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December 2009

2009 年度最愛



2009 年,買碟有點瘋狂。

先不談,去榜先:



古典/爵士:
十、Diana Krall: Quiet Nights (Verve)
九、The Stanley Clarke Trio: Jazz in the Garden (Heads Up Music)
八、Svendsen: Norwegian Rhapsodies Nos. 1 - 4, Romeo og Julie and Zorahayda (Engeset / Naxos)
七、Kai Nieminen: Flute and Clarinet Concertos; Vicoli in ombra (Raasakka / Gallois / Naxos)
六、Bach: Violin Concertos (Fischer / Decca)
五、Chopin: Late Works (Gomziakov / Pires / DG)
四、Lutoslawski and Dalbavie: Piano Concertos; Sorensen and Kurtag: Piano Works (Andsnes / Welser-Most / EMI)
三、Bel Canto (Garanca / Abbado / DG)
二、Wynton Marsalis: He and She (Marsalis / EMI)
一、Bacewicz: Violin Concertos Nos. 7, 3 and 1, Overture (Kurkowicz / Borowicz / Chandos)

年度作曲家:
Robert Schumann / Thelonious Monk

年初買了不少古典唱片,而且大部分都是舊唱片,但到暑假時突然心血來潮,要 take classical sabbatical,改為主攻爵士音樂,所以今年要將古典和爵士以「藝術音樂」為名合計才湊夠數去立榜。有幾隻碟是值得一提的:

Kurkowicz 的 Bacewicz 大碟為這位受忽略的波蘭女作曲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 benchmark。三首小提琴協奏曲,三種完全不同的音樂風格,由 melodic idiom 和 harmonic language 都充滿實驗性的《No. 7》到像是 Bartok 寫的《No. 1》,這碟基本上是這位同時是小提琴家的作曲家的 reversed life story,是一隻充滿傳奇性的大碟。

Wynton Marsalis 的【He and She】在前一篇評過,是這碟令我開始重新聽爵士音樂的,第二位不已為過。

上年的第一位由 Marc-Andre Dalbavie 的《Flute Concerto》奪得,今年 Andsnes 則推出了一隻以兩首現代鋼琴協奏曲為主幹的大碟,而其中一首就是 Dalbavie 新寫的,繼續清脆,繼續好玩。

Pires 的蕭邦《Piano Sonata No. 3》,速度雖然比較慢,但是是繼 Dinu Lipatti 的 recording 之後,我聽過最優美的錄音。《Cello Sonata》也是頗令人驚喜的。

在經濟不景的環境下,今年唱片公司都很少推出新專輯,就算有很多都是流於 gimmick 的 compilation(如 DG 近期的),或是十分主流的 repertoire(如 Rachmaninov 的鋼協,老老實實,一個人究竟需要幾多 Rach 3?)。用心聽音樂的時間今年是有的,但購買意欲已偏低,而要選十隻真真正正喜歡的古典唱片也真的很難。希望下年的 release 比較突出吧。



流行(國際):
七、Peter Bjorn and John: Living Thing
六、Robbie Williams: Reality Killed the Video Star
五、Mika: The Boy Who Knew Too Much
四、The xx: xx
三、Camera Obscura: My Maudlin Career
二、John Mayer: Battle Studies
一、Phoenix: Wolfgang Amadeus Phoenix

流行(亞洲):
十、陳奕迅:H3M
九、潘迪華:My Dream My Way My Indie Music
八、蔡健雅:若你碰到他
七、王菀之:我來自火星 08 演唱會
六、薛凱琪:Read Me
五、王菀之:On Wings of Time
四、方大同:Timeless Live in Hong Kong 2009
三、椎名林檎:三文ゴシップ
二、張懸:城市
一、陳綺貞:太陽

今年主攻爵士音樂,所以沒有太多時間去發掘好的流行音樂。近年已經開始沒有耐性(或金錢)去發掘新的樂隊或風格,因為總是覺得現今的 artist 太過著重於所謂的實驗及包裝,缺乏了本身的音樂底蘊及重心,太多 visual gimmick,太少「音樂」。那些甚麼「twee-pop」、「post-punk noise」等 sub-genre,誰和誰又分得出?糟透的歌詞配平庸的 beat,旋律(有的話)沒有風格,堆堆砌砌就造了很多 one-hit wonder。越是想有個人風格的就越沒有個人風格,trying hard and failing 也許就是我們這一代的寫照。

於是很多時只是想買一隻能 sing along to 的專輯,至少工作後回家時有得唱嘛,所以 Mika 和 Robbie Williams 就上了榜。買了 John Mayer 都是因為年初方大同表演了《Gravity》,所以買了【Continuum】,再因而買了【Battle Studies】。隨此之外,其他的就是在沒看碟評下買的 hit or miss 了。

華語樂壇反而多了驚喜。潘迪華的【My Dream My Way My Indie Music】集齊香港 indie 歌手一同重新演繹老歌,每隊 band 帶來不同風格,新鮮好玩。蔡健雅的【若你碰到他】延續【goodbye & hello】簡單直接的風格,雖然有個別抄歌疑雲,但整體來說是上佳的專輯。王菀之的【On Wings of Time】百變多樣,玩味與音樂感十足,在不久的將來我會詳細評論,只拿第五,是因為對手太強。方大同的【Timeless】令人失望,但【Timeless Live in Hong Kong 2009】卻精彩絕倫,玩轉新歌舊曲,盡顯拉闊魅力及樂手才華,張力十足。椎名林檎的【三文八卦】爆炸力強勁,由頭 hyper 到尾,很易上癮,《流行》和《旬》長期佔據 last.fm 單曲榜頭三名位置。【太陽】的播放率持續高企,那份「秋意」正好配合今年發生的事,《狂戀》、《魚》和《一首歌,讓你帶回去》陪我渡過了很多寂靜的夜晚,登上榜首理所當然吧。





~舊作榜

古典/爵士:
十、Jonathan Harvey: Body Mandala (Volkov / NMC)
九、Julian Anderson: Book of Hours (Various Artists / NMC)
八、Tippett: Piano Concerto, Piano Sonatas and Fantasia (Osborne / Brabbins / Hyperion)
七、Herbie Hancock: Future Shock (Sony)
六、The Mahavishnu Orchestra: The Inner Mounting Flame (Sony)
五、Chopin: Opp. 33 - 36, 38 (Pollini / DG)
四、Hiromi's Sonicbloom: Beyond Standard (Telarc)
三、Rihm: Chiffre-Zyklus (Asbury / musikFabrik / CPO)
二、Beata Moon: Piano Works (Moon / Naxos)
一、Thelonious Monk Quartet with John Coltrane: At Carnegie Hall (EMI)



流行(國際):
五、James Taylor: Greatest Hits
四、Fleet Foxes: Fleet Foxes
三、George Benson: Breezin'
二、John Mayer: Continuum
一、Jason Mraz: We Sing, We Dance, We Steal Things



流行(亞洲):
五、自然捲:破捲而出
四、陳姍妮: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
三、王若琪:Lunar Eclipse
二、陳綺貞:讓我想一想
一、張懸:親愛的…我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