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November 2013

幸好香港樂壇還有努力青春的人 C AllStar 【Cantopopsibility】



C AllStar  Cantopopsibility

1. 混沌
2. 音樂殖民地
3. 老調兒
4. 差詞
5. 她結他
6. 惺惺相惜
7. 自由軌道
8. 薄情歌
9. 騷動
10. 大同 (Shazz Mix)
11. 我們的胡士托(紅館篇)
12. 六神合體



第一次接觸 C AllStar 是三年前他們第一次在電台頒獎禮上表演領獎的那一次,那時,我覺得這四子只不過是四個很會唱 K 和 beatboxing 的「o靚仔」,姑且看看他們可以走得多遠。近年農夫棄權,Mr. 和 RubberBand 等樂隊在主流流行樂壇的叫座力一般,四位在沒有大唱片公司支持之下憑一首《天梯》橫掃各大傳媒的獎項。那只是時勢造英雄罷了,我當時是這樣想的。

也許一首作品和一次表演領獎的機會就是令大眾留意他們的契機,that's all it takes,我自己就是因為這樣而走去買他們的第一張大碟【Make It Happen】(可見電視上的 exposure 有多重要呢),但其實見真章的作品往往都是《天梯》以外、在大氣電波很少會聽到的東西,一些甚至是對 casual listener 不明顯的地方。

逐漸開始我覺得聽 C AllStar 往往都是多重享受。聽頭三張專輯你會留意到他們(和背後的團隊)是一群充滿正能量的年青人,他們不相信末日,約定你 2013 年一月一日維園見,他們關心社會(《0809》)、關心生活細節(《放下》)、對香港執著(《別讓小島沉沒》)、對廣東歌執著。我很喜歡他們那些很用心拍的 MV,往往都不是要用大成本去講大道理或行行企企喊苦喊忽由頭到尾一個表情的罐頭作品。主角很多時都是很普通的你和我或是一些街景,很簡單地去說一些我們身邊每一日都發生的故事。如果你也對香港這地方有點感情和眷戀,也懷念從前那個未變得這麼冷漠的國際都會的話,你會看到的是很多很有味道和人情味的片段,一種久違的、溫暖的社區感覺,和一種親和的凝聚力。他們到了第四張專輯才正式介紹自己,雖然算不上是他們最出色的作品,但卻是很重要的,因為【To Begin from the End】讓我們認識到四子每一個人的性格、背景和每一個人的聲音和風格。這是一個合唱團,但都是由四個獨立的個體戶組成的。

我自己都有點合唱團背景,所以特別留意和欣賞他們四位作為一體的表現。獨唱往往是焦點所在,用歌者的技術駕馭主旋律去換來聽眾的注意,唱得好很容易就做到主角。我們都知道 On 仔唱歌動聽,釗峰唱得很有感情,但作為一個合唱團,尤其是唱 a capella 的時候,動聽的旋律也要有合適的和聲和節奏支持,所以我最喜歡的 C AllStar 作品是兩首重 layer 的作品《白色信件 (Let It Snow)》和《馬爾代夫》。他們最強的魅力在於他們 live 時的表演,將現場合唱的張力表現得一覽無違(沒有機會聽 live 的話可以參考《雨天沒有你》的最後一段)。這張大碟有首作品叫《自由軌道》,是一首 a capella 作品,除了主旋律外四子都要「扮」一些聲效和唱和音,比起以往只有 King 做 beatbox,今次四子都有這扮聲的艱鉅任務了。印象中自王菀之的《與愛人飛》之後好像都沒聽過流行樂壇有人這樣玩,是大碟一大亮點。填詞的是陳詠謙,我在想,如果有日 C AllStar 和 Charatay 合作玩 a capella 會怎樣呢?很有趣的念頭,製作單位請考慮一下。

來到第五張大碟,名稱叫做【Cantopopsibility】,聲稱要在大碟內探討廣東歌的各種可能性。C AllStar 的賣點是一個有唱功的合唱團,但聽 studio recording,我們也許忘記除了在鏡頭前棟篤企的四子之外背後還有一班幕後功臣。【Cantopopsibility】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實是編曲。或者應該這樣說,C AllStar 的所有大碟中賴映彤和 Cousin Fung 的編曲一向都很突出(例如在《少數》中突入的電音,好奇怪,但又 work 喎)。這張大碟包含了很多不同的音樂風格,很精彩。小調 mix hip-hop scratching 用色士風單挑二胡的有《老調兒》,電音有《音樂殖民地》,傳統慘情 K 歌有《薄情歌》,清新 acoustic 系有翻唱作品《她結他》,還有 C AllStar 專輯一定有的 collage 作品《六神合體》。大碟最有驚喜的我反而覺得是《騷動》,在這首港式 R&B 作品中聽得出 Jase 的音樂感很成熟,這不只是一種唱 K 就練得出的技術,而是一種風格,我甚至覺得 Jase 有潛質唱 R&B 唱得比張敬軒更加有說服力,我們可以看看。

如果一張大碟只是要用不同的音樂風格去寫廣東歌,其實【Cantopopsibility】已經做突。但大碟不單唱出音樂的各種風格,也勾出不少情意結。廣東歌,對你來說,有甚麼特別?這畢竟是很個人的。找細 So 和許志安在《惺惺相惜》中模仿電台點歌節目令人想起當年坐在收音機前聽歌的美麗舊日子,一點很個人的小情小趣,我自己當年亦是坐在收音機前做功課的人,聽著 903 大的,所以很有共鳴。找現任清談節目《勁歌金曲》主持鄭丹瑞在自嘲式的《差詞》中客串一句「都唔知而家 D 歌 up 乜」既是畫龍點睛,也聽得人特別唏噓,但我自己也得承認,我自己也曾經歧視過廣東歌。原因有很多,有一部分是因為崇洋,有一部分是因為我不喜歡聽情情塔塔世界末日喊苦喊忽的歌,有一部分是因為收音機會 plug 的歌其實都是同一種風格,都是易聽易唱的「K」歌,你唔悶我都悶。【Cantopopsibility】證明了第三點顯然是歧視,但都要有人買碟才會有人知,否則廣大聽眾只會知道 C AllStar 唱過《天梯》。

既然談到廣東歌,請讓我在這裏離一離題。再一次聽廣東歌,買和聽廣東唱片,到今時今日在這個 blog 堅持用(繁體)中文寫長篇碟評介紹廣東作品,其實都是身份認同的一種行為。我自己一年花不少時間和資源去聽不同種類的音樂,去不同的 live show,尤其是古典演奏會,其實可以寫很多很特別的介紹,很詳盡的音樂討論。寫音樂介紹很花精神時間,但寫作不是我的正職(尤其是用中文去寫),而我亦沒有責任去長篇大論介紹任何東西,但我也堅持去做。也許在外國生活久了,每個人都有一點身份認同的問題。聽廣東歌帶來一種親切的感覺,一把家的聲音,一把屬於自己人、與生俱來的聲音,用你最熟識的語言說故事。人總是有一點犯賤,若不是失去過就不會珍惜,在外國聽到家的聲音特別有歸屬感,主動聽得多了就開始發覺香港流行音樂其實比很多外國流行音樂優秀,而人才其實從來不乏,只是需要人主動發掘、欣賞和珍惜。沒錯,重點在於「主動」。喜歡音樂的人大有人在,去了解為甚麼自己會喜歡音樂和喜歡甚麼類型的音樂卻很少人關注。我會偏向覺得這是一個文化和教育的問題,和因為人懶,並不是因為香港人不能,但歡迎討論。但既然廣東歌給我這麼多歡樂和 comfort zone,我很希望分享給大家,所以我一直都是用 info-taining 的角度去寫碟評,希望介紹自己喜歡的音樂之餘,也可以用我自己小小的能力用簡單的文字去解釋一下音樂結構和講解我自己為何會喜歡某些音樂的各種技術性原因。我很希望香港人自己會珍惜自己現在擁有的東西(其實不只是音樂),只有自強和學懂愛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的定位,才會有人主動去將自己的文化發揚光大,在自己的地方用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語言發光發熱比甚麼抗爭行動更加有效去得到身份認同,我是這樣相信的。

我剛剛在飛機上一連聽了【Cantopopsibility】三次,我在想,這其實是一件非常諷刺的事。在主流樂壇內,歌手不是上了神檯就是去了別的地方發展,留在香港本土明刀明槍地去捍衛廣東歌的反而是四個由旺角街頭寂寂無名走上舞台的「o靚仔」。我欣賞的,不只是這份魄力和純粹是自己找來的使命感,更加的是 C AllStar 證明了只要是有實力和熱誠,也有可能得到主流的肯定,甚麼刀仔都可以鋸大樹去摘得那個「我最喜愛的組合」獎。最重要的,是正能量和堅持不是空談的,也許因為我自己和 C AllStar 一樣,對生命有熱誠、對香港有希望、對廣東歌還是很執著吧。我很高興見到香港還有努力青春的人,而他們也得到應有的肯定。我們需要多些 C AllStar,也許他們只是等待被發掘而已。

除了盧凱彤那張沒有人家裏會有空間收藏的 EP 之外,C AllStar 的這張【Cantopopsibilty】是今年樂壇最值得支持的原創廣東作品。當然,2013 年還未完。

12 October 2013

12th Oct 2013: GayBird, Wieniawski, Dvořák (Widjaja / HK Sinfonietta / Yip / HKCH)

GAYBIRD Gravitation in Time
WIENIAWSKI Violin Concerto No. 2
DVORAK Symphony No. 7

Iskandar Widjaja 韋家雅, violin
Hong Kong Sinfonietta
Yip Wing-sie 葉詠詩, conductor

Hong Kong City Hall Concert Hall
Saturday 12th October 2013



任性地在最後一分鐘決定回港一個月,也隨意地在最後一分鐘買票看小交演奏梁基爵的新作,卻在最後一分鐘病了。最後也堅持去了,但如果不寫下這一篇 review,我也許不會記得我今晚看過甚麼。

其實每一次小交首演香港作曲家的作品,我都希望可以親身在現場聽。我欣賞他們不斷支持本地創作,也希望接觸多一點本土作曲家的作品,但很多時我也不在香港,其實小交也可以考慮將歷年來的 commission 結集出碟(如果有人買的話),又或者將片段放上 YouTube 與世界分享。「人山人海」的梁基爵其實本身在香港也有一定的 cult following,也許不需要特別多的 exposure,而今晚的焦點也落在那俊俏的印尼裔小提琴手韋家雅身上。這麼特殊的曲目對於主流聽眾來說相信是有點重口味,所以入座率頗低,有點可惜。

梁基爵的多媒體作品《地心》不單用上各傳統樂團樂器和電子聲效,也加入了兩部由他自己發明的敲擊電子樂器「Gravity Glock」。作品音樂上最有趣的地方我覺得是豎琴和各敲擊樂器呼應的開首部分,延伸下去卻由一首「composition」變成一個「experience」,由零碎的 musical fragment 進展到不斷重覆的 sequence 在概念上令人想到 Thomas Adès 的《Asyla》和叫「Concentric Paths」的《Violin Concerto》。那兩個「Gravity Glock」用打樁般的原理製造出巨大的聲響,和那塊鐵片(?)相輔相成營造出一種又冷又野的氣氛。那段電音「獨奏」反而在作品中有點抽離,用意不明。但整體來說《地心》是一首頗有趣的作品。

相對來說,Wieniawski 的協奏曲其實是一首挺悶的作品,如果不是那炫技的獨奏部分其實沒有很多討論價值,但那獨奏部分就是很精彩,glissando、double stopping、artificial harmonics 等,令這變成韋家雅獨佔舞台的 showpiece,樂團的存在也好像變得沒有重要性(非戰之罪…)。提外話,韋家雅的 bowing 有 Joshua Bell 般誇張。

中場休息之後是 Dvořák 的《第七交響曲》。整個演奏會最好的部分就是第二樂章,full body 的弦樂奏出扣人心弦的旋律,令人嚮往,但這圓滑的演繹反而變成其他樂章的絆腳石。個別樂手水準其實不錯,但演奏就是少了一種清澈的層次感,欠缺一種樂器之間明確的溝通或呼應,又或者是因為太過圓滑而少了一點節奏上的激昂,而 Dvořák 的作品就是要這種令人不自覺打拍子的節奏感。雖說如此,木和鋼管部分其實奏得不錯,值得一提,坐在大會堂的後排也感受到 full impact。

12 July 2013

機械人的以退為進化論 Daft Punk 【Random Access Memories】



Daft Punk Random Access Memories

1. Give Life Back to Music
2. The Game of Love
3. Giorgio by Moroder
4. Within
5. Instant Crush
6. Lose Yourself to Dance
7. Touch
8. Get Lucky
9. Beyond
10. Motherboard
11. Fragments of Time
12. Doin' It Right
13. Contact



早陣子我在社交網絡上不斷推銷 Daft Punk 的新碟,也沒有說明為甚麼,朋友們都很奇怪為甚麼我連電子音樂都聽。其實,我一早就是 Daft Punk 的 fans。

第一次接觸這兩位機械人應該是 2001 年的事,那時家裏有(值得看的)音樂頻道,所以每早上學前都會看一看才出門口。很奇怪的,早上的節目都是介紹跳舞電子音樂的,就是這時我認識到 Daft Punk、 Groove Armada、Faithless 等團體。Y2K 年代的 MV 都是很簡單普通的,但那時偏偏就有一個 MV 是一段奇怪的卡通片,配上一段很上腦的結他 riff,印象很深。那 MV 就是《Aerodynamic》,而卡通片的創作人就是《銀河鐵路 999》的松本零士。

就是這樣買了【Discovery】。當時稍為有聽外國流行音樂的人都會聽過《One More Time》,而之後 Kanye West 的《Stronger》sample 了《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就令連聽 urban 的聽眾都認識 Daft Punk(說著,當年因為《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而衍生的 Daft Hand 短片的瘋狂程度比年初的 Harlem Shake 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其實在【Discovery】中我最喜歡的作品是比較少人認識的《Something about Us》,這首歌的 groove 應該是我第一首陶醉的 groove 吧。(當時的 Winamp 沒有 play count,但我應該 loop 了很多 N 次。)所以在【Random Access Memories】推出之前 Daft Punk 說新碟有些像《Something about Us》的 groove 我是十分十分十分十分十分期待的。

我不是去 clubbing 或 disco 的人,所以我對跳舞音樂在 dance floor 的影響力沒有太大興趣。我的古典音樂朋友會覺得我聽這種接近機械性的音樂是不可理解的事。的確,從一個分析的角度說是沒有甚麼好討論的,我只能說聽這種音樂要有另一種 mindset。由七、八十年代的 disco 年代開始,電子音樂興起,這些工具機械式的產生一種像拍子機的 beat,在 4/4 的模式中每一拍都打出來,這種「four on the floor」就成了一種音樂風格。一位健康的成年人的心跳大約是 60-100 beats-per-minute (bpm),如果 4/4 拍子的速度大約是 120 bpm 的話,人的心跳就剛剛和 4/4 中最強的第一和第三拍接上,這種共振就令人自自然然地跳起舞來。亦即是說,欣賞這種機械式的音樂反而是十分天然的現象。

有了節奏的基礎,怎樣繼續下去呢?聽 Daft Punk 就好像聽簡約音樂般,building block 都是一些簡單、零碎但非常上腦的音樂句子。最好的例子就是大碟中的《Lose Yourself to Dance》,一開始 beat 入,之後 Nile Rodgers 的結他入,當你投入了之後,Pharrell Williams 就加入,基本上只是不斷重覆唱「lose yourself to dance」,之後機械人就加入不斷「come on, come on…」,第二個機械人就不斷「everybody dancing on the floor」,再加入第三聲唱「party on the floor」,當你專注聽一段上腦的引子的時候,就被第二段上腦的引子打擾,再第三段……這些在腦中糾纏不清的各段 fragment 令大腦在 four on the floor 中快樂地迷失,所以不用酒精毒品都可以 natural high,這就是奇妙之處。(不要濫藥,聽 Daft Punk 吧。)

【Discovery】就是這樣令 Daft Punk 變相「創造了現代電子音樂」,但這樣玩可以令音樂重複多到變煩,而這就是上一張專輯【Human After All】的敗筆。所以在【Random Access Memories】他們就玩得聰明一點:將音樂交給其他人玩,考考他人的創意。

專輯叫【Random Access Memories】,顧名思義就是要從記憶中找靈感,從前人的音樂風格開始,加入 Daft Punk 的元素,以退為進就打造出 2013 年全球最有 noise 的大碟。【Random Access Memories】其實是一張很不 Daft Punk 的大碟,因為有太多 live session 現場 jam 的錄音而不是在 studio 用電腦寫出來的音樂。聽 Nile Rodgers 在《Give Life Back to Music》、《Lose Yourself to Dance》和《Get Lucky》的 strumming 和 Omar Hakim 在《Contact》的 drum solo 你會以為自己在聽 jazz fusion。聽古典的朋友,認得《Touch》中的 ondes Martenot 嗎?用人力去玩機械性的音樂,人的不完美令音樂變得溫暖,就是這兩個機械人一直想做的音樂效果吧。

這張專輯充滿不少佻皮的點子會令人會心微笑,或者奇怪到令人覺得「這樣也行嗎?/咁都得?」例如在《Giorgio by Moroder》中將 Giorgio Moroder 的錄音調到和拍子一樣,再在 Moroder 說「I need a click」之後加上一個 click track,或在《Touch》中由虛無電子變 easy listening 再變 soft jazz 再變偽 Gospel 再變純電子,又或者將「we're up all night to get lucky」autotune 到變「robots don't mix to get lucky」(?),這張專輯基本上是瘋狂的。Tracklist 的主題也是刻意的反諷,首先有鼓吹一夜情的《Get Lucky》,再有講分手的《The Game of Love》、嘆存在主義的《Within》、談感覺的《Touch》等等,都不是機械人的主題吧。

喜歡《Something about Us》,所以大碟我最喜歡的是幽怨的《The Game of Love》和《Within》,但令大碟廣泛成功的,我相信是多首接近是流行曲的作品。先聲奪人的有找來潮人 Pharrell Williams 主唱的《Get Lucky》,成功打破 Spotify streaming record 再成為全城熱播(因為真的很好 loop),還有由 The Strokes 主音 Julian Casablancas 主唱、基本上是首 pop rock 的《Instant Crush》(旋律 autotune 到令人不覺得音調原來是這麼高,應該沒有很多人會唱到。),充滿陽光氣息的《Fragments of Time》,和與 Animal Collective 的 Panda Bear 合作的《Doin' It Right》。喜歡【Discovery】的朋友有首《Beyond》,而喜歡「傳統」未來主義電子音樂或【Tron】原聲大碟的有首《Motherboard》,大碟以熱血到不行的《Contact》作結,絕對精彩絕倫。

之前的三張專輯因為 construction 比較簡單,(音樂上)很容易就可以 remix,所以在【Alive 2007】中所有作品大雜燴一起玩也行。這十三首作品,有 live 的話,又可以怎樣玩呢?

【Random Access Memories】全球報捷絕對有因。2013 年才過了一半,但如果叫這張專輯做年度大碟的話,應該不會有太多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