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January 2018

聲樂甜品三部曲 Barber: Knoxville: Summer of 1915; Hillborg: The Strand Settings; Björk: Three Songs; Fleming / Royal Stockholm PO / Oramo



Barber Knoxville: Summer of 1915
Hillborg The Strand Settings
Guðmundsdóttir (arr. Hans Ek) Three Songs

Renée Fleming, soprano
Royal Stockholm Philharmonic Orchestra
Sakari Oramo, conductor

Decca 483 0415



或者你知我曾經經常聽 Björk,所以會選這張專輯,但我可以告訴你,這專輯最值得聽的其實是 Anders Hillborg。首先,如果你像我一樣對歌劇唱歌技巧差不多完全零認知,亦甚少涉獵歌劇的話,大概可以看看 Renée Fleming 2013 年上 David Letterman 玩 Top Ten List 的片段作懶人包惡補一下她的聲音。上年都說過,有時喜歡一首作品只是一把聲音,就如你會因為某位獨奏者而愛上一首協奏曲。Renée Fleming 的聲音的夢幻與「creamy」特質(恕我找不到合適的中文說法)無人可取替。

這專輯的主角是瑞典作曲家 Anders Hillborg 用詩人 Mark Strand 寫的四首作品。離一離題,我想除了唱片公司 BIS 的擁躉之外,能夠數出古今多於五位瑞典作曲家的人應該少之又少。強行看著維基數的話我勉強可以數到幾位輕輕聽過的……Alfvén、Atterberg、Berwald、Eggert、Lindberg、Pettersson 及兩位 Sandström,聽過他們的作品有可能是因為某 box set 收錄某位指揮的滄海遺珠(如 Herbert Blomstedt),又或者是 Naxos 或 Chandos 等品牌當時介紹他們的作品,但我完全不記得聽過甚麼(有年在斯德哥爾摩聽過 Sven-David Sandström 七首為九支低音大提琴而寫的作品,除了噢嘴只有噢嘴)。這是一個迷思:當鄰國的挪威最少有位 Grieg、芬蘭有位 Sibelius、丹麥有位 Nielsen,就算冰島都有位 Jón Leifs (多得 Ilan Volkov 及 Sakari Oramo 推崇),為何斯德哥爾摩除了沒有譚仔三哥,也沒有數得出的標誌性作曲家?

Outreach 這回事真靠運氣。認識 Anders Hillborg 正正就是對上一次的瑞典音樂 outreach,那是 Anne Sofie von Otter 與 Kent Nagano 及哥德堡交響樂團 2008 年的專輯,這專輯收錄了 Hillborg 之前的聲樂作品《... lontana in sonno ...》,是一首用十四世紀意大利的詩寫成的作品,音樂簡單而滄涼,特地用上了 glass harmonica 及行動緩慢的 drone 去帶出像是 plainchant 的旋律,寫出一首冷豔的作品。今年亦聽過他寫給 Lisa Batiashvili 的《Violin Concerto No. 2》,同樣是簡約,但作為協奏曲略嫌太簡約。《The Strand Settings》是 Renée Fleming 委約 Hillborg 寫的作品,她向出版商找來加拿大詩人 Mark Strand 的詩交給 Hillborg 篩選,內容都是一些很有意象的情詩,Hillborg 選了一首《Black Sea》和《Dark Harbor》三節選段,譜了四首曲。正如上年選的 Abrahamsen 《let me tell you》,作品本身並不是驚天動地,但作品、演奏加獨奏者整體效果的精緻令聽者對作品珍而重之。其實《The Strand Settings》大 部時間的 orchestration 都是極簡約,簡約到 Renée Fleming 像是清唱的地步,亦配合文字的荒蕪感,但聽她在旋律上扭六壬,時而沒有 vibrato 長驅直駕時而放聲高唱,已是一大享受。然後突然來到第三樂章,管樂放聲高揚大暴走,加一個像是 drum n' bass 的 pizzacato 低音大提琴助攻,音樂頓時變得很熱血,撩撥你的腎上腺,然後第四樂章又回歸孤寂。《The Strand Settings》不是一首會令 Hillborg 昇上標誌性作曲家層次的作品,是屬於甜品式的享受,small indulgence 是不錯的。

Barber 的《Knoxville: Summer of 1915》是一首向童年、回憶及舊事物致敬的作品,是一首較長篇的 aria,充滿狂想曲般的高低起伏。坦白說,對於我們這類新音樂的追捧者,追求前衛又反感情用事的人,聽 Barber 的新浪漫大旋律「暖」和弦的音樂需要很多耐性,但用來聽 Renée Fleming 炫技卻是令一種享受。

有人會認為一位歌劇女高音灌錄流行曲是 sellout,是「popera」,當年 Pavarotti 錄流行曲亦招人批評,但其實 Björk 與古典音樂甚有淵源:在 YouTube 會找到她訪問 Arvo Pärt 的片段;以故的 John Tavener 曾為她寫了《Prayer of the Heart》,收錄在一張 Naxos 專輯中;網上亦流傳她曾唱過 Schoenberg 的《Pierrot lunaire》;古典樂評人 Alex Ross 曾訪問她,叫她選擇十張最愛唱片,她選了幾張二十世紀古典音樂的唱片。但古典音樂界又怎樣看她呢?作為流行樂迷,敝除一切視覺考慮,喜歡聽 Björk 是因為她音樂的實驗性非常高,甚少音樂人有能力及足夠的藝術觸覺唱完簡約 trip-hop 的《Possibly Maybe》再唱百老匯音樂劇般的《It's Oh So Quiet》再用 a capella 玩《The Pleasure is All Mine》,而她所寫的旋律大多都十分曲折,充滿驚喜。Björk 的歌很難 cover,因為大部分的編曲都很特別兼充滿電子聲效及後期處理,有些作品的旋律很零碎,不適合翻唱。再加上不少歌都充滿露骨的情色成份,很難用「high art」的身份登堂入室(雖然不少歌劇作品都很露骨兼血腥,單是 Renée Fleming 唱 André Previn 的《A Streetcar Named Desire》中 Blanche 的對白都已充滿色彩)。Renée Fleming 選給 Hans Ek 編的這三首作品都是有鮮明且長旋律的作品,給 Renée Fleming 一個大平台去自由發揮她的 coloratura 技巧。如果你整張專輯順序聽的話,來到這幾首歌時感覺突兀,原因是這三首歌用了流行曲的混音方式,強行放大主旋律令其更突出。其實有少許失望,畢竟希望聽到歌劇式的演繹及編曲細節。

2011 年的【Biophilia】是一張甚有教育意義的專輯,當年一首歌一個 iOS app,探討的都是自然科學題材,更找來傳奇的 David Attenborough 做旁白。Björk 為這專輯發明了兩樣樂器,其中一樣叫「gameleste」,是印尼 gamelan 加 celesta 琴的合體,基本上是敲打鐵片的機器。專輯中的《Virus》就用了「gameleste」貫穿整首作品,並由一個從街頭賣藝者經常見到的 hang drum 助勢,譜出像 Steve Reich 《Drumming》的背樂。歌曲的旋律有三樣特色:極短但綿延不斷的開首、一段大合唱部分及很長的 woo-hoo 「melismatic」部分。這個編曲用了不同管樂去營造 gameleste 的清脆效果,而大合唱都變了獨唱,有另一種的滄涼感。

另外兩首作品都出自 1997 年的【Homogenic】,乃 Björk 最受歡迎的專輯之一,出名的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專輯的美術及 MV,至今仍被視為劃時代的作品。《Jóga》是一首歌頒冰島的歌,以 Björk 的標準來說是非常簡單直接,而旋律幅度大。MV 由 Michel Gondry 執導,二十年前已經玩航拍捕捉冰島地貌,惟 CGI 現今看有點過時。編曲比較簡單,電子 beat 配大量弦樂,所以重新編曲相對方便。新編曲直搬原曲弦樂旋律,用上真鼓去造電子聲效,個人認為一般樂團上加電子結他有點格格不入,但你可以說這保留了原曲的古今交錯感。

《All is Full of Love》應該是 Björk 最著名的 MV,由 Chris Cunningham 執導。片中兩個女體機械人互相愛撫、接吻再……你懂的,這 MV 被公認為史上最出色的 MV 之一,那兩台機械人現在被放在紐約 MoMA 展覽。Howie B 的專輯版 mix 單薄,大受歡迎的是用上大量弦樂及一個 clavichord 不斷穿插的單曲版。或者要突出 Renée Fleming 的聲音,新編曲接近專輯版的編曲,少了那標誌性的 clavichord,而原曲旋律去到中段及副歌時,Björk 自己與自己對唱,所以 Renée Fleming 都要 overdub 自己去營造同樣效果,不過感覺太人工。

電子版專輯有首 bonus track,是來自 2001 年的【Vespertine】,亦即是她著那條天鵝裙作封面的專輯。《Undo》是一首 sidecut,處理手法有點像內向版的單曲版《All is Full of Love》,不過我買 CD,所以沒有機會聽。如果你期望三首歌劇 aria 的話,你也許會失望,但這三首 Björk 作品本身都有一點樂趣,不妨聽聽,至少可以用一個古典音樂處理旋律的心態去欣賞這些作品,或許你會對 Björk 這位 singer-songwriter 有多一重音樂上的觀感。不要忘記,這張專輯的焦點畢竟是 Renée Fleming 多於作品本身,所以綜合所有作品,由 Barber 的狂想曲,到 Hillborg 的新音樂,到流行曲的率性隨意,都反映出她聲音難能可貴之處及可塑性,是一張非常精彩斑斕的專輯。



官方宣傳片:


官方全碟試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