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December 2023

爆裂青春之江湖新秩序 新しい学校のリーダーズ 【一時帰国 DELUXE】




新しい学校のリーダーズ 一時帰国 DELUXE

1. じゃないんだよ
2. 青春を切り裂く波動
3. Giri Giri
4. Suki Lie
5. オトナブルー
6. 乙女の美学
7. 踊る本能001
8. オトナブルー (ハイパースクールRemix)



今年沒有特別值得推介的古典專輯,所以休息一年,抱歉。年中可是聽了不少 J-Pop。以下這一個單位,一定要與大家分享。

近月我經常在社交網絡分享 J-Pop,朋友都奇怪為何我突然哈日。其實我一直 on and off 都有留意 J-Pop,只是沒有寫而已。得罪人都要說,大部分主流 J-Pop 都很難聽,離不開以下的類型:偶像派、鋼琴加人聲的罐頭 K 歌、聽到人燥的重覆電子 dance beat、想 rock 但又 rock 不起卻 MK 的樂隊。動漫歌曲之外,你聽過幾多首歌頌日本四季的作品,又或者接觸過幾多關於友情努力勝利的工廠式製作?由平成聽到令和,轉變都不大,正如香港的 K 歌同樣一年比一年悶。下刪五百字,再講我就變廢老。

早幾年有一個傳奇的網上現象。因為 YouTube 的 recommendation system AI 不斷 spam user 加上 TikTok 的翻唱,出奇地將松原美紀 1979 年的《真夜中のドア〜Stay With Me》(午夜之門~Stay With Me)及竹內瑪利亞 1984 年的《プラスティック・ラヴ》(Plastic Love)推到全球爆紅,連帶炒起整個七至九十年代日本樂壇的歌,橫空產生「CityPop」這個連日本人都不知的 genre。誇張的是,這兩首作品紅到日本唱片公司要重新發行兼重拍 MV,更一度將竹內瑪利亞的舊專輯推回上 Oricon。現在渋谷的 Tower Records 仍長期將山下達郎及竹內瑪利亞伉儷的專輯放在當眼處,更特地弄了整個 CityPop 的唱片架供人選購。由日本紅出公海再紅回日本,有趣不有趣,更何況是四十年前的作品。





七至九十年代,即是昭和後期,所以這類 CityPop 舊歌在 J-Pop 界普稱為昭和 Pop 或昭和歌謠,香港的流行曲都改編不少,例如梅姐就改編過《Plastic Love》為《尋愛》。昭和歌謠其實很老土,早期些的不少像演歌,帶點古典美,很多歌手,男好女好,賣低音雄渾聲線(試想徐小鳳),不像現今賣萌的高音程。後期的就比較著重「City」,編曲帶著(當時時髦的)美國西岸音樂的強烈節奏感,唱盡都市(東京)的喜怒哀樂。儘管昭和 Pop 在外國出奇地復興,在日本本土新一輩中並不見得是甚麼潮物。

2023 年,J-Pop 界最勁爆作品一定非唱到全球街知巷聞、YOASOBI 的《アイドル》莫屬,動漫歌、電音加可愛型主音,這才是潮流王道,他們每首 MV 動輒一、二億播放率,勢不可擋。但說到奇葩,一定是四人女子跳唱組合新しい学校のリーダーズ(新學校的領袖們)。兩隊都剛剛在十二月初的 Clockenflap 表演過。YOASOBI 不用介紹吧,但好像很少華文傳媒介紹後者。這四位約二十歲的妹妹,更加有討論價值。

如果有 follow《The First Take》或網上熱潮的話今年大概會聽過《オトナブルー》(Otona Blue),有可能會覺得她們只是一隊著水手服賣騎呢的四人女子跳唱組合,純搞笑。《オトナブルー》的搖頭舞(首振りダンス)更成為日本年度潮語之一。但純日式搞笑又可否令她們紅到上 Jimmy Kimmel?四位自稱「青春日本代表」,「模範的なヤツばかりが評価されるこの時代、くだらない不寛容社会から、個性と自由ではみ出していく」(在這個只歡迎模範人物的時代,我們會用個性和自由超越這個無聊又不寬容的社會),到底是玩熱血還是反叛?

年中我無意中發現,領袖們的早期作品都由一位叫 H ZETT M 的人包辦。椎名林檎及東京事変的樂迷就認得,H ZETT M 乃第一期東京事変的鍵琴手,愛用高能量、高節奏感、高樂器濃度填滿聽覺空間,如東京事変的第一張專輯或椎名林檎之後的《流行》般。聽了領袖們一首叫《狼の詩》的舊作,作詞乃昭和 Pop 泰斗阿久悠,MV 是一位水手服妹妹壓低聲線唱昭和曲風的……新歌?第一次聽已覺得此團隊非等閒之輩。再聽 jazz rock 的《恋ゲバ》(戀之起義),出動到大文豪太宰治、坂口安吾、芥川龍之介及夏目漱石去質疑師生戀的道德,你就知道,這四位妹妹並非純搞笑的娛樂團隊。跟著是《試験前夜》,二個音、一大抽四字成語(四字熟語),H ZETT M jam 足四分半鐘,四位就喪跳足四分半鐘,像東京事変的《歌舞伎》般炸爆喇叭。三首歌,就此中毒了。H ZETT M 製作了她們的頭兩張專輯,大概都是用 jazz rock 的風格玩昭和曲風的新歌,個人最喜歡的是《恋の遮断機》。H ZETT M 在最新的訪問中透露,其實她們當初只是想為劇集 cover 一首昭和歌,最終卻變成兩張如此具爆炸力的專輯。這是她們的第一時期,仍未出名的年代。

J-Pop 界不尋常的事就發生。疫情期間她們簽了一間美國公司 88rising,一下子將這班在渋谷跳古怪舞、不諳英語的女孩流放到美國(慘過留學),因而認識到 Beastie Boys 的前製作人 Money Mark。Beastie Boys 乃八、九十年代著名的 hip hop 組合,與 H ZETT M 的世界完全風馬牛不相及,對於年資不淺的樂迷來說這絕對是 what the hell。她們之後都在訪問透露其實當時不知在做甚麼,卻與 Money Mark 錄了一張數碼 EP。EP 中的作品全部都不是一般 J-Pop 風格的音樂,如《Freaks》的 hip-hop《Free Your Mind》的 punk《Pineapple Kryptonite》的電音,又 rap、又要唱英文甚至西班牙文,但完全聽不出任何違和感。獨特舞步、社交網絡的宣傳加古怪 MV(如《Freaks》中的相撲手及《Pineapple Kryptonite》中的水手服大戰外星人),令她們在美國開始多人關注,亦擴大她們的曲風。

2023 年,《オトナブルー》(Otona Blue)的搖頭舞突然在 TikTok 大爆紅,最終如 CityPop 般由外國紅回日本。《オトナブルー》原本其實是一首在 H ZETT M 及 88rising 時期中間、因疫情而只推出數碼版的舊歌。《オトナブルー》的搞笑源自玩串和田アキ子的一首舊歌《古い日記》(舊日記),由旋律到中間那些誇張的「哈」都惡搞,最終這首偽昭和曲將老一輩及新一代接軌,做到紅白歌唱大賽夢寐以求的效果,順理成章成為今屆紅組的第一首參賽歌。我們香港的 ViuTV 早前亦請到她們在《Chill Club》表演《オトナブルー》

【一時帰国 DELUXE】這張 EP,正正包含她們迄今多種風格,將她們重新介紹給日本樂迷。《じゃないんだよ》《Suki Lie》的傳統 J-Pop、《青春を切り裂く波動》的 punk、《Giri Giri》的電音、《オトナブルー》的搞笑偽昭和曲、《乙女の美学》的 H ZETT M 認真仿昭和曲及《踊る本能001》的 H ZETT M jazz rock。但叫得「一時帰国」,即是暫時回國,那暗示未來將會再走向國際。下次會是甚麼風格呢?真令人期待。SUZUKA 在香港的訪問中表示,她想嘗試 reggae……Reggae 可以怎樣跳呢……?這將會非常有趣。

這是一個音樂 blog,但介紹新しい学校のリーダーズ不可能不提她們的舞蹈,那是她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看她們表演,都好像極度混亂,但又極度有序。據說所有都是她們自己排的舞,都是刻意的、有計劃的混亂,而且絕不欺場地全場喪跳,唱兩小時就 HIIT 足兩小時——同時亦夠氣唱到每首作品。如此爆裂式的表演,只看都累,所以不能不佩服如此青春的能量。跳唱之外,各成員的性格都是一大賣點。KANON 賣優雅、RIN 賣型格、MIZYU 賣無厘頭,但如果沒有帶(假)眼鏡的 SUZUKA,這個團體不會如此受歡迎。SUZUKA 絕不按章法出牌,會突然與觀眾互動、在表演中搞亂檔或擔當一般搞笑(The First Take 片段可見一斑),出 tour 前突然剃去雙眉,但最重要的是,她是唯一一個可以駕馭所有音樂風格的主音。扮山口百惠、中森明菜可以,rap 可以,punk 可以,有強烈的節奏感,那些關西腔的 R 音捲舌更尤其特別,這位妹妹絕對是可造之材。

老實說,她們不是傳統偶像,不賣萌亦不賣政治正確,不像韓星般包裝得完美無瑕,甚至刻意向潮流反方向行。她們探討的青春不只是少年 JUMP 那種熱血奮鬥。不少歌詞是關於成長中不同層面的身份認同,如之前提到的師生戀問題,甚至一些「錯誤」的成長價值觀,如《オトナブルー》搞笑背後所唱的,對於「成人」戀愛的投射,或有一首叫《ストリッパーに栄光を》的 side cut 寫少女對於脫衣女郎的浮華的錯誤憧憬。上星期不是有新聞指有日本女孩光顧牛郎到要賣身嗎?這都是非常貼地而且血淋淋的社會問題,絕不是搞笑材料。Reddit 都有不少外國聽眾分析,有興趣可以找找看。

對比純音樂討論,我更有興趣的是背後造星的那些「幕後黑手」(無貶義),何許高人如此高瞻遠矚,用這樣的方式 market 她們?四位成員當然各有天份,但為何會找這些音樂人去幫她們一把,為何要她們唱非主流曲風?而執行上,她們的演出成本都不像非常高(亦無貶義),給她們一個舞台四支咪,播 MMO,她們自己就可以震懾全場。她們的外國 tour 大都如此,一切都極 raw 及單純,所以令世界各地的觀眾都感受到那份帶點幼稚但率直及充滿熱情的青春。這樣的 business model,簡直是煉金,亦都顛覆 J-Pop 玩法。如果這樣的 market disruptor 可以為 J-Pop 帶來新衝擊,面向國際再逆輸入理應成為江湖新秩序。我已經急不及待,想看這個團隊 2024 年會帶來甚麼。希望新しい学校のリーダーズ的各位保重,不要跳到傷。我要看她們的 live。

01 January 2023

後蕭邦的波蘭浪漫 Szymanowski +



Szymanowski Nos. 1, 2, 7 and 8 from 9 Préludes
Szymanowski Masques
Szymanowski Mazurkas Nos. 13 - 16
Szymanowski Variations on a Polish Folk Theme

Krystian Zimerman, piano

Deutsche Grammophon




Franck Violin Sonata
Szymanowski Violin Concerto No. 1
Chausson Poème
Debussy Beau soir

Lisa Batiashvili, violin
Giorgi Gigashvili, piano
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Yannick Nézet-Séguin, conductor

Deutsche Grammophon




Czyż Farewells
Baird 4 Love Sonnets
Szymanowski Songs from Kurpie, Volumn 1
Paweł Łukaszewski "Autumn" from 3 Songs, No. 1
Karłowicz Nos. 2 and 6 from 6 Songs, Op. 1
Karłowicz Nos. 1, 2, 4-10 from 10 Songs, Op. 3
Moniuszko "The Tear" from Home Songbook VII
Moniuszko "The Spinner" from Home Songbook III

Jakub Józef Orliński, countertenor
Michał Biel, piano

Warner Classics



要怎樣開始介紹波蘭作曲家 Szymanowski 呢?你問我的話,我會說我最喜歡 Szymanowski 的和弦寫法,他用大量 7th 及 9th chord 及豐富的音層去產生極大的張力,寫一些我們粗鄙地所稱的「性高潮音樂」。這並不是 Wagner 那種三小時推 chromaticism 一直不瓦解的張力(雖然 Szymanowski 都用大量 chromaticism),亦不是法國印象派那種描繪式唯美寫法。他主要用這些和弦去襯托詠唱式旋律,像蕭邦那些 bel canto 式寫法二十世紀的延伸。他由古希臘文化(《Métopes》、《Mythes》)玩到波蘭民族音樂,後期再受波斯文化影響,成為歷史上較早用「外世」聲音譜曲的作曲家(《第三交響曲》)。可惜他的作品非常困難,所以甚少有人灌錄,市面上選擇不多,無論是鋼琴還是樂團作品。

2022 年是 Szymanowski(及 Franck)的紀念年,現場演出好像不多,但最少帶來幾張新專輯。極困難的波蘭鋼琴音樂,有誰會比 Krystian Zimerman 彈得好?上年的貝多芬鋼協全集,他每首作品轉琴鍵,為求精益求精,在作品中找最細膩的音色變化。今次玩細膩和弦,聽到人目瞪口呆。專輯未推出時已非常期待,一聽已成為我近年最喜歡的鋼琴獨奏專輯(沒有之一),我第一次聽直情要停下手頭所有工作,集中聽足七十分鐘,之後煲足兩個月,由倫敦聽到香港聽到東京再聽到倫敦,坐定後立即學了兩首前奏曲。他十八歲時已寫下這九首作品一前奏曲(甚至有指他十四歲已寫下第七及第八首),和弦及旋律寫法已經非常成熟,連 Rubenstein 當年亦嘖嘖稱奇,說他有 Scriabin 的影子。之後的《Masques》乃鋼琴史上其中一組最困難的作品,描繪三位西方古典文學的主角,是專輯唯一來自 1993 年的錄音,聽到年輕時 Zimerman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技巧。為何甚少人公開演奏這首作品呢?聽聽你就知。要對比 Scheherazade 及搞笑版 Tristan 可真不容易。說是蕭邦的延伸,當然有馬祖卡舞曲。二十首馬祖卡乃 Szymanowski 晚期作品,用大量前衛的音程及節奏寫下一些比 Bartók 濃度更高的民族舞曲。我不太清楚為何 UE 的樂譜特別突出第十三至十六首,但 Zimerman 就選了這四首演繹,是專輯中最具強烈節奏的作品。最後 Zimerman 選了 Szymanowski 學生時期寫的一首變奏曲作結。這首作品,至少 Zimerman 的演奏,全方位大包圍攻陷你的感官聽覺,尤其是如果你用唱片機聽而不是聽 MP3 的話,更有 Mahler 交響曲也帶不來的震撼。整個鍵盤上山下海用盡,好比 Liszt 的難度,最後用一大賦格段落作結,為何有人會彈到這首作品?超精彩的專輯,年度最愛。有沒有下集?《Métopes》呢?練習曲呢?

認識 Szymanowski,大概和大部人一樣,是由他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開始。我女神 Lisa Batiashvili 加 Yannick Nézet-Séguin 這個組合我五年前已經介紹過,這張專輯我亦恨了五年,唯一意想不到的是專輯的組合。專輯叫【Secret Love Letters】,其實沒有甚麼秘密可言,但當專輯為少女情懷用幻想去聽也許會聽到冧。Franck 的《小提琴奏鳴曲》是送給 Ysaÿe 的結婚禮物,不是秘密。鋼琴部分出名難處理,但兩位遊刃有餘,略嫌不夠 rubato,不夠囉囉攣,如 Joshua Bell 的錄音。Batiashvili 聲稱 Szymanowski 是為與同性戀人的禁戀而寫下這首協奏曲,但有碟評指出並無此事,找 Yannick 來指揮此曲也許是乘勢為 LBGTQ+ 社群發聲(畢竟她很 active 為社會發聲,今年自三月以來差不多日日反烏克蘭戰爭,為各界籌款等)。這首協奏曲是「性高潮音樂」的極致,現代主義的先鋒,一個樂章去到尾,orchestration 精彩絕倫,高潮一浪接一浪。當年 Christian Tetzlaff 與 Boulez 的錄音乃我的 all-time favourite,每一、兩個月就聽一次。或許是疫情錄音的關係,樂團部分有點抽離,與 Batiashvili 甜美而紮實的 tone 有點距離。雖然喜歡聽她的演奏,而她的演繹亦非常頂尖,但樂團都要有更大的參與度,真想 Klaus Mäkelä 與她再錄一次。Chausson《Poème》的靈感來自一本俄羅斯短篇小說,作者本人與一對夫婦同一屋簷下玩 3P,勉強叫 secret love。這應該是全專輯中最成功的作品,感情、技術、樂團配合統統恰到好處,比起去年 Hilary Hahn 的錄音更帶來迴響。可惜 Chausson 因單車意外早逝,留下的作品不多,否則法國古典音樂的版圖有可能大不同,Saint-Saëns 與 Fauré 之外這種旋律主導的法式浪漫主義音樂因 Ravel 及 Debussy 而消失,買少見少,《Poème》有可能是填了那個空缺的最成功的作品。最後加上一首 encore 作結,Debussy 的《Beau soir》,why not。

很少在這個 blog 介紹聲樂,始終是門外漢。假聲男高音唱波蘭語樂曲,怎去聽?聽 J-Pop 或 K-Pop 的是否又一定要懂日文韓文?文字有翻譯,其他用感情搭夠,其實有何不可。假聲男高音 countertenor 是聲樂中一個 niche,大多在巴羅克或更早時期的歌劇作品找到。歌劇中,好人大多是男女高音,壞人是男女低音,假聲男高音主要唱另類的角色,所以罕有。Jakub Józef Orliński 是近年歌劇界的人氣男神,剛剛十二月在大館演出,有六塊腹肌、俊俏的臉孔,業餘跳 hip-hop,曾半裸拍 Handel 的 MV,差不多所有唱片封套都是半裸,未聽過有可能會嗤之以鼻,但聽過他唱就知他是真才實料。他頭三張專輯都是巴羅克滄海遺珠的雜錦碟,不少都是世界首次錄音。一把聲音,如此脫俗,如此純潔(雖然內容未必如此),是聽覺享受。他的專輯小冊子基本上都是小論文,反映他是一位很有想法的演奏者。第五張專輯,突然轉玩二十世紀波蘭作品。當中 Szymanowski 的歌曲來自晚期,比馬祖卡舞曲更晚,又是和弦谷到就爆的作品,由 Orliński 唱出又是另一種風味。至於其他的作曲家其實都是用獵奇的心態聽。有民族樂曲,或非蕭邦浪漫作品,或當代作品,一張豐富及出色的專輯,至少娛樂性豐富。聽完我想找多點 Karłowicz 來聽。

Szymanowski 有太多作品要被重新發掘,我桌上現在有他的交響曲全集、《Stabat mater》、室樂作品、幾本琴譜等。世界需要多些錄音,難度要等多十年至 150 歲紀念年?延伸聆聽的話,Krystian Zimerman 很多年前都用 Franck 的《小提琴奏鳴曲》配 Szymanowski 的《Mythes》,請務必一同聆聽。你不會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