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January 2018

完美的浪漫 Schmidt: Symphony No. 2; R. Strauss: Träumerei am Kamin; WPO / Bychkov



Schmidt Symphony No. 2
R. Strauss "Träumerei am Kamin" from "Intermezzo"

Wiener Philharmoniker
Semyon Bychkov, conductor

Sony 88985355522



Franz Schmidt 是何許人?好問題,稍後解答。音樂史上有無數被遺忘的作曲家,有些作品不夠突出,沒有話題性,沒有重要性,被歷史淘汰絕不為奇。另一些去不到傳奇的程度,但其實作品本身非常優秀。Case by case 去發掘這些滄海遺珠是一大樂趣,經常有驚喜,唱片公司 Naxos 及 Chandos 就非常熱衷擔當這個崗位,不時推出這類專輯。二十世紀初音樂發展太迅速,你有可能忘記由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1893)走到《春之祭》(1913)只有短短二十年,中間夾著九首馬勒交響曲、Schoenberg 由有調走到無調、Debussy 及 Ravel 又有那些印象派作品,這些作曲家都因為破格而各自都獨當一面被後世歌頌。中間其實有不少沒有「噱頭」的作曲家寫了不少出色的後浪漫後華格納作品,一些將調性發展推到 break point、用大量 chromaticism 去推和弦、一直不釋放的音樂,亦即是我當年一位老師所稱的「性高潮音樂」。其實不用去到那麼深入,單是 Richard Strauss 及早期 Schoenberg 已經有很多作品被主流遺忘,有時是因為作品太複雜不好演,有時是因為其他作品的偉大程度蓋過這些作品。例如,有幾多機會會聽到 Schoenberg 的《Gurrelieder》或《Pelleas und Melisande》或 R. Strauss 的《Eine Alpensinfonie》?另一個就是政治原因,二戰後所有與納粹政權有關係的單位都被挑戰,R. Strauss 或不少指揮如卡拉揚等都被指與極權關係曖昧,所以在政治正確的氛圍下不少聽眾或演奏者有時都與這些人保持距離。

Franz Schmidt (1874 - 1939) 就是這樣的一位作曲家。他生於當時的奧匈帝國、現在的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 Bratislava,1888 年舉家移居維也納後入讀維也納音樂學院,其中一位老師叫 Anton Bruckner,畢業後曾是馬勒掌舵時期的維也納歌劇樂團大提琴手,亦當過維也納音樂學院的鋼琴教授,是當時奧地利音樂圈子中的大紅人。Schmidt 教過當年維也納愛樂不少成員,所以專輯的小冊子就指 Schmidt 與維也納愛樂像「被臍帶連起」。他晚年時,奧地利被德國的 Anschluss 吞併,Schmidt 被納粹政權青睞,委約他寫政治音樂,縱然他最後沒有完成作品,亦活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有人曾見他做納粹手勢,所以被認為與納粹政權有聯繫。近年有人為他平反,指他其實對政治完全沒有概念,只是人做他做,而他亦有不少猶太人朋友云云。孰是孰非,看倌自行定奪。

Schmidt 寫了四首交響曲,《第二》是 1913 年的作品,那年 Franz Ferdinand 未被刺殺(1914),第一次世界大戰都未開始。2015 年九月十日,亦即是這個錄音之後幾日,我有幸在 BBC Proms 看過原班人馬現場演繹過,十分震憾(上半場是 Brahms《第三》,是 WPO 首演的作品,但沒有人認識 Schmidt,所以就算是 WPO 現場都頗冷清。)當日剛巧有空,早到現場,就過對面 Royal College of Music 聽了一個小時的 Schmidt 講座。基本上都是以上的生平事跡及作品簡介,講者最後拋下一句,用香港人慣常的演繹就是:「如果在座咁多位今世有幸現場聽過 Schmidt、Hans Gál 同[記不起,應該是 Franz Schreker]的交響曲,我批個頭俾你當櫈坐。」看現場只留了 Bychkov 指揮的視覺印象,坦白說我已經忘了聽過的詳細內容,幸好這張專輯讓我重溫一下。與現場的 Proms 常客、那些自稱由 Adrian Boult 年代已開始參與的老人家寒暄幾句,發現不少人都是因為 Naxos 的錄音才發現 Schmidt 的交響曲,你說 Naxos 有多偉大呢(另一個是 Neeme Järvi 在 Chandos 的錄音,我未聽過,不過有需要一提)。

對於你來說,甚麼是「浪漫」的音樂?我想最少有兩類,一是泛指浪漫主義的音樂,從內容到音樂都盪氣迴腸,為愛為國家為民族要生要死,牽腸掛肚睡都淌血那種;另一種解讀比較膚淺,是那些旋律優美,給人良好感覺那種。我是一個沒有情趣的人,前者我覺得太造作,後者覺得太嘔心,加上這些音樂被奏到爛,演奏者經常亳不吝嗇自身的情緒,濫用 rubato 加添不少無謂的起伏。煽情的音樂極討厭,大約八成時間,如果你叫我聽蕭邦或拉赫曼尼諾夫的鋼協,不如一槍打死我(發哥.jpg)。浪漫對於我來說是極遙遠的概念,但這專輯卻給我我所理解之下最完美的「浪漫」。

Schmidt 2 由悠揚的旋律開始,是一首充滿田園氣息但不濫情的作品,全首交響曲用上很重兼複雜的弦樂寫大旋律,這與維也納愛樂舉世聞名的弦樂部分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有看過任何 Semyon Bychkov 的指揮就知,他一舉手一投足都很細膩,甚少有大動作,你所聽到的所有優雅及清晰是如此得來的(當晚現場就站在一位自稱是 Bychkov 的學生前面,她不斷細讀他的每個動作)。來到這個位置,一般介紹文章都會將 Schmidt 與大家認識的作曲家比較,但其實我想了又想都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或者正正就證明 Schmidt 獨特。也許是和弦或結構的考慮,很多人會用 Richard Strauss (及 Reger)與 Schmidt 比較,但 Schmidt 2 沒有德國式硬朗,我聽到的卻接近 Johann Strauss,不是指那些俗套的華爾茲及波爾卡,而是那一種維也納輕快及爽朗,不過當然,第二樂章的變奏都充滿維也納 ländler。我在想,莫扎特之後有誰寫到如此宮廷式優雅,畢竟貝多芬以後的德奧派作曲家大都寫浩翰的作品,包括他自己的老師 Bruckner。其實 Schmidt 2 用的樂團頗大(4.3.5.3 - 8.4.3.1 - perc - str),但弦樂部分被細分去營造多聲部效果,聽下去聲浪沒有期望般大。沒事幹的朋友可以去出版社 Universal Edition 免費看總譜。Schmidt 2 最大的亮點是第二樂章的變奏,主旋律未必太突出,但結構上的精煉大放異彩,早段甜美後段帶勁。第三樂章的 chorale 將一切完美作結。這個錄音由作品到演奏都非常溫暖,絕不煽情,給人一種無憂的感覺(雖然有指作品有少許黑暗的調子,德國浪漫主義式的悲劇感),浪漫應該如此。湊數的是 Richard Strauss 極冷門歌劇《Intermezzo》的一首間場作品,可有可無的 encore,why not。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