ten Days in the Madhouse】 (200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UNB6h5DTt0

也許孤身走我路得久了,你會開始想很多哲學性的問題,例如你最想要的東西是甚麼,或者你欠缺的是甚麼,很虛無,但你知道,這些問題是很重要的。而且有些東西,往往是失去了才懂珍惜的。在一個同舟共濟的實驗室工作,很多東西講求溝通,遇著好一點的同學或同事會有多一點關懷,重要的是,這需要是雙向的。我開始發現,這幾年來我很少主動關懷別人,很多人際上的好意變得好像是理所當然的,在未失去這些關係前我決定用心去維持,小至注意言行,大至交流心得。多了溝通後,我聽了很多的故事,你會發現,很多軟弱的人其實有顆堅強的心,而外表堅強的人,也有需要一個擁抱的時候。一年內,我看到了和感受到了很多真感情,很多時都只是為了尋找一點 peace of mind,或一種小天地的大快樂,或者是為了另一個人。我發覺,知足很多時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其次是,我知道我在快樂,為別人做的,我還在學習中。我很高興我在 2011 年內成功從一位辯論者變成一位聆聽初學者,我學到了很多,謝謝給我機會的人。何韻詩的《查理淑儀》,是第二首我聽到哭的作品,內容是關於一對夫妻小天地的大快樂。聽完這首歌和那些故事之後,我發覺我身邊其實有很多查理和淑儀。
 

王菀之 - 末日
【Cinema of Love】 (201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vyZe2dpshU

最後,我選了另一首黃偉文的作品,亦是第三首感動到我哭的作品,這是來自最初令我覺得香港樂壇還有很大希望的唱作歌手王菀之上年的派台作品《末日》。2011 年很多歌手都用末日做題材,謝安琪、張繼聰、C AllStar 等,你會開始覺得捉緊眼前一分一秒是「阿媽係女人」的概念,但想深一點,沒有人提到你也可能不會刻意去想「阿媽係女人」吧(正常情況下)。末日前,你想做甚麼?有耐性讀到這裏的朋友應該也想過。無論十二月發生甚麼事,末日對我來說是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日子,我會想在離開前解答我之前提過的問題,和盡最大的努力去實踐。最近開始發現,做一個「成功的人」是一個目標,但成功地做一個「有用的人」有可能更有意義,當然,甚麼是成功甚麼是有用是觀點和價值觀的問題。有用的人,有可能是對其他人有點貢獻的人。我不會化解中東問題,不會拯救地球,但如果我的 technical skills 可以為大世界帶來一點小貢獻的話,也算不錯。當然,如果繼續擔當聆聽者可以為身邊人分擔一點的話,最少也有人受惠。也許我現在的目標,是要我自己的末日典禮因為我現在做的一點點而座無虛席。



我的故事暫時說完了,多謝大家讀到這裏。

這是一個不錯的練習。認識我的人有可能會發現一點點,不認識的可以笑笑算了。這二十首選曲我刻意不去挑選古典音樂,因為聽古典音樂,至少我吧,是要用另一種 mindset 去聽。這二十首作品帶來的都是很直接的感覺,我想 keep it that way。

十年後要再寫一篇,會有甚麼不同呢?碰碰撞撞地成長了,也許此刻只求做的只是無愧和無悔,和做一個「有用的人」。

最後,我可以邀請你也分享一下嗎?那年那夜收音機在播那首歌時你是在想著他/她嗎?還是明天的籃球比賽?抑或是在絞盡腦汁寫計劃書?趕功課、謄那篇無謂的文?有甚麼作品對你重要的,可以留個言嗎?

15 February 2012

個體回憶(上)

因為黃偉文的 Concert YY,近日聽歌有點那些年,很多回憶一下子湧回來。於是弄了一個 playlist,挑了二十首對我很重要的作品(並不一定是 Wyman 的,也不一定是中文的),分享一下我聽歌的那些年。次序是隨時間排列的,但大概上篇是「回憶篇」,下篇是「啟發篇」。有些選曲有可能會令人意想不到。

這個星期香港樂壇最矚目的項目,莫過於黃偉文那星光熠熠的作品展。星期五網上論壇和社交網絡上人人都在討論彭羚,和李蕙敏,和高雪嵐。還有盧巧音。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 second-order effect,那就是身邊的朋友很多都突然「那些年」起來。

無論是他和她在婚禮上選了《小玩意》,還是那小伙子在一角哭著聽《葡萄成熟時》,或恨那人那天變成《那誰》 ;是中年 i-banker 戴住勞力士慨嘆「用我尚有換我沒有,其實已用盡所擁有」,還是自己人唱著「永遠的忍耐,永遠不出來,世界將依然不變改」,抑或是樂天的人「就算知歲月無多,平實的生存每天好好過」,黃偉文的歌詞一定有一首曾經挑過你的心弦,或和你走過一段路。當《(你沒有)好結果》的前奏奏起,全場起哄,當然不是代表全場都是怨婦 Miss Havisham,而是全場都見證著一個集體回憶的回來,一個年代的回來,就好像全場一齊在 Facebook timeline 上回到一九九五年般,看到了這刻,又想到那刻,集體,但更個體。

這令我也突然那些年起來。人人都有獨自在黑夜聽歌的時候吧,哪怕聽到日光出現。

記憶是頗奇妙的東西,但聯想更是神奇。上一次迷戀那一段副歌時,我在做甚麼呢?世界又發生了甚麼事呢?離開香港後其實有一段時間我都沒有留意香港樂壇,令我「回歸」香港樂壇的,正正就是由黃偉文包碟、陳奕迅【Life Continues...】中的《落花流水》。

不聽由自可,一聽就從 iTunes 的媒體櫃找來很多屬於我那些年的作品,延伸至黃偉文以外的東西。選了二十首作品,弄了個 playlist,倒不如放上來分享一下。對我的聽歌風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的聽歌歷史。有些選曲有可能會令人意想不到,但當然,我的口味也變了不少。純粹好玩,無他的。



The Carpenters - This Masquerade
from Now and Then (197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ZycHD29CpM

在有自己的珍藏櫃之前,小時候聽歌都是從家人的 collection 找來的。我的音樂 A B C 有 Eric Clapton,有 The Beatles,有貝多芬,有 Paul Anka,有徐小鳳。但要選這時期我最喜歡的一首歌,一定是 The Carpenters 翻唱的《This Masquerade》。The Carpenters 有很多首作品我都很喜歡,例如《Solitaire》、《We've Only Just Begun》、《Only Yesterday》、《(They Long to be) Close to You》等,但以《This Masquerade》最為騷靈,小調的旋律最特別,有種令人紙醉金迷的感覺。沒錯,我小時候就很老成,三歲定八十,冇計。而我亦因此學識了「masquerade」這個美麗的字。


Robbie Williams - Angels
from Life Thru a Lens (199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uwAMFcc2f8

同樣是三歲定八十的習慣,就是我起身一開始一定要聽著音樂伴早餐,看一看一些 MV 才肯出發行回學校去。其中一首當年的無限 loop,就是離開 Take That 後單飛的 Robbie Williams 的《Angels》。經典中的經典。


王菲 - 郵差
【只愛陌生人】 (199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XKA0vM1j8s

我也經歷過坐在收音機前聽深宵點歌節目的日子,也試過為聽喜歡的 DJ 而躺在床上聽到早上六點,當時我很喜歡 903 【一切從音樂開始】的梁禮勤,聲靚又夠好玩,凌晨三時播 Beyond 講曼聯的女 DJ 相信只此一家。當時有很多很多好歌伴我度過了很多無憂無慮和「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性青蔥歲月,如聽《幸福摩天輪》時真的很幸福。那個時期王菲還活躍樂壇,其中一首每一次聽都會令我想到那個年代的,就是《郵差》。


Dido - All You Want
from No Angel (199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47dq_yrqLo

另一張當年的無限 loop,是來自 Dido 的。當年稍為有聽國際流行音樂的都一定會聽過 Eminem 的《Stan》,而很多人都是因為這首歌而認識 Dido 這把甜美的聲音的。印象中這張大碟當年很難買,在架上出現了一會兒就消失了很久,在沒有 Amazon 的日子,我在 HMV 都等了很久,碟中我最喜歡的是這首歌。


Travis - Side
from The Invisible Band (200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kVRfJU9lHo

我是保守派,人人都用 MD 的年代我偏要用 discman,貪聲靚,所以出街時都要放幾張唱片在隨身袋內,卻因為如此而得了第一次搭訕的機會。我說過這篇是那些年,沒錯吧。


Secret Garden - Sona
from Dawn of a New Century (199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3Zp6yoLzYo

之後懶有格調,要找一點外世的聲音來聽,或者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更加重要的是要告訴別人我在聽與眾不同的東西。當然,大前題是我本身也要很喜歡這些音樂。來自挪威的二人 New Age 組合就是當年不可缺少的脫俗作品。其實由似曾相識的《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到唱到街知巷聞的《You Raise Me Up》,都是出自 Secret Garden 的手筆。無論是幽怨的小提琴音,或是澎湃的大合唱,簡單的旋律就帶來了心靈上最大的治療效果,當年的很多個夜晚,和之後的很多個夜晚,我就是聽著他們過的。當中有很多作品我也很喜歡,但我選了比較偏門的《Sona》,沒有甚麼,情意結而已。呀,順帶一提,當年被我強迫聽 Secret Garden 的同學們,今天還是粉絲。


Diana Krall - Let's Face the Music and Dance
from When I Look in Your Eyes (199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C8c9eXM2AY

那些年,我會在唱片店流連,我每一個星期都會期待週末可以去中環某已成追憶的大型連鎖唱片店找東西來聽,喜歡的就買回家無限 loop。當時古典和爵士部門是同一間大房的,好奇下就拿起耳筒聽了推介的爵士大碟,那就是現今爵士天后 Diana Krall 的大碟【When I Look in Your Eyes】。那把磁性的聲線,一聽難忘。【When I Look in Your Eyes】是我的第一張爵士樂大碟,這張大碟為我開啟了之後無數的爵士音樂大門,而大碟第一首歌就是《Let's Face the Music and Dance》。


Björk - Unison
from Vespertine (200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PEybjgUj6U

一開始來英國時,有點不慣,不慣太早睡。住 dorm 的日子,十時就要關燈睡覺,對我來說是沒有可能的,但又不可以做甚麼,就只好戴上耳筒在不滋擾別人的情況下聽音樂。有一段時間我每晚都很期待這個「lights out 」的時候,就是這樣令我學懂如何關閉所有感官功能在黑夜中細聽音樂中所有細微的 details。那些年「lights out」的音樂歷奇中,我都細聽了很多大碟,但要數一生最難忘的,就是冰島天后 Björk 最驚豔的大碟【Vespertine】。這張大碟有很多細微的官能刺激,輕輕的刺你一針,微微的咬你一下,叫你痛一下又興奮一下,這些變幻莫測的感覺,好像從未回來過。《Unison》是大碟最後的一首歌,當左手愛上右手,是時候睡覺了。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 Pueblo Nuevo
from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199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7wGwnz7lOc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在英國買的其中一張唱片。在 Napster 的年代我的表哥介紹我聽這隊古巴老人組合,我很奇怪,亦不明白《樂滿夏灣拿》這齣戲中的人情味。但我就是有點不服輸的性格,就去 Oxford Circus 買了這張大碟來聽,聽不明白大部分唱的東西,但就偏是喜歡純音樂的這首 tango《Pueblo Nuevo》。當時的無限 loop 作品,亦可以算是我對音樂中的「人文」感到有興趣的啟蒙老師。


Elton John (feat. Stevie Wonder) - I Guess That's Why They Call it the Blues
from Too Low for Zero (198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6KYAVn8ons

這首歌對我很重要,因為她令我第一次感受到很大的榮耀。我並不是大大小小獎項的常客,因為我不喜歡比賽,而且我特別覺得用音樂去比賽是件極無謂的事情,但有時都要披上戰衣。中學時有很多 house competition,就好像《Harry Potter》中 Gryffindor 和 Hufflepuff 打 quidditch 一樣,可以很熱血的。其中除了各運動項目外最大的 inter-house competition 就是我們叫 house music 的比賽。其中一個環節就是要 arrange 一首流行曲,將她變成一首合唱曲,每一個 house 一首,就好像校際音樂比賽一樣。由於這是一個頗勞師動眾的項目而且練習時間也很長,所以去到最尾都很緊張的。當年我們選了 Elton John 的《I Guess That's Why They Call it the Blues》,arrange 後再參賽,我算是負責所有東西的人。過程中與很多人偶有磨合,也學懂了不少做人道理。最後脫穎而出,大家都感到很安慰,但更重要的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我小小的 contribution 可以為同伴們帶來重要的結果,這比個人榮耀來得更重要。



先談十首,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