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February 2011

面面俱圓 陳奕迅 【Stranger Under My Skin】



陳奕迅 Stranger Under My Skin

1. 六月飛霜
2. Stranger Under My Skin
3. 最後派對
4. 苦瓜
5. 沼氣
6. My Private Christmas Song

1. 樂園
2. 等你愛我
3. 因為愛情



上年十月陳奕迅帶我們上山品嘗大氣找高人,結果找來了外世的薩頂頂、隱世的露雲娜和玩世的林敏驄。半年不夠,原來還有下集,今次玩下海。

首先,一張大碟十二首歌,例價一百有找。分開兩隻,每隻八十五,如果不是陳奕迅的話,一般香港人睬你都有味。再看,原來遲一點還會出特別版,老老實實,唱片公司應該見好就收。

不過如果說分開兩隻碟是為了讓樂迷慢慢消化每一隻歌的話,這我倒是同意的。陳奕迅沒有派台的滄海遺珠,有可能《一切從音樂開始》一晚都播不完。如今每六隻歌出一張 EP,至少樂迷會花多一點時間精神去細心欣賞每一首歌,讀歌詞的讀歌詞,練唱畸的練唱畸,聽編曲的聽編曲。至少,希望如此。

陳奕迅已經去到一個頗難搞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要尋求音樂上的突破,又要保留忠心的主流聽眾,同時亦背起培育樂壇新血的責任。但【Listen to Eason Chan】和【Taste the Atmosphere】就證明,刻意偏離 status-quo 是吃力不討好的(口口聲聲話要踩界玩味歌的人有幾多記得《熱島小夜曲》和《變色龍》?),所以要找一個平衡。【Stranger Under My Skin】就全做到了。

由定音鼓帶起的結他、鋼琴、人聲前奏帶來第一首作品《六月飛霜》,林夕詞。一開始就擊鼓鳴冤?有甚麼冤情?網民熱烈討論歌詞的含意,是否帶有批判意味,請動動腦筋自己定奪,歌詞不難明。聽時留意一下,中、西 plugged strings 一起帶起的 chorus 到中間加電結他 distortion 到最後大堆頭的舖排是否刻意的在歌詞上加上無形的反諷?

點題曲《Stranger Under My Skin》由無名氏的結他名作《Romance d'Amour》作基礎。這首作品是因為 1952 年的法國電影《Jeux interdits》(禁忌的遊戲)而舉世知名,著名結他手 Narciso Yepes 曾經灌錄了原聲大碟。下雨聲、小調的旋律加獨白營造出十分孤寂的氣氛,就好像《重慶森林》裏的金城武,只不過 setting 是在西班牙而已。英文獨白是否如有人提到般「扮野」則見仁見智,但那煙燻多年的 husky voice 頗性感。中後段穿插的是 synthesiser,不會是 ondes Martenot 吧? :-p

《最後派對》頭幾次聽沒有留意歌詞,原來是《活著多好》的樂觀版。外國人的最後派對,是叫「celebration of life」的,以「完成生命」去視這個必經過程,不比較正面嗎?(又想到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死不是生的對立,是生的一部分。」)當然,是否可以如此豁達人人經歷不同,就算理性明白感性亦未必接受。雖不算是新題材大道理,但相信對不少人來說這是一點啟發。慢板一個一個 chord 的流行 piano ballad 上加上「band sound」,曲式親民,驟耳聽甚至是首激昂的作品。

聽碟前,印象中好像聽過另外兩個版本的《苦瓜》,第一個的編曲很單薄,像是 demo,有人強烈批評,引發網民熱烈討論;而第二個是「切茶」版。老實說,這首歌真的很 K,不過在這 EP 的位置卻是很不錯的 buffer zone。新的編曲幫助很大,這個豎琴加管弦樂的 orchestration 其實沒有秩序,但卻為原本由鋼琴主導的 accompaniment 加強了高低起伏,反而帶出了 chorus 那個很長的旋律。第一次接觸 Kenix Cheang 的名字是在 YouTube 看到她翻唱何韻詩作品的片段,所以潛移默化下第一個印象覺得《苦瓜》有點《勞斯‧萊斯》 feel。原來她是做幕後的,我想陳奕迅是想帶人留意她吧。

《沼氣》,官方英文名叫「METHANE」,是充滿戾氣的暴走電音作品。詞人陳詠謙用沼氣有毒借題發揮刻劃頹廢、自我形象低落的毒男(「四百萬養隻大廢物」),很久也沒有聽過 Eason 玩這類型的音樂,驚喜。Chorus 不斷重複的「沼氣」是否刻意玩粗口諧音只有製作單位才知,是也不奇。(嚴格來說 methane 只是沼氣其中一個成份,並且是沒有毒的,但是很易爆炸;沼氣亦會令人窒息,或 asphyxiation。)

最後,聖誕派台的《My Private Christmas Song》玩 piano-led jazz ballad,mood 和 feel 都不錯,略嫌唱得有點拘謹和刻意,放鬆一點會更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Robbie Williams 2001 年的《Swing When You're Winning》,看看一位流行男歌手如何成功踩界唱 jazz。

【Stranger Under My Skin】有一張 bonus disc,收錄了三首國語作品(其實也可收錄潘迪華【My Dream My Way My Indie Music】中的《Chinese Blues》啊,正好與《My Private Christmas Song》相映成趣。)我最喜歡的,是上年收錄在黃韻玲【美好歲月】的《樂園》,派對曲式,編曲夠爽夠緊湊,兩人唱得合拍,熱辣辣又好玩,一絕。相對下,《等你愛我》是一首很 standard 的佳作。與王菲合唱的《因為愛情》如果不是陳奕迅加王菲這個配搭的話應該不會有 noise,他有他唱,她有她唱,沒有火花,一歌之隔即被《樂園》比下去。

在 Harper Lee 的名著【To Kill a Mockingbird】中主角的父親 Atticus Finch 有一句名句:「You never really understand a person until you consider things from his point of view - until you climb into his skin and walk around in it.」聽了陳奕迅十幾年的你和我,其實一直都明白他的用意嗎?抑或其實我們都是他皮膚下的陌生人?我不是行內人,但我覺得【Stranger Under My Skin】已經做到行內行外面面俱圓了。老老實實,有冇第三集?



延伸閱讀:
【Taste the Atmosphere】碟評
陳奕迅皮下就是扮野講英文嗎?陳奕迅【Stranger under my skin】 by 3C Music
陳奕迅《Stranger Under My Skin》下的計較 by 斐宇梧的中文唱片架
維持水準卻方向未明?--陳奕迅《Stranger Under My Skin》 by 心跡.流影

06 February 2011

生物股長與三次元機械鳥 Salonen: Helix, Piano Concerto, Dichotomie; Bronfman / LAPO / Salonen



Salonen Helix
Salonen Piano Concerto
Salonen Dichotomie

Yefim Bronfman, piano
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Esa-Pekka Salonen, conductor

Deutsche Grammophon 477 8103



首先,對不起,J-Pop 與 sci-fi 動漫迷,我引了你們進來,我是故意嘩眾取寵的。很明顯芬蘭作曲家和指揮家 Esa-Pekka Salonen 與唱《Naruto》主題曲的日本三人組合是沒有關係的。當然啦,《螢之光》都是一首不錯的 J-Pop 作品。(要急補鑊,汗。)不過這篇是要介紹一張現代古典音樂大碟的。

談生物股長之前,先談談「現代古典音樂」(Contemporary classical)吧。很多人說現代古典音樂很難聽,「難聽」是指「不容易聽」和「不好聽」,很學術,又複雜又要分析這樣那樣,有很多更沒有旋律或和弦,有些甚至用上一百部拍子機去寫音樂。John Cage 的《4'33"》寧靜呢?這是藝術嗎?甚麼是音樂?

接觸不到也許只是未遇到。沒錯,現代音樂越來越破格、越來越個人化、越來越「難聽」,很多作曲家的確與主流大眾想聽的越來越脫軌,有時連讀音樂的人都問 what's the point(例見:New Complexity),很多時賣點都是一個 concept 而不是動聽的旋律,所以很多人聽到「現代音樂」便避之則吉,沒有「feel」嘛。

但其實呢,現今還有不少作曲家都寫下一些頗有深度的作品,可以忠於自己風格而同時又令大眾容易接受(說的是任何有心有耐性聽音樂的人,不只是標準古典音樂樂迷)。有可能十個作曲家當中有一、兩個吧,所以一切都只需要耐性發掘,問題只是從哪裏開始。

有心的人大概可以從這大碟開始。

Esa-Pekka Salonen 出名有可能是因為他是一位高質多產風格廣的指揮家,有點英俊,有點氣質,亦有點像電視台的一位綠葉演員。軟硬件兼備,是標準完美男人、白馬王子(雖則他五十有二,已婚並有三名子女,but girls, you still have a chance)。但他卻視指揮為副職,真正身份是一位作曲家。

在日本,在學校班上照顧動植物的同學就被稱為「生物股長」。機械鳥就是機械鳥,用人造架構模仿大自然的藝術品,一舉一動都是擬人。Salonen 的音樂很多時都是基於很多一小句又一小句的 fragment,節奏上都是不斷重覆,很機械及很有規律,但一塊一塊放在一起就組成一個大架構,透過和弦旋律的細微變化和樂器之間的交流變奏去造出一個不斷蛻變的音樂世界。換句話說,Salonen 用音樂造了一群機械生命體,而他作為這個世界的生物股長,就要去照顧它們的去向。

這樣說很抽象,但為獨奏鋼琴而寫的《Dichotomie》就是一個好例子。這首作品有兩個樂章,第一個叫 「Mécanisme」 ,第二個叫「Organisme」,作品的靈感居然是來自 DNA replication!Salonen 自己形容「Mécanisme」是一個逐漸人性化的機械(「 I imagined a machine that could feel some sort of joie de vivre, and in that process, i.e. becoming human, would loose its cold precision.」),而「Organisme」則是一棵隨風搖曳的樹(「A metaphor I had in mind was indeed a tree, not a huge one, more like a slender willow that moves gracefully in the wind but returns always to its original shape and position」)。這首作品極其難彈,除了有很多非常考腕力的六度 chord 和 glissando (「掃音」)之外,亦考琴手用絕對控制去製造一個有規律的架構,繼而將它人性化,可想而知有幾多人成功挑戰這首作品,就算聽 Bronfman 彈都好像彈到就要爆血管般。看過譜,怕怕。然而這不段生長的音樂好像停不了的,最後 Salonen 要將「Mécanisme」擴展,寫成大型樂團作品《Foreign Bodies》,令這人性化機械進化成外星生物,學曉身體語言(「Part I: Body Language」),再學語言(「Part II: Language」),最後學上文化(「Part III: Dance」)。由一組音去到一個外星世界,之後更成為現代舞音樂,寫到這裏,不得不佩服 Salonen 的想像力。

這大碟的主要賣點是中間的《鋼琴協奏曲》,是 Salonen 寫給 Bronfman 的作品。「機械鳥」(robot-birds)是 Salonen 自己用來形容第二樂章的。這首作品不斷細微變化伸展,好像看細胞分裂,又好像坐在看《變變變生命力》,從靜態觀察動態,半小時來來回回爆小煙花,十分刺激。開首有 Pärt 用敲擊樂的影子,和弦像 Debussy,中段有點像 Prokofiev 的《第三鋼琴協奏曲》。詳細就不談太多了,因為很多都很技術性,有興趣的可以參考官方 programme notes。這首作品的 sound world 很特別,就算不明背景資料都會被它吸引,一定要聽,可以視為 Rachmaninov 鋼琴協奏曲的科幻式延伸。

反觀第一首作品叫《Helix》(螺旋),是 Salonen 為俄羅斯指揮 Gergiev 而寫的,YouTube 上有一段 Gergiev 用牙籤指揮這首作品的片段。《Helix》呢,又是和 bio 有關的。這是一個 helix,一條像彈弓的三次元曲線。這個形狀很重要:你我身上的蛋白質大多是排成 (alpha-)helix 形的胺基酸,而 DNA 的那個叫 double helix。Salonen 用這個作為視覺上的出發點寫成一首作品,但他的 helix 有點不同,是一個不斷變小的 helix,一個在圓錐上的 helix。這首音樂是一首 encore piece,基本上是一首不斷加快的樂曲,去到塔頂無路可走時被迫停下來。擺在大碟開頭,只是為了要令人聽到熱血沸騰,為之後的打下基礎。

這是開壇以來最不可思議的一篇,多謝大家和我癲到這裏。不知為何,雖然所有 DG 大碟都是環球代理的,這張大碟在香港卻很難買到。我是上年在新加坡無意碰上的,有心的香港朋友有可能要到官網買了。



延伸閱讀:
大碟官方網頁
Esa-Pekka Salonen 官方網頁
Chester Novello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