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January 2018

超然的靜態美 Debussy / Hosokawa: Études; Kodama



Debussy Études
Hosokawa Études I - VI

Momo Kodama, piano

ECM 2509



一)關於兒玉桃
2013 年,博士論文答辯前,買了兒玉桃上一張 ECM 專輯【La vallée des cloches】。我很喜歡 Ravel 的《Miroirs》,亦很好奇有人居然會錄 Messiaen 長三十分鐘及極冷門的《La fauvette des jardins》。通常只有在 Messiaen 大合輯才會找到這首作品,而刻意找這首作品來聽的人大抵都對 Messiaen 有一定深入的興趣。了解之下,原來兒玉桃都是一位 Messiaen 專家,Yvonne Loriod 有點名叫她演奏好些 Messiaen 作品。當然,「專家」這標籤不實在,她《Vingt Regards》的演繹值得商榷。再聽她的《Miroirs》,覺得太了無生氣,加上當時很忙,聽了一次之後就放在一旁忘掉了。直到今年因為這張專輯,我又再拿【La vallée des cloches】出來聽,四年後當然有新體會。如果聽者對作品不熟識,又或者太習慣傳統西方古典音樂敘事式演奏的話,兒玉桃的彈奏方式會顯得非常悶,因為她不會帶你走上一趟音樂旅程,亦甚少加添甚麼音樂張力。取而代之的是優雅的靜態美,會為聽眾帶來一種心如止水、像觀花賞鳥般的悠閒感,而這一種精神狀態要成熟到某個年紀才會有耐性去欣賞及珍惜。例如《Miroirs》中的《Une barque sur l'océan》一開始的部分,大部分演奏者都會綿綿地帶過,輕輕將船搖曳漂流出海,無論你聽 Pierre-Laurent Aimard 或 Alexandre Tharaud 都一樣,左手那個 F#m7 arpeggio 只是用來營造氣氛及帶出旋律,這是一種傳統推進式的演繹。但兒玉桃就會使你留意左手的銀光,換句話說,在一首名叫《海上的船》的作品,她會令你留意那片汪洋而不是那艘輕舟。你未必會一刻戀上,但重覆聽,你會發現每一個小節都是經雕琢的精品,都可以獨立聽,單是 bb. 8-10 已可以 loop 很多次。作品彷彿是一件由無數小水晶組成的擺設,晶螢剔透引你觀賞。用這樣的審美眼光去聽,終於聽得明同專輯的武滿徹《雨樹素描》,原來一切都是靜態美。

二)關於細川俊夫
但甚麼是靜態美?「靜態」並不是指「靜止」。想想,如果你去賞花,看似是不動的 「still life」,其實會生長,又會凋謝,只是變化過程十分漫長,所以相對在旁拍翼的蝴蝶,花顯得是「靜態」:動與靜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看靜態的事物會令人產生許多思緒去填滿空間,而思緒是個人的,所以每人對同一件靜態的事物的觀感及體驗都不同。靜態美是一種非主動、引導性的優雅,它會勾出你的記憶於你內在產生迴響,因此有經歷的人才會感受深。聽「靜態」音樂同樣道理。一個(不插電原聲樂器的) sound wave,隨著動作產生又隨著時間流逝,是一個 time-dependent event,音樂本身不可能是絕對「靜止」。音樂的靜態美,在乎於音與寧靜的對比,但怎樣用「寧靜」去寫音樂呢?自盤古初開都有不少作曲家實驗過這個問題,中古時期教堂音樂唱 organum 玩回音的有一套玩法,去到現代 Boulez 玩消散的 chord 又是另一種。細川俊夫喜歡寫「陰影」,綿綿的來又綿綿的走的聲效,好像雲輕輕飄來又輕輕飄去,2011 年就輕輕介紹過他的笙音樂(話說今年香港亦有一場演奏會玩弦樂四重奏版《Landscape V》,現場聽頗震撼)。他又聲稱自己的音樂受日本書法影響,如大師大筆揮亳,從一開始著力的地方瀟灑走去,然後提筆再落下一筆,最後著墨的地方就與白色的紙形成對比,而形狀就成字,賦予墨水意義。這樣說很抽象,但你一聽他的笛獨奏音樂就會明。他的音樂帶著懾人的深沉,是另類的「繞樑三日」。這是一種專注「內心迴響」的音樂,一種慢性毒藥,入血後才內爆那種。這種「上癮」不是會令你打強勁拍子的 OCD,而是一種像憚修般的精神狀態,那個神秘的氛圍會令你不自覺不由自主地迷失,是一種微妙的感覺。

三)關於鋼琴練習曲
任何學鋼琴的學生都會練過不少練習曲,好像 Hanon、Czerny 等,但沒有人會用這些硬練習來表演,更不會有人找來聽。但「練習曲」這個音樂格式卻不只限於訓練琴手手技。巴赫的《Inventions and Sinfonias》及《The Well-Tempered Clavier》就揉合了練習元素及高超的多音部寫作技巧而令這系列作品成為傳世的鍵琴練習經典。到了浪漫時期,蕭邦及李斯特等都各自用(當時)前衛的和弦及複習的鋼琴技巧寫了一系列到今天也被視為必學必表演的鋼琴練習曲,將「練習曲」這個音樂格式的藝術價值再次提高。來到二十世紀的 Debussy,他亦作了兩套共十二首練習曲,同樣明刀明槍一首作品練一種技巧,但耐聽程度比之前的練習曲高好幾倍。當和弦變得更進階、節奏及結構自由度較大時,作品的音樂趣味性亦大大提昇。例如第三首練四度音程,一開首就用五聲音階去寫旋律,再考演奏者彈大量節奏變化,這都已大大超越蕭邦用大量 chromaticism 在 4/4 中推進 I IV V7 dim7。去到後面,練的已不只是純技巧,他甚至刻意挑戰演奏者玩裝飾音的精緻程度(第八首)、音色變化的技巧(第十首)及迫人思考和弦推進(第十一首)。這十二首練習曲不只是鋼琴練習曲,更是音樂感練習曲。當然,Debussy 之後亦有更多作曲家寫鋼琴練習曲。Berio 的《Sequenza IV》就用盡綱琴的可能性、芬蘭的 Rautavaara 亦寫了六首不少人會挑戰的作品、Messiaen 也寫了一些考節奏的作品。但 Debussy 之後最著名,亦最臭名遠播的,莫過於 Ligeti 兩本半的鋼琴練習曲,今年我自己亦學了一首半(及三首蕭邦 Op. 10),無論作品玩雙調性(第一首)、open fifths (第二首)、whole-tone scale(第七首)或其他瘋狂念頭,這系列練習曲大部分玩不協調節奏,平均一日只能學五小節,沒有耐性或心血少請盡量遠離,但 Ligeti 這些作品將練習曲這音樂格式的藝術價值推得更高,考技巧之餘更將練習曲變成一個練習及實驗作曲技巧的平台。這些作品,只看譜已充滿樂趣。他的學生陳銀淑亦作了六首。這張專輯就收錄了 Debussy 的十二首及細川俊夫的六首鋼琴練習曲。

四)關於專輯
細川俊夫的六首鋼琴練習曲其中幾首是寫給兒玉桃的,但他們並不是第一次合作。2006 年他寫了一首名為《月夜之蓮》的鋼協給她,其後收錄於 2014 年的 Naxos 專輯內。這是一首向莫扎特致敬的作品。顧名思義,這首作品就用蓮花在晚間綻放的景象,慢慢「生」出莫扎特《第二十三鋼協》的慢版樂章(傳聞是莫扎特寫過唯一的 F# minor 作品)。《月夜之蓮》正正就展示出上述的靜態美,是一首我經常重聽的作品。但鋼協這個平台有樂團補足,細川俊夫的音樂風格其實並不太適合寫鋼琴獨奏音樂。試想想,笛獨奏音樂,吹一個音時,演奏者可以改變吹的力度去調節音的聲量,所以一個音都可以做到「書法」般的聲效,但鋼琴彈一個音,那個音只有逝去,很難做到細川俊夫要的陰影效果,所以他就開宗名義用這六首練習曲去挑戰這個制肘。遺憾的是,我未有機會看過琴譜,所以只能簡評。這六首練習曲都有一個副題,基本上都指明作品方向:第一首叫「2 lines」、第二首「Point and Line」、第三首「Calligraphy, Haiku, 1 line」、第四首「Ayatori, Magic by 2 hands, 3 lines」、第五首「Anger」、第六首「Lied, Melody」。這些作品要挑戰的技巧,有可能是要用不同的 pedal 去營造不同的陰影,製造不同的層次感;又或者極端地對比單音及長旋律(第二首「Point and Line」令我想起 Carter 的《90+》);又或者研究大 chord 在琴身中的迴響等等。六首作品都不容易消化,一次過聽頗吃力,於是兒玉桃就分散演奏,用不同的 Debussy 練習曲隔開每首作品不順序演奏。

以上都著眼於細川俊夫的練習曲,但她的 Debussy 練習曲不能不聽。正如一開首所言,聽她的演奏,兩個小節都可以不斷 loop,開首的「組合琶音」及「四度音程」已經極精緻,中段的「六度音程」及「四度音程」也很優雅,其餘的都充滿美態。她會令你忘記這些作品是練習曲,「四度音程」的意境甚至超越《Estampes》中「Pagodes」的東方美。我聽過 Pollini 的精準、Aimard 的平坦,但他們都不曾令我拿起譜重聽又重聽。東西方的美學及精神思想結合出一張超然的專輯,是我今年的「年度專輯」,希望你也喜歡。



延伸閱讀:
官方介紹(含試聽)

官方宣傳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