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March 2021

2020 年度最愛:古典篇

踏入第十一個年頭,今年改 layout 及盡量寫短一點,希望手機讀者會看得比較舒服。排名不代表位置。





沒有假期的羅馬

Respighi: Orchestral Works
Filarmonica della Scala
Riccardo Chailly

Decca


Respighi 是一位我多年來不斷 advocate 的作曲家,原因有很多,請參閱本年的長篇碟評



-----




現代丹麥簡約的曲與奇

Bent Sørensen: Concertos
Leif Ove Andnes, Martin Fröst, Tine Thing Helseth
Norwegian Chamber Orchestra, Danish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Per Kristian Skalstad, Thomas Søndergård

Dacapo


今年三月發掘了 Bent Sørensen 這三首協奏曲,之後全年斷斷續續買了大約二十至三十張丹麥及芬蘭作曲家的專輯。有點美學上的取向很個人,有興趣的朋友請看本年的第二篇長篇碟評



-----





鐵幕後的反撲歸真

1)
Valentin Silvestrov: Symphony No. 7, Ode to a Nightingale, Piano Concertino
Inna Galatenko, Oleg Bezborodko
Lithuanian National SO
Christopher Lyndon-Gee

Naxos


2)
The Messenger
Silvestrov: The Messenger, Two Dialogues with Postscript /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 20
Hélène Grimaud
Camerata Salzburg

Deutsche Grammophon


3)
Pēteris Vasks: Viola Concerto / Symphony for Strings
Maxim Rysanov
Sinfonietta Rīga

BIS


4)
Pēteris Vasks: Violin Concerto / Summer Dances / Piano Quartet
Vadim Gluzman
Finnish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Hannu Lintu

BIS


波羅的海沿岸的國家,以及波蘭及烏克蘭戰後的作曲家大多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他們開始時都走前衛、無調性路線,後期作品卻回歸調性。時間不一,但前蘇聯國家的代表好像都約在解體後同時大解放,來自拉脫維亞的 Vasks 及烏克蘭的 Silvestrov 就是好例子。到底是政治的原因還是靈魂的解放呢,也真是一個好的研究議題。Vasks 出身自浸信宗家庭,在合唱團圈子中他的宗教作品享負盛名。他的作品以簡約莊嚴慢板詠唱式旋律見稱,用作靈修思考尤其有效。BIS 今年推出了兩張 Vasks 的專輯,收錄兩首協奏曲及一系列室樂及樂團作品,好讓聽眾探索一下合唱團作品以外的 Vasks。演奏者都是來自附近地區的樂手,奏出一些外界很難複製的迴響,好些東歐獨有的孤獨荒涼感。Silvestrov 的作品很少在 ECM 以外聽到,他的音樂基本沒有主體,很多時以零碎的片斷去勾起你對過去聽過的音樂的記憶,有時他甚至直接引典,刻意令你想起對某些作品的印象——印象而已,而非作品本身。正因作品集中探討對過去的眷戀,每個人大概都因應自己的歷史而有不同的感覺,卻應該都殊途同歸地有同一份「回不去了」的感觸。看著窗外的景色發白日夢時聽這綿綿的音樂很適合,只要你不被 Grimaud 暴走的莫札特影響心情的話。波羅的海國家的作品大都有同樣的特質,如果你喜歡,還可試試來自格魯吉亞的 Kancheli 的作品。



-----




Berio: Coro / Cries of London
Norwegian Soloists' Choir
Norwegian Radio Orchestra
Grete Pedersen

BIS


上音樂堂學二十世紀藝術音樂,一定會碰到 Berio 的名字。他最享負盛名的是他的《Sinfonia》(交響曲),當中第三樂章以 Mahler《第二》的第三樂章做骨幹,再大量從古今作品引典,加上八位聲樂家不斷用 Claude Lévi-Strauss 及 Samuel Beckett 的文字穿插,拼湊出音樂史上最著名的 collage 作品(沒有之一)。隨此之外,他亦寫過一系列難度極高的獨奏音樂《Sequenzas》,目的要榨盡各樂器的可能性,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為女中音妻子 Cathy Berberian 寫的《Sequenza III》,為當年某英國 A-Level 課程要分析的 set piece。Berio 對聲樂執著,《Sinfonia》的其他樂章都表覽無遺。他的大型作品大多充滿多層樂器奏長音的 sound mass,然而不斷加插單音去刺穿大環境。《Coro》是一首為四十位聲樂家及四十四位樂團樂手寫的作品。每一位聲樂家坐在一個樂器旁邊,人聲成為樂器,而樂器仿效人聲,八十四位音樂家融為一體奏出一小時不停進化的音層。作品出名困難,有朋友曾經在 Simon Rattle 棒下唱過大叫救命。多年來一直只有 Berio 自己的錄音。這個來自挪威的新錄音,減去 Berio 的前衛聲效,但更著重聲樂部分,帶來好些新觀點。《Cries of London》是一首為(當年的)King's Singers 寫的作品。King's Singers 由劍橋 King's College 幾位前 choral scholar 組成,主攻中世紀至巴羅克無伴奏作品。《Cries of London》就是以倫敦市集的瑣碎叫聲譜成的仿古 madrigal,乃比較泠門的作品。這個挪威組合技術水平很高,有趣的是北歐的民族風味與 Berio 仿意大利的不太接軌,但二戰後的音樂就是要賣世界性,又有何不可?



-----




末世的貝多芬

Beethoven: Christus am Ölberg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Simon Rattle

LSO Live


2020 年乃貝多芬年,原本市面上充斥大大小小貝多芬紀念演奏會、專輯、講座等,聽到你煩,卻因疫症關係全球音樂節目被逼取消,霎時間再不想聽的演奏會都變得難能可貴,我最後聽的演奏會就是貝多芬。身在倫敦,三月後一直處於在家工作或封城狀態,每一天感覺都像末世,最大娛樂就是買唱片聽唱片,兜兜轉轉最終又聽了不少貝多芬,大多都是舊錄音。新專輯喜歡的有 LSO 奏這首冷門 oratorio《Christus am Ölberge》,乃倫敦第一次封城之前二月的錄音。《Christus am Ölberge》是貝多芬唯一一首 oratorio,主要描繪耶穌被釘十字架前的心理狀態,但他並不採用一貫信義宗/路德派根據福音章節編寫受難曲的傳統,反而用 Franz Xaver Huber 比較煽情的 libretto,譜出一首頗具戲劇性的作品。在貝多芬及 Huber 的筆下,基督的死是一件英雄事跡,所以音樂最後以合唱團壯烈歌頌結尾,而不是像巴赫受難曲或海頓《Seven Last Words》般懸浮等待復活來臨。作品 1803 年面世,屬於貝多芬早期與中期之間,儘管是古典時期的作品(海頓 1801 年出版《The Seasons》),處理手法其實比較接近浪漫時期。當時貝多芬得悉自己慢慢失聰,並在 Heiligenstadt Testament 中透露自己的自殺傾向,學者都將貝多芬自身的絕望及「末世」感覺與基督面對死亡的心情扯上關係,在這樣的環境下用「末世」做主題紀念貝多芬又出奇地合適。相對韓德爾及海頓的 oratorio,四十五分鐘的《Christus am Ölberge》比較易消化,而 Simon Rattle 亦演繹得恰到好處,沒有過火。誰料到幾個月後 Rattle 自己也放棄英國及 LSO,這份與音樂無關的諷刺,也為專輯添上一點人工的意義。世事如此難料,聽得好聽。



-----




Schmidt: The Complete Symphonies
Frankfurt Radio Symphony
Paavo Järvi
Deutsche Grammophon


2017 年曾經選過 Schmidt 的《第二交響曲》為年度最愛,那就不重覆介紹了。Schmidt 的作品很少人演奏或灌錄,交響曲全集主要都是 Naxos 版及 Neeme Järvi 版,如今兒子 Paavo 亦灌錄了一套,難得 DG 肯發行。我自己沒有詳細比較,但有碟評認為是現代 benchmark。想認識 Schmidt 的朋友不可錯過。



-----




Ben-Haim: Pan, Pastorale Variée and Symphony No. 1
Claudia Barainsky, John Bradbury
BBC Philharmonic
Omer Meir Wellber

Chandos


長期讀者都知,我每年都會投放一點資源純粹獵奇,哪怕最終失望而回(其實失望居多,但失望都是樂趣)。碟評圈子中總有些名字長期處於「滄海遺珠」的狀態,又或者某某人要為某作曲家平反之類,例如上年的 Weinberg。Paul Ben-Haim 是一個你偶爾會碰到、與以色列扯上關係的古典作曲家,名家如 Perlman 及 Bernstein 都有錄過他的作品。坦白說,不認識他的作品不算大損失,但我情願在演奏廳聽到 Ben-Haim 的作品好過聽某幾首經典大作。原名 Paul Frankenburger 的德國作曲家、指揮家及教師,1933 年因中年危機及納粹政權而移民到當時的英屬巴勒斯坦託管地,自此定居特拉維夫,並改成希伯來名字 Paul Ben-Haim(意指「son of life」)。以色列立國以後成為公民,在當地教書,及以猶太國民身份作曲,成為當地的標誌性作曲家。專輯收錄的三首作品來自 1931 至 1948 年,即以色列宣佈獨立之前。交響詩《Pan》顧名思義寫古希臘神話中象徵生育的牧神,小冊子形容作品揉合 Debussy 的印象派及 Richard Strauss 及 Mahler 的後浪漫主義,一下子很難想像,但聽過之後就明白,除了這樣描述又好像沒有其他貼切的方法,我想作者主要想指出他用的和弦及長篇幅的戲劇性寫法。《Pan》是一首用上女高音的交響詩,早期作品,風格接近傳統歐陸作品。《Pastorale Variée》是一首源於他的單簧管五重奏的樂團作品,顧名思義寫地中海的風土景象,乃中後期風格,你會聽得出好些「外世」的旋律及聲效,好不悠揚的一首作品,十分誘人的和弦。《第一交響曲》被視為「以色列的第一首交響曲」,揉合東西風格,頗具歷史意義,架構比較傳統,但帶著不少中東色彩的旋律及節奏。小冊子就像一篇論文,詳細分析作品歷史及寫法,值得一讀。對於他立國之後寫的作品,我十分好奇,所以非常期待下一張專輯,應該要等一、兩年吧。滄海遺珠都在等有心人發掘,或者你會有心。



-----




Musique?
modern and electro-acoustic works for harpsichord by Takemitsu, Cowell, Saariaho, Bryars, Abbasi, Ferrari
Mahan Esfahani

Hyperion


上年介紹過用鋼琴彈法國巴羅克古鍵琴作品的專輯,今年來個大逆襲,選一張用現代古鍵琴配電子聲效奏新音樂的專輯。Mahan Esfahani 是現今玩轉古鍵琴界的新寵兒,在 DG 旗下的 Archiv Produktion 2015 年發表的第一張專輯已經可見一斑,用 Górecki 及 Reich 的 sound mass 對比巴赫及三首 La Follia 變奏,玩串個 party。重返 Hyperion 之後甚至燒到 virginalist 作品,一直備受好評。他是一位令你覺得彈古鍵琴很「潮」的新世代演奏家,如果你不覺得有時太刻意或 over the top 的話,還真頗具娛樂性。專輯收錄六首完全沒有關係但甚少有機會聽到的新音樂作品。一次過聽八十分鐘古鍵琴新音樂會令人精神崩潰,所以只能一啖一啖放入口。夏天聽武滿徹清涼片刻,冬天聽 Kaija Saariaho 享受一下黑暗的神秘,中間有 Gavin Bryars 的 minimalism 讓你放空一下(古鍵琴版比鋼琴版繽紛多倍),想發洩時又有 80 後 Anahita Abbasi 與 musique concrète 代表 Ferrari 接近暴力的作品。看著窗外天氣選音樂,2020 年在家工作每天就是如此渡過,見步行步又何嘗不是一啖一啖放入口。



-----




Le Poète du piano
Alexandre Tharaud

Erato


今年上年2015 年都介紹過 Alexandre Tharaud,那就不重複了。一張新曲加精選專輯,大部分作品我早已聽過,但最精彩的卻是幾首新曲,無奈之下都要課金。他為鋼琴重編的 Mahler《第五》慢板及 Debussy《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早已是演奏廳的經典,但他要等到全球封城百無聊賴之下才肯灌錄。算了,總好過永不面世,單是這兩首作品已值回票價。專輯亦收錄他自己的作品《Corpus Volubilis》,乃一驚喜。就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