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Turina: Danzas fantasticas, Sinfonia sevillana etc. (Mouriz / Mena / Chandos)
九、Enescu: Piano Quintet, Piano Trio, Aria and Scherzino (Schubert Ensemble / Chandos)
八、Beethoven: Symphonies Nos. 4 and 7 (Bell / Sony)
七、Schumann: Waldszenen, Piano Sonata No. 2 and Gesänge der Frühe (Uchida / Decca)
六、Britten: Violin Concerto; Shostakovich: Violin Concerto No. 1 (Ehnes / Karabits / Onyx)
五、Tchaikovsky: Souvenir de Florence; Schoenberg: Verklärte Nacht (Emerson SQ / Neubauer / Carr / Sony)
四、Elgar and Carter: Cello Concertos; Bruch: Kol Nidrei (Weilerstein / Barenboim / Decca)
三、Brahms: Violin Concerto, Hungarian Dances Nos. 1, 2, 6 and 11; Bartók: Rhapsodies (Kavakos / Nagy / Chailly / Decca)
二、Dutilleux: Correspondances, Cello Concerto and The Shadows of Time (Hannigan / Karttunen / Salonen / DG)
一、Dvořák: Violin Concerto, Romance, Mazurek etc. (Mutter / Honeck / DG)
第十位
TURINA
Orchestral Works
Clara Mouriz (mezzo-soprano)
BBC Philharmonic
Juanjo Mena (conductor)
Chandos
上年 Mena 的 de Falla 令我對西班牙古典音樂產生興趣,今年 Chandos 再接再厲,推出一張 Turina 的專輯。籠統的說,Turina 的作曲風格比 de Falla 少一點意境上的深度,但就多很多悠揚的民族旋律。這張專輯的音樂來得很直接,雅俗共賞不需怎樣用腦,偶爾聽一點旋律主導的古典音樂也不錯。
第九位
ENESCU
Piano Quintet
Piano Trio
Aria and Scherzino
Schubert Ensemble
Chandos
中學時的小提琴老師很熱衷於東歐某幾個國家的音樂,我也有多少是從他身上學會探索歐洲大國以外的音樂的樂趣。有一天,他帶來了羅馬尼亞作曲家 George Enescu 的《第三小提琴奏鳴曲》的樂譜,著我 sightread 鋼琴那部分好讓他能拉小提琴的部分。試了幾個小節我便舉手投降,因為 Enescu 的音樂指示十分仔細,而 sightreading 根本不可能數到他那些左手五右手六小提琴十四的音符,而小提琴部分用的 natural harmonics 也高得嚇人。這個小小的陰影令我到今天還認為奏他的音樂好比看 New Complexity 的譜。但之後有時拿他的 CD 來聽,往往聽出一種異世的感覺,但又是很自然地呼吸的步履,也有一種好像是即興演奏的自由度。這張室樂專輯就是這樣,仔細聆聽你會發現所有樂器的部分都是用很細膩的 polyphony 寫成的,但和弦卻發出極懾人的張力。這是一個 Enescu 獨有的音樂世界,很少人會灌錄他的作品,單是有膽量去演奏他的作品已是可敬,更何況是這麼上乘的演奏,2013 年不能錯過的一張專輯。
第八位
BEETHOVEN
Symphony No. 4
Symphony No. 7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Joshua Bell (director)
Sony
有留意這個 blog 的長期讀者有可能會覺得詫異我今年居然會選一張德奧派專輯,而且收錄的還是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之二。早幾年的 Joshua Bell 做指揮的話絕對是現實版的千秋王子,現在變了一個麻甩中坑,在華盛頓地鐵賣藝不成,空降 ASMF 做 musical director,從 first desk 指揮貝多芬兩首貝多芬交響曲。老實說,從一個演繹的角度來說我聽不出這張大碟有甚麼「新意」,但我喜歡的是團隊演奏的激情,很熱血,很團結,錄音清晰到聽到每一句的 raw energy,每一段 crescendo 的動作都好像直接打在你的面上,每一段都經過深思熟慮,但聽到團隊是完完全全地享受演奏的過程。無錯,the joy of music-making,that's all it matters。聽得開心,that's all it matters。
第七位
SCHUMANN
Waldszenen
Piano Sonata No. 2
Gesänge der Frühe
Mitsuko Uchida (piano)
Decca
又是她。這三首舒曼,《Waldszenen》是我小時候已喜歡到會走去買譜自學的作品,為了只是那表面簡單的「童話故事」。2009 年,我重新發掘《Davidsbündlertänze》而開始對舒曼有深一點的興趣,而我亦因此為鋼琴考試而選了去抽絲剝繭學這首《G 小調奏鳴曲》,練了一個暑假,結果敗於第四樂章那些彈到左右手都抽筋的八度,最終也放棄了而學了另一首作品。我自己的故事並不有趣,也不是選這大碟的原因。上年我寫道:「聽內田光子演奏不只是為了那聽音樂的滿足感,而是一次又一次像靈修後般的進化感。無論是她的 Schoenberg 還是舒曼,她都會令你佩服她那對音樂的絕對投入感。」這也是推介這大碟的理由。在唱片機播著《Waldszenen》,就好像回到小時候般,坐在喇叭前聽她用鋼琴和藹地說故事,也欣賞她如履平地地用平均且剛柔並重的音質演繹那首奏鳴曲。對個人而言,聽這張大碟就好像回顧了一點甚麼似的,十分親切。
第六位
BRITTEN
Violin Concerto
SHOSTAKOVICH
Violin Concerto No. 1
James Ehnes (violin)
Bournemouth Symphony Orchestra
Kirill Karabits (conductor)
Onyx
今年是 Benjamin Britten 一百歲的慶祝年,英國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 Britten 演奏會。可惜我不是看歌劇的人,所以我和大部分的演出都無緣,但在其中一晚的 BBC Proms 中 Janine Jansen 和 Paavo Järvi 演奏了他的《小提琴協奏曲》,我就因此重新發現這曲。Britten 寫了很多歌劇和聲樂作品,卻寫了比較少純樂器的大型作品。第一次聽這首《小提琴協奏曲》應該是中學的事,它沒有悅耳的旋律和易記的部分,所以聽完也不知道在聽甚麼。若干年後,終於懂得欣賞那幽怨的獨奏部分,而 Britten 又怎樣用盡獨奏者和樂團的可能性去寫了一首不斷徘徊在不穩定狀態的作品,及造出一份令人屏息以待聽著的緊張感。今年大部分樂評都會推介 Tasmin Little 在 Chandos 推出的版本,但那張專輯的另一半是冗長的《鋼琴協奏曲》,老實說我受不了。James Ehnes 的這個版本則拼了 Shostakovich 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獨奏者技巧高超(詳見 Shostakovich 的第三樂章),樂團演奏上乘有衝勁,五星級佳作,沒有甚麼好投訴。
第五位
TCHAIKOVSKY
Souvenir de Florence
SCHOENBERG
Verklärte Nacht
Paul Neubauer
Colin Carr
Emerson String Quartet
Sony
是咁的,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歐遊其間在意大利寫下這首弦樂六重奏的一段旋律,在巴黎開始作曲,回國完成作品,作品叫《Souvenir de Florence》其實除了這樣之外和意大利的音樂沒有太多關係。身為香港人的我第一次聽這作品的時候是在南非,用 Discman 聽著我很多年前買的最早期的 Naxos 大碟,指揮的是法國的 Philippe Entremont,樂團是維也納的,場面也真夠國際性。所以 ESQ 這張專輯叫做《Journeys》,我是絕對有共鳴的。《Souvenir de Florence》最為人熟悉的應該是弦樂樂團版本,但用上二十幾個人去奏一曲和只用二十四條線單挑大樑的音質很不同,例如在這張專輯聽到那些奏得熱血沸騰的節奏和個別樂器之間交流的細節也只能在室樂的格式中聽得出趣味來。四個樂章,有極上腦的旋律,有無容置疑的演奏技巧和 ensembleness,還有甚麼好要求?大碟後半是 Schoenberg 聽到人很不自在的《昇華之夜》,用音樂
第四位
ELGAR
Cello Concerto
CARTER
Cello Concerto
BRUCH
Kol Nidrei
Alisa Weilerstein (cello)
Staatskapelle Berlin
Daniel Barenboim (conductor)
Decca
這是一張很 bittersweet 的專輯。首先,大碟推出時 Weilerstein 走去訪問 103 歲的 Elliott Carter,而那段片就成了 Carter 最後的訪問,一月時推出,封底的曲目也加上了 「1908-2012」,未聽也多了一份感慨。第二,大碟的第一首作品是 Elgar 的《大提琴協奏曲》,指揮的是 Daniel Barenboim。心水清的朋友會知道,這首大提琴協奏曲是 Barenboim 前妻 Jacqueline du Pré 的首本名作,她和 John Barbirolli 的錄音是這首作品的 benchmark,據聞 Barenboim 在 du Pré 逝世後都從沒有指揮過這曲,如今又為甚麼為 Weilerstein 重新拿起這份譜呢?在英國這麼多年,聽過這曲無數次,但想一想,每一次都是英國人在英國本土的地方用「母國」的心態去奏這曲(Elgar 是英國的音樂標誌,除了《Pomp and Circumstance No. 1》成了英國第二國歌之外,幾年前也會在舊的二十鎊鈔票找到他的肖像)。如今一個年輕美國大提琴手出現,無懼挑戰前人的經典錄音。這個 Elgar 的錄音,是我聽過自 du Pré 以來最有 emotional depth 的錄音,而樂團的部分清晰到各樂器和作品層次的質感都聽得出,除了是一個新體驗之外,還是一個很么心么肺的情感旅程,今年寫論文時我不知道 loop 了多少次。Carter 的作品其實頗 lyrical,甚至有點佻皮,相比之前的 Elgar,這首《大提琴協奏曲》盡顯 Weilerstein 的各式演奏技巧。
第三位
BRAHMS
Violin Concerto
Hungarian Dances Nos. 1, 2, 6 and 11
BARTÓK
Rhapsodies Nos. 1 and 2
Leonidas Kavakos (violin)
Péter Nagy (piano)
Gewandhausorchester
Riccardo Chailly (conductor)
Decca
今年好像聽了很多次 Brahms 的《小提琴協奏曲》,年初有 Lisa Batiashvili 和 Christian Thielemann 的版本,四平八穩不過不失,年中在 BBC Proms 聽 Frank Peter Zimmermann,沒有感情到站著聽也差一點睡著(也有可能是因為當晚我和朋友喝了一點才去聽有關)。年尾收到這個版本,嘩,一聽難忘。希臘裔四眼鬍鬚叔叔 Leonidas Kavakos 是當今最炙手可熱的小提琴手之一。Brahms 的《小提琴協奏曲》頭重尾輕,第一樂章二十三分鐘長,如果獨奏者沒有足夠能力去抓住聽眾的注意力的話,重覆的音樂主題很容易就會聽到像我沒有耐性的人中途離場。這個錄音,將咪高峰放近 Kavakos,聽覺上放大他的所有動作,令每一下 down bow、每一句詠唱般的旋律統統一覽無遺,單是這樣已非常突出。但令我一聽難忘的,反而是 Chailly 的「伴奏」。今年大部分樂評都推介他的 Brahms symphony cycle,但很少人推介這個協奏曲錄音。我很少聽協奏曲聽樂團部分的享受大過聽獨奏者,但我第一次聽這個錄音,就意識到那個溫柔地劃破空間的樂團部分足以令這大碟成為 instant classic。無論你之前聽過幾多個 Brahms《小提琴協奏曲》的錄音,都要聽一聽這個版本。
大碟下半部分是室樂作品。坦白說,也許是作為彈琴的先入為主吧,我一直覺得 Bartók 的作曲手法其實不太適合小提琴,所以也不太喜歡他的小提琴作品,而 Brahms 的好幾首《匈牙利舞曲》老實說也聽到有點煩。但將兩者放在一起聽反而突顯了民族音樂對二人的影響,也顯出 Kavakos 多樣化的技巧。
第二位
DUTILLEUX
Correspondances
Cello Concerto "Tout un monde lointain..."
The Shadows of Time
Barbara Hannigan (soprano)
Anssi Karttunen (cello)
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Radio France
Esa-Pekka Salonen (conductor)
Deutsche Grammophon
這又是一個很 bittersweet 的選擇,學院裏的 Director of Music 是 Dutilleux 的專家和朋友,有一日我和他討論這張專輯,怎料 Dutilleux 不久便離開我們了。第一次接觸 Dutilleux 的音樂是八、九年前在現場聽 Turls Mørk 奏他的《大提琴協奏曲》,我在想,這首曲的 sound world 很特別,和弦很美很多色彩,有一點神秘,但節奏又有點像 Bartók 或 Shostakovich,但就好像聽 Fauré,想了又想也想不到作品的「目的」和「方向」究竟是甚麼。長大了,和聽多了爵士音樂之後,有一點心態上的調整,就開始覺得,其實作品的「目的」和「方向」是否最重要的東西呢?你投資你半小時的人生在一個人半生的心血上,那半小時,作為一個聽眾,就不能坐下甚麼也不想只用感恩和欣賞的心去享受他人為你而造的一個世界嗎?用這樣的心態去聽 Dutilleux,你會進入一個奇妙的異想空間,而每一次聽這首叫《遙遠的世界》的大提琴協奏曲都幻化成一次思想上的旅程,再加上 Esa-Pekka Salonen 細膩的伴奏(如第二樂章的管樂部分),這張專輯帶來一種非常獨特的美態。但專輯最美的,卻是一把聲音。兩年前在現場聽過 Barbara Hannigan 唱 Boulez 的《Pli selon Pli》之後,就愛上了這把既嬌柔又堅強的聲音(我有兩個朋友是會走遍大江南北去聽她的表演),加上 Dutilleux 的 sound world 和為她特別而寫的樂章,我四月時在一程十多小時的航班上將《Correspondances》loop 完又 loop(要知在飛機上用心聽古典音樂有一定難度)。她,很特別,這張專輯也很特別。我有想過選這大碟為年度大碟,但可惜遇上對手。順帶一提,經過我用 photo credit 搜尋,證實封面的確是香港,但用意不明。
第一位
DVOŘÁK
Violin Concerto
Romance
Mazurek
Humoresque No. 7
Anne-Sophie Mutter (violin)
Ayami Ikeba (piano)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Manfred Honeck (conductor)
Deutsche Grammophon
大約兩年前有消息指 Anne-Sophie Mutter 將會灌錄 Dvořák 的《小提琴協奏曲》,我和朋友們的第一個反應都是:「唔係呀。」Dvořák 的協奏曲並不是每個人杯茶,傳聞 Heifetz 也好像從來沒有奏過這曲。Mutter 近年的表現有點參差而很多樂評人對她的評價都很兩極化,很多時都歸咎於我們所謂的「mannerism」:例如,在這個年代用重臂力和大量 vibrato 拉莫札特是對還是錯呢?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把量度音樂對錯的尺,你不喜歡並不代表演奏者錯。認識 Dvořák 作品的朋友都知道他的作品都有很多民族色彩、很光鮮的旋律,要有一種輕盈的優雅,就好像年初 Julia Fischer 在 Decca 發的那個版本般,那是拉 Dvořák 的「傳統」方式。落在玩性格的 Mutter 手上,率性跳上 E string 挑戰那 high G,再走落 G string 用重臂力磨,隨意 rubato,盡情 vibrato,句句落重藥,段段去到盡,(我從未聽過這麼火辣的第三樂章),拉 Dvořák 拉到像 Brahms 般,一首傳統被視為很「室樂」的協奏曲一下子被 Mutter 變成獨佔鰲頭的 one-(wo)man show,連 Emmanuel Pahud 在第三樂章和小提琴的對唱部分都被比下去。這除了是一個特別的錄音之外,我覺得 Mutter 基本上一個人將這首曲完全重新定義,為後世錄下了一個新的 benchmark,如果 Joachim 當年聽到這個錄音,又會否放棄這首曲子呢?意猶未盡的話大碟再追加淒美的《Romance》和熱血的《Mazurek》。德國國寶級小提琴女神和柏林愛樂同你玩 show hand,2013 年年度專輯冇得唔俾佢。
特別推介
RUTTER
Suite Antique
GLASS
Harpsichord Concerto
FRANÇAIX
Harpsichord Concerto
Christopher D. Lewis (harpsichord)
West Side Chamber Orchestra
Kevin Mallon (conductor)
Naxos
閣下身邊有冇幾個玩音樂的人,思想長期停留於十七、十八世紀之間,所有貝多芬以後的音樂都聽不上耳的人呢?我剛好認識不少這類(懶)學術的人,他們走不出《Well-Tempered Clavier》那四十八首 Prelude and Fugue,不斷逼人聽那些賦格曲,又投訴二十世紀音樂怎樣沒有一個 perfect cadence 是多麼的不合規格。我很多時都覺得這班人都是阻住地球轉,但他們「好好玩」,奏一點稍為破格的東西都會令他們很不耐煩。這張 Naxos 專輯帶來兩位令這些「學術派」嗤之以鼻的作曲家 John Rutter 和 Philip Glass,用巴羅克 orchestration 各寫一首古鍵琴協奏曲,收錄三首一定會聽到他們反檯的作品。係唔係真係咁難聽?唔係呀,得啖笑,幾好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