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September 2018
德布西鋼琴作品面面觀 Menahem Pressler / Maurizio Pollini
2018 年是 Debussy 逝世一百週年,市面上鋪天蓋地有不少演奏會、講座、新專輯、舊專輯、特輯等等,琳瑯滿目,如果你本身對 Debussy 有很大興趣的話,今年絕對是精彩無比的一年,又或者如果你想走入 Debussy 的世界,今年亦是非常好的機會。如果你是德奧派死忠,可以繼續聽你的馬勒。
年初我自己亦有意無意學了一系列 Debussy 鋼琴作品:《Estampes》、《Images I》、《Images II》、幾首前奏曲等等。原因其實比較實際,因為以我業餘的程度來說,學一首 Debussy 作品,由分析到學音符到實驗不同的演繹方式,以每日一個半至兩小時計算,平均需要一星期。學習時間 turnover 快、而且作品大都接近流行曲長度,放在 repertoire 隨時拿來演奏總比學一首貝多芬奏鳴曲方便。話雖如此,一開始入手時其實絕非如此順暢。
除了偶然在不同場合聽到《Clair de lune》之外,我第一次正式接觸 Debussy 的音樂應該是十四、五歲時,當時的鋼琴老師叫我學那首《沉沒的教堂》前奏曲。當時對作品完全沒有耐性,只見到冗長的樂章,chord 完又是 chord,要用全部十隻手指按十二個音的 chord,其中中間三根指頭要一直按住,出面兩隻要帶動旋律,同時要想和弦推進、層次分佈、pedal 要怎樣轉換……不是說 parallel fifths 是作曲大忌嗎?為甚麼兩頁紙全都是 parallel chord?疑惑變成焦燥,焦燥變成厭惡,最後草草了事算了。多年來,我對 Debussy 作品的印象,就停留在那膚淺的「美」和那個「印象派」的標籤上,沒有多去想。
少年的確太年輕。沒有學過太多樂理的人聽 Debussy 對他的印象大都如此,一般都會說他的音樂「很美」,用音樂去模仿現實的「印象派」效果很突出,就像 Monet 的睡蓮油畫一樣,描繪動態及靜態的水出神入化。當 Debussy 明刀明槍玩音樂寫生時,無論是鋼琴作品或是《海》等樂團作品,效果真的非常震憾,色彩繽紛,他傳奇有他的理由。不過那其實都是 Debussy 中期的作品。他後期的作品,省卻描繪的副題,作品頓時變得抽象起來,又是甚麼玩法?Debussy 被譽為「現代音樂之父」,這稱號從何而來?Debussy 畢生寫了不少鋼琴作品,一次過宏觀地比較這些作品,方明白 Debussy 的作品美之餘,怎樣慢慢逐步逐步打破傳統的框架,怎樣平地一聲雷地創新。DG 近期亦推出了幾張 Debussy 的鋼琴作品專輯,趁此分享兩張我很喜歡的吧。
一般 Debussy 1900 年以前寫的作品都屬於他的早期風格。早期的 Debussy 作品雖然偏向傳統古典 ABA' 結構,而且不少都是傳統的前奏曲、華爾茲等曲式,但 Debussy 早期作品已經非常革新。為甚麼 Debussy 的音樂給人一種夢幻、飄浮的感覺呢?這與他的和弦寫法有關,所以,抱歉,要寫一點點樂理。拿他著名的《Deux Arabesques》第一首 (1891) 作例子,這是一首不少六至八級鋼琴學生有機會學到的作品。作品是 E major (I),Debussy 選擇由 A major (IV) 帶入,但他不直接用傳統的 IV-I,而是連續用四個 parallel chord 由 A major 經過 G# minor 及 F# minor 帶到 E major。傳統來說,parallel chord 是作曲大忌,因為這會令到作品的調性變得模糊,失去調性方向,而 Debussy 特別喜歡連續用幾個 inversion,由此挫掉每個 chord 的硬朗,刻意利用這種模糊感覺削弱傳統調性的繃緊,使人「思想在煙圈裏捉迷藏」。
中期的 Debussy 將和弦的實驗性推到高峰。他有三道常用的板斧:pentatonic scale、whole-tone scale 及 church mode。Pentatonic scale 即一個 scale 只有五個音,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五色音階,最常見的就是 C#-D#-F#-G#-A#,亦即是鋼琴鍵上黑色的鍵,顧家輝就是用這個 scale 寫《滄海一聲笑》的旋律,日本的《櫻花》又是另一種 pentatonic scale。東方文化經常用到這些 scale,所以西方作曲家就用這種 scale 去營造「外世」的感覺。C 與 D 是一個 tone,C 與 C# 則是一個 semi-tone,傳統的 major 及 minor 有特定的 tone 及 semitone 分佈,但 whole-tone scale 則只有 tone,所以 whole-tone scale 只有兩款:C-D-E-F#-G#-Bb 及 C#-D#-F-G-A-B。Whole-tone scale 防止 semi-tone 之間的碰撞,亦強調了幾個「不自然」的音程(augmented 4th, augmented 5th, minor 7th),相比起傳統的和弦,聽起來頗另類。Church mode 比 major 及 minor 歷史悠久,是不同的 tone 及 semi-tone 分佈,因而有好幾款,由中世紀合唱曲到 Miles Davies 的爵士作品都有 modal 音樂,意大利作曲家 Respighi 更用 mixolydian mode 寫了一首鋼琴協奏曲,統統都是聽起來非常「特別」的音樂。
問題是 Debussy 怎樣用這些工具。之前提到的《Deux Arabesques》第一首已經用了 pentatonic scale 去寫旋律。其實 Debussy 一開始實驗這些工具時有點太刻意,著筆非常明顯。《Estampes》中的《Jardins sous la pluie》(雨中的花園)就是最佳的例子,你會發現作品有四個 E minor 小節、兩個 phrygian mode-2nd inversion parallel chord 小節,之後是一堆 7th/9th chord,後一點則有四個 C whole-tone 小節、四個 C# whole-tone 小節、四個 chromatic scale 小節等等,是一個單純的大雜燴。要去到《Images》中的《Reflets dans l'eau》或《L'isle joyeuse》Debussy 才開始爐火純青,無瑕地揉合各工具,寫出獨特的佳作。
亦由中期開始,Debussy 與 Ravel 開始良性競爭,寫了不少帶有印象派標籤的音樂。他開始為作品起一些描繪性的標題,主力用音樂描繪大自然或其他環境的景象。《Estampes》中,第一首《Pagodes》(塔)用大量五聲音階在沒有強拍子及明顯層次分佈下營造東方高塔及附近流水的恬靜景緻,第二首用西班牙節奏塑造該國晚上的熱情暗湧,第三首用跳躍的音符及不斷的變調描繪暴雨的情景。之後兩組《Images》寫倒影、落葉下的鐘聲、金(色的)魚在水中暢泳等。儘管音樂格式大都仍是 ABA',但都已經令人對他的想像力佩服得五體投地。
之後就是著名的前奏曲,亦是介紹第一張專輯的時間。
Debussy No. 1 from "Deux Arabesques"
Debussy Rêverie
Debussy "III. Clair de lune" from "Suite bergamasque"
Debussy "V. The Little Shepherd" from "Children's Corner"
Debussy La plus que lente
Debussy "I. Danseuses de Delphes", "II. Voiles", "VIII. 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 "X. La cathédrale engloutie", "XII. Minstrels" from "Préludes I"
Fauré Barcarolle No. 6
Ravel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
Ravel "II. Oiseaux tristes" from "Miroirs"
Menahem Pressler, piano
Deutsche Grammophon 479 8756
樂迷認識 Menahem Pressler,大抵都是因為他曾為 Beaux Arts Trio 當了長達五十三年鋼琴手。他 1923 年在德國出生,四十年代因為猶太人身份的關係,舉家要逃離納粹政權而過著流離失所的生活,如此環境下卻在 1946 年於三藩市贏得德布西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從此在國際舞台上與 Debussy 的音樂結下不解緣。自 1955 年起他為 Beaux Arts Trio 作鋼琴手,直至樂團 2008 年解散。你數得出的主流鋼琴三重奏作品,他們應該都錄過。近年最令人嘖嘖稱奇及為人樂道的,莫過於他在 2014 年以九十歲之齡,終於第一次與柏林愛樂合作表演協奏曲。DG 亦趁 2018 年找他錄這張專輯。
高齡藝術家的音樂觸覺並不一定不慍不火,現今的 Herbert Blomstedt 與逝世前的 Neville Marriner 棒下的演奏都充滿激情及熱血,亦很尖銳。這些大師已經沒有需要或包袱去證明甚麼或去取悅甚麼人,不卑不亢地娓娓道出一字一句,段段都因為歷練而擲地有聲。這些大師的錄音未必是入門級的選擇,因為那份情操、耐性及細膩細節的技巧需要一段時間鍛煉出來,但當任何人經歷過洗盡鉛華的階段,就能欣賞到那份不能替代的深度。
這張專輯就是如此。用 Shostakovich 炸機的熱血青年聽這張專輯會悶到睡著,浪費這張極品之餘亦浪費自己的時間。十三首作品差不多全是慢板,而認識曲目的話,就知道作品都是頗簡單的小品,有如叫大師彈《給愛麗絲》。但的確,聽大師彈《給愛麗絲》怎樣都好過聽郎朗彈 Prokofiev。基本上這十首 Debussy 作品都是之前提到那些「美」及印象派的早、中期作品,概念上相對簡單直接,營造氣氛就是一切,不少鋼琴學生老早都會接觸過,但為何九十歲老人隨手彈都彈得好過你呢?或者可以這樣想,這是一張很適合夜晚聽的專輯,一些在 down time 讓你 unwind 的東西,當你關掉燈遠離一切紛擾時,才有空間幻想——有一個「reverie」——音樂帶給你那個月亮,那個梳了甚麼髮形的女孩,那個在遠方的教堂的鐘聲劃破夜空在迴響,就如上年寫的靜態美,這是一種引導性的優雅,令你去發夢,而 Menahem Pressler 比其他大部分演繹更能營造那份細緻,那份 soft touch,那份步履,那種迴響,那種呼吸,所有都是自然地剛剛好。甚至誇張地說,這位九十歲老人會令你重拾童年的幻想力及好奇心。Debussy 很多音樂就是有這種魔力,Menahem Pressler 為樂譜的音符昇華。
碟尾的三首作品亦是非常有趣的選擇。Fauré 的船歌讓大家欣賞 Menahem Pressler 演繹沒有印象派前設的 absolute music。Ravel 的《Pavane》出名難處理,pavane 是一種莊嚴的慢板古代舞,慢得來要維持節奏才有生命力,同一個旋律重覆多次,要細膩 texture 變化,但又要保持端莊,而 Ravel 亦沒有指明速度,所以大部分演奏都沒有令人說服的古典美,這個錄音是唯一一個令我覺得鋼琴版的《Pavane》值得聽(樂團版可以聽 Boulez 的 DG 錄音)。最後出奇地是《Miroir》中比較不起眼的《Oiseaux tristes》。這群傷心的鳥一開首用單音長呼,現場聽效果很震撼,群鳥齊飛時亦是全專輯最有動感的時候。需要時才動,要動也有活力,或許就是 Menahem Pressler 他本人現今的寫照。祝他繼續身體健康。這是一個非常珍貴的錄音。
官方宣傳片:
Debussy Préludes II
Debussy En blanc et noir
Maurizio Pollini, piano
Daniele Pollini, piano
Deutsche Grammophon 479 8490
跳到另一個極端。如果說 Menahem Pressler 的專輯是感性型的極致,那麼 Pollini 就是知性型演繹的代表人物。的確,相隔兩年寫成的兩本 Debussy 前奏曲的分野很特別。這兩本前奏曲各有十二首短篇作品,作品之間基本上沒有甚麼關聯,有長有短有深有淺。重點是每一首作品都有一個副題,而這些副題都印在作品之後,所以理論上演奏者可以不依「標準答案」隨心演繹,副題只是 Debussy 自己提供的一些指引而已。
但認真對待這些副題是另一層深度。第一本的副題比較重描繪一些本身已是形象化或動態的物件,例如舞者、風、教堂的鐘聲等,概念上比較易拿捏。第二本開始抽象,甚至 utilitarian,例如第十一首叫「交替的三度音程」,其實應該歸納於之後的練習曲。「枯葉」又可以怎樣演繹?「門」又怎樣用音樂描繪?「月光下露台上的人」又如何?另外很多都引典,例如「精靈是優美的舞者」其實出自《小飛俠》,「Ondine」是神話中的水精靈/水妖,S. Pickwick 是 Charles Dickens 筆下的角色(所以作品引用了英國國歌),要分析性去解讀第二本前奏曲是頗深奧的事。
但就算完全不理會副題,作品亦是非常抽象。第一首「霧」已經是多調性,而作品已再不是 ABA' 格式,直逼 Webern 般在極短篇幅中容納極大資訊量,方向甚難觸摸,遠超出單純「美」的範疇。每一個小節都充滿技術上的細節,像之後「New Complexity」的前身。最後的「煙花」根本就是 Ligeti 第十一首練習曲的雛型。由早期的《Deux Arabesques》走到這裏,Debussy 不斷在瓦解傳統古典音樂的框架,一直挑戰聽眾的容忍度。要去欣賞他晚期作品要付出很多心力,今年我才發覺,要明白這些晚期作品,一定要認識之前的作品,因為你需要明白 Debussy 每一個階段的發展才可以拆解這些源於瓦解的抽象。
所以我們需要 Pollini。坦白說,近年的 Pollini 專輯很參差,他的蕭邦大都 overpedal,音質模糊到一個不能接受的地步。他的貝多芬暴力到像是要拆掉鋼琴般,聽到人燥。但說到理性分析型演奏,Pollini 寶刀還未老。這是我的第四套第二本前奏曲錄音,或許我今年才認真一次過研究 Debussy 的鋼琴作品,Pollini 抽絲剝繭的演奏方令我開始對這十二首作品有點頭緒。這是非常冷酷抽離的演繹,但就清澈地展現這些作品的深度及層次。
但專輯最珍貴的地方在於碟尾的《En blanc et noir》。這是一首雙鋼琴作品,甚少人灌錄,最著名的就只有 Martha Argerich 與 Stephen Kovacevich 的 Philips 錄音。為甚麼呢?因為這首作品真的非常深奧。如果有副題、為一台鋼琴寫的第二本前奏曲已經難搞,那麼沒有前設的《En blanc et noir》最少 double the trouble,更遑論要協調兩位同軌思考並擁有高超技巧的演奏者。複雜於資訊量、層次之間的透明度、概念上的推進等,《En blanc et noir》是 Debussy 最顛峰鋼琴作品,Pollini 與兒子帶來了一個新 benchmark,極難能可貴。直至現在我都不敢說我聽得明《En blanc et noir》,但只聽音層之間的碰撞已經充滿火花,色彩豈止黑與白。
官方宣傳片:
聽完 Pressler 與 Pollini 這兩張極端地截然不同但同樣地極端地出色的 Debussy 專輯之後,DG 另外幾張 Debussy 都相形見絀。至於其他作品,《Estampes》可以聽 Blechacz,《Images》還是要聽 Aimard 及 Michelangeli,練習曲上年亦介紹過。之後,大家是時候挑戰樂團作品。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