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March 2010

邊個有病? 何韻詩【Ten Days in the Madhouse】(下)

黛瑪繼續行,碰到了一名在扮西班牙騎士、自稱《唐吉訶德》的陽光宅男,安居在套房裏打機自得其樂。用代表遊戲 BGM 的 riff 開始,一首由 motif、effect 到歌詞都反映著(早期)電腦遊戲 sound effect 的作品反而在大碟裏顯得不太突出,有一段很順耳的旋律,驟耳下聽好像是一首平庸的流行曲,細聽下才發現歌的玩味,一定要用心聽,一定要關掉 MSN prompt 去聽。

離開了陽光宅男之後黛瑪碰到了《少年維特》,他有很多煩惱,很「灰」。有幾「灰」?黃偉文在一首歌內寫出了所有令新一代少年(甚至青年)沮喪的問題:無錢無女無朋友、自我形象低落、前途未卜等等。是不是煩惱乃是觀點角度的問題,不要批判,畢竟每個人的背景及價值觀不同,但為何社會會同時令到那麼多少年煩惱?那卻是值得思考的問題。這首歌是全碟最黑暗的作品,有點憤怒,有點 emo。鋼琴低開,配上 synthesiser 在高音細磨,一開始就造出不協調的效果,之後再加入管風琴、弦樂、military beats,在後段怒唱時又加入與拍子 out-sync 的讀白,由始至終都與自身對抗,充分反映主題,是大碟最佳作之一。

收一收火,愛愛自己愛愛人,聽大碟第二首由鋼琴主導的 ballad。甚麼是愛?學校有教嗎?沒有的話,《愛得蒙多》寫的《愛的教育》有嗎?在書本學過的又能不能活學活用?你我都經歷過的一試定生死,埋沒了很多人才、智慧與創意,也埋沒了愛,相信大家自有一番親身體會。

尾二的這一首歌是我一開始買【Ten Days】的原因。在【Supergoo】中簡單、無添加的結他、鋼琴、人聲 jam 令我想起當年聽 Brit-pop 的喜悅,聽完又聽聽完又聽。買了【Ten Days】後第一首聽的就是這首歌,《風見志郎》,原來 album version 是在海邊錄音的,concept 一絕。為甚麼要借八十年代的幪面超人 V3 去拯救環境被污染的世界?我想是「風見」這個名吧。

黛瑪去到最後,發現終點就是起點,當紅歌姬青山黛瑪化身成日本「永遠之歌姬」《美空雲雀》,黃偉文又玩食字,來個首尾呼應。黛瑪寂靜的行,隨住結他與鼓的 suspension 這朵青山之花向光明開到高、開到盡,化成雲雀向美空進發。可是之前是風見志郎,為甚麼當代的問題統統要借上一代的人物去解決?只是玩 gimmick 湊巧吧,我不相信 hocc 或各填詞人是刻意帶住批判性的態度去寫的,反而,共同面對問題才是解決的方法,要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彼此都要付出,也許將希望寄託於天真無邪的下一代是一個好開始,不斷在世代之間搞分化的傳媒也應該借這一首歌思考一下。

如果你覺得【Ten Days in the Madhouse】很難明的話,找一個星期六中午坐地鐵(記得有需要時讓座)、行中環,你會見到一些中產大少爺在左邊一邊玩 NDS 一邊怨這怨那,右邊有個婆婆在執紙皮,中間夾住了一對著住全身名牌服飾的情侶在打情罵俏排隊買限量版波鞋。不要批判,但要思考,想想社會的毒瘤在哪裏。同樣地,不要懶,用心聽、用心思考這張大碟,不要恃著「用錢買娛樂」的心態去聽歌,一點耐性會帶來一點意義,是個真事。

良久沒有遇上一張令我如此專注聽的大碟了。在香港有毅力玩 concept album,仲要玩到如此貫徹始終,hocc 與各合作伙伴,我向你們致敬,希望 hocc 妳能帶來更多有意義的作品!

我知,我會買【Heroes】的了。



延伸閱讀:
Ten Days In The Madhouse: 好想學你安居這套房... by D Blog
社會科教材:何韻詩《Ten Days In The Madhouse》 by 三十過後一個人住
何韻詩《Ten Days In The Madhouse》不瘋 by Alternative Journalist

21 March 2010

邊個有病? 何韻詩【Ten Days in the Madhouse】(上)



何韻詩 Ten Days in the Madhouse

1. 青山黛瑪
2. 安妮寶貝
3. 楊子經書
4. 丹賴斯隊
5. 查理淑儀
6. 堂吉訶德
7. 少年維特
8. 愛德蒙多
9. 風見志郎
10. 美空雲雀



寫何韻詩的碟評,我不得不非常小心,因為我身邊實在有太多 hocc 的粉絲了!

請恕在下孤陋寡聞,遲遲沒有用心聽何韻詩的音樂。前陣子聽了不少椎名林檎,朋友們便不約而同地問我有沒有聽何韻詩,我很慚愧的說除了《勞斯.萊斯》、《韻律泳》等比較出名的作品之外就沒有。這當然不是指椎名林檎和何韻詩這兩個單位在音樂上有甚麼必然的關係,只是突然被人指點迷津,才發現自己錯失了與一位本土的獨特音樂 icon 一起成長的機會。於是聖誕節時特地去買了新的【Supergoo】演唱會專輯,想著,只是聽音樂嘛,live 應該比 studio 錄音來得真摰直接吧。聽了一段時間才發現天外有天,conceptual album 的作品,要整隻 album 來聽才聽得出更大的意義。Backtrack 下的第一張專輯就是【Ten Days in the Madhouse】。

我所認識的 hocc 粉絲(叫「菇徒」吧)中,每位喜歡她的原因都頗不同,有的是因為她的 image,有修讀文學的朋友欣賞她行小眾但顧大眾的態度,亦有玩音樂的朋友喜歡她與兄長何秉舜、陳奐仁合作的火花。聽了【Ten Days in the Madhouse】之後,一次過明白了這三種魔力。一張大碟可從,亦需從,多個角度欣賞,難怪很多樂迷對這碟的評價都是一字記之曰:「深。」

幾年前我不喜歡聽香港流行曲,因為直覺上很多在音樂和題材上都很公式化,沒有新意,那顯然是歧視。【Ten Days in the Madhouse】就是同時在音樂和題材上都破格的佳佳作,也是「香港還有好藝術」的好例子。十首不同風格的流行曲,借古今人物、文學作品談社會現象,怎能不深?誰是美空雲雀?風見志郎又是甚麼東東?

《青山黛瑪》,又是黃偉文玩 gimmick 的玩意,用當紅日本歌姬的名字語帶 N 關食字去談「精神病者」。黛瑪是 hocc 的代碼,她與世人的思想和生活不同,不跟遊戲規則玩就被看成瘋子,孑然離開青山(大樂隊)探討「正常人」的世界,這也許是 hocc 自身的寫照,也是大碟的設定。黛瑪一開始獨自唱著,設定孤寂的環境,其他樂器再慢慢加入,讓這朵「青山之花」慢慢綻放,開到高、開到盡,陳奐仁寫的旋律高到不饒人,好在何韻詩能凌駕她的聲線唱出那高低起伏,一讚。間中的口哨聲和最尾一段誇張的和音也很酷呢。

買這張大碟聽,都算是物質享受。黛瑪離開青山之後見到的第一種現象,就是貧富懸殊。吃不飽、沒有享受過物質的小朋友拿著一個洋娃娃都很快樂,但社會著眼、傳媒報導的,是富翁的消費主義,甚麼是快樂?《安妮寶貝》用輕鬆的編曲襯托這簡單的快樂。很喜歡鋼琴與結他的 groove,也很喜歡周耀輝感性的歌詞:「求甚麼?媽媽愛我/懷著大志的我/一天當個作家,頌讚她/窮甚麼都可歡笑過/憑著力氣的我/當天一切再差,還有家、我的城市」,聽著卻有點令人慚愧。

之後的《楊子經書》和《丹賴斯隊》是兩首很不 hocc 的歌,兩首都有大量電子效果和很多後期製作。前者從字面借楊子「為我」的思想談香港人的自私自利,在地鐵不肯讓座,後者則用一名美國小丑講香港人愛跟大隊的羊群心理。音樂上兩首算是比較直接,重 techno beat 加 distorted vocal line 的效果在香港樂壇頗少見,算是破格,但引用的典故用在這兩個題材上好像有點奇怪。

在幾首實驗性比較高的作品中間夾住了一首簡簡單單的《查理淑儀》,典型的 ballad,用 E - A - G# - E 為基礎的旋律很美。我很喜歡這首歌,因為我認識很多現實世界的「查理」和「淑儀」,在平凡情況下結合的一對對,共同面對了很多風風雨雨但仍視對方為依歸,真的「是個真事, 是有戀愛這件事」。黃偉文敏銳地寫出了一對夫妻在小天地的大快樂,寫出了久違了的「真愛」這概念,有如《韻律泳》般甜蜜。【Ten Days】的紀錄片【十日談】 裏有一對比較特別的例子,值得一看。

待續

20 March 2010

Pierre Boulez 85 特輯(三)

一、生平及作品
二、指揮家及專輯選
三、個人評價

用了三篇的空間去介紹 Pierre Boulez 這一位音樂巨人,為甚麼呢?

我從這老人家身上體會了很多新的價值觀,很多甚至超出純音樂或藝術欣賞的範圍,有些東西也是畢生受用的。

我想我最欣賞的是他後期的音樂態度,那種對前人持有恰當的尊敬、但同時又有膽量和能力去挑戰 status-quo 的精神。不斷擴張聽眾及音樂世界可容許的邊界,用的方法不是像教小學生那樣說教和 patronising,而是直接將世人往往沒有耐性或機會接觸的音樂,以比較的方式去將其變成固有的一部分,(如:將貝多芬和 Schoenberg 在演奏廳內直接比較,令人開始欣賞 Schoenberg,而演奏廳亦開始將 Schoenberg 放入 regular repertoire),令現代的作品在歷史上顯得有重要性,同時令聽者有自己思想的空間,(畢竟藝術音樂不只是為娛樂的,也是一個傳達哲學訊息的媒介)。更重要的,是他能突顯出現代的成就往往是基於前人所做的,我們做的只是延伸進化前人精神。有人說他在某方面的音樂方向執迷不悟,但從個人成就和他對音樂世界的貢獻來說,在這個動盪的世紀裏用實力、智慧和一定的尊重去確立自己的身份、風格和取得認同,我覺得甚為可取。當然嘛,同樣的態度也能套用在其他學術研究的範疇,這需擇日再談。

作為聽者,當你接觸一首作品時一開始除了要找動聽的旋律外還想了解一下音樂結構、中心思想等等,聽流行曲時,這有可能是讀讀歌詞或看看歌手訪問。在古典音樂世界裏,很多演奏家會為了製造某些音樂效果或有自己的見解而不跟足樂譜的指引去演奏,文雅的說叫「演繹」,但是好是壞也是見仁見智,沒有看過譜或沒有受過傳統音樂教育的聽眾卻有可能對作曲家的原意產生誤解。Boulez 在這方面的貢獻就是前篇提到的:他為很多作品提供了一個 benchmark。事實上,我也是因為 Boulez 而開始欣賞馬勒甚至 Bruckner 的交響曲,他令我這個 analytical mind 從結構上開始欣賞複雜得無從入手的樂章,繼而中心思想。當然還有他的現代音樂專輯,聽一聽就知道音樂世界也真的有無限的可能性,若不是 Boulez,很多美好音樂也許都不為人知。

Maestro Boulez,星期五生日快樂,祝你身體健康並希望你繼續為樂迷帶來好音樂。亦希望讀者們因為這三篇而有衝動去探索古典音樂,或 Pierre Boulez 的專輯,若這些音樂為你帶來生活上的快樂,我就很滿足了。

06 March 2010

Pierre Boulez 85 特輯(二)



(二零零八年四月三十日,攝於倫敦 Barbican)


一、生平及作品
二、指揮家及專輯選
三、個人評價

上次用了很大的篇幅去介紹 Boulez 這位作曲家,但其實在近代音樂史上,Boulez 還是一位舉足輕重的指揮家。我第一次聽 Boulez 的,是 Berio 的《Sinfonia》,之後是他在 DG 指揮 Stravinsky 的《The Rite of Spring》和《The Firebird》(1910)。當時我聽慣了 Bernstein (Sony) 和 Stravinsky 自己指揮的版本,一聽 Boulez,心想,為甚麼這傢伙的錄音能夠將那麼複雜的樂章演奏得那麼清楚細膩,將每一種樂器的部份、每一個節奏、大細聲平衡都發揮得淋漓盡致,清楚無遺的表現出樂曲的 texture?是 DG 錄音的質素還是甚麼?

之後是一大堆我聽不懂的東西:Schoenberg 的《Piano Concerto》Birtwistle 的《Secret Theatre》Ligeti 的《Aventures》、到法國旅行之前買的 Messiaen《Sept Haikai》、《Couleurs de la Cite Celeste》等等。越聽越多,都是聽不明,但都一直堅持聽,因為 Boulez 指揮的專輯,往往都因為 texture 上的細膩,永遠有一種令人緊張的 tension,所以就算聽不懂有時只坐下欣賞樂手們演奏著都帶來無限的聽覺刺激,欲罷不能。也許就是這樣從 face value 去開始欣賞複雜的樂曲,才令我有衝動去探索或嘗試去理解這些令很多人都敬而遠之的現代音樂。

一開始 Boulez 指揮主要是為了要演奏自己的音樂,久而久之卻開始指揮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他極敏銳的耳朵令他能捉緊每一個細微的音符,所以他往往能準確地演出總譜內所寫的各指示,極忠於原著。當然,這樣的指揮風格很容易令到奏出來的音樂非常機械性,而且沒有「人性」。的而且確,Boulez 早期的錄音很多時都有這通病,令很多聽眾都不接受他的風格。然而,這樣的作風卻可以突出一首作品的結構。譬如說,Debussy 或 Ravel 的作品,很多演繹都流於表面美麗的印象派描寫,有幾多指揮會指出並強調 Debussy 結構上的一絲不苟呢?

多年來,這強硬派的現代主義者都指揮過世界上最有名的樂團,甚至令到極傳統的樂團開始玩前衛音樂。想聽柏林愛樂奏莫札特、貝多芬嗎?行,不過同時要聽無調性的 Schoenberg 和 Webern,不斷去挑戰聽眾對「古典音樂」的態度,不應只停留在 core repertoire 裏。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從 Leonard Bernstein 接手紐約愛樂,從熱情如火跳到冷靜沈實,一下子弄成樂手、領導層、聽眾和指揮之間的大僵局。1976 年他以 London Sinfonietta 為藍圖成立了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一隊由一大班獨奏家形成、主攻現代音樂的樂團,特地去為逐漸複雜的現代音樂提供 flexiblility,多年來得獎無數。

談了這麼多,以下是幾張我最喜愛的 Boulez 專輯:

Bartok: Piano Concertos Nos. 1 - 3
[link]

Bartok 的三首鋼琴協奏曲,爆炸力強勁,其難度之高令很多鋼琴家都不敢挑戰。三首作品,三種不同風格,由三個配搭演繹。和弦和層次都十分前衛的《第一》由完美主義者 Zimerman 和 Boulez 在芝加哥的老朋友 CSO 來挑戰,夾出來的節奏感令人熱血沸騰,soloist 與樂隊交流一絕,既不喧賓奪主,又能各展所長。

《第二》由 EMI 的 Leif Ove Andsnes 來客串,協奏的是世界頂級樂團柏林愛樂。在旋律上比《第一》更精彩的《第二》由 Stravinsky《The Firebird》中的《Lullaby》帶起,一首鋼協中有齊敲擊、唱詠式和其他非傳統技術,考腦力又考努力,是眾多鋼協中最難的其中一首。演奏主次分明,Boulez 指揮的柏林愛樂,強調了 brass 和 woodwind 的音層,令樂隊的的確確在「協」奏,而不是在「伴」奏。Andsnes 彈到最後連鋼琴也走音呢。

Bartok 寫給妻子的遺作《第三》由新晉法國鋼琴家 Helene Grimaud 和倫敦的 LSO 演奏。比較著重旋律的《第三》,沒有之前兩首那麼前衛複雜,洗盡鉛華,多了一份簡單淒美的感覺。Boulez 早期承認他不喜歡這作品,但老了之後好像有另一番體會。弦樂的部分很美,設定了每一個樂章的 driving pulse 後讓鋼琴唱她的驪歌,聽罷令人有點落寞/落幕的感覺。

由《第一》聽到《第三》,好像就是聽 Bartok 人生的寫照。在我的古典唱片中,這是我最最最喜歡的其中一隻。是 Bartok,亦是 Boulez。



Mahler: Symphony No. 2 "Resurrection"
[link]

我經常介紹古典音樂給一些一向只聽流行曲的朋友(或強迫他們聽),並順便介紹一下欣賞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時可以留意的地方。其中我最喜歡用的例子就是馬勒的《第二交響曲》。那邊廂有熱情如火的 Leonard Bernstein,將自己融入音樂裏,用自己的觸覺感動人心,另一方有 Pierre Boulez 用冷靜的思維去分析音樂的方向和結構,用音樂自己本身去交代細節,不加不減。我未聽過一個比這版本更直接清脆的《第二》,很多時馬勒交響樂的澎湃會令人忘記各樂器的細節,但 Boulez 令它們一一浮到表面,很美,真的很美。



Stravinsky: Scherzo fantastique, Le Roi des etoiles, Le Chant du Rossignol, L'Histoire du Soldat
[link]

Boulez 最受歡迎的專輯,相信是 Stravinsky 的《The Rite of Spring》。除此之外,他還錄了 Stravinsky 其他比較少被人注意的作品,如這張。其中以《Le Chant du Rossignol》(The Song of the Nightingale,夜鶯之歌)和《L'Histoire du Soldat》(A Soldier's Tale,士兵的故事)最突出。節奏明快,罕有地從 Boulez 聽到明顯的爵士演奏。



Messiaen: Sept Haikai, Couleurs de la Cite Celeste, Un Vitrail et des Oiseaux, Oiseaux Exotiques
[link]

Boulez 的音樂老師 Messiaen 八十歲生日,他聯同 Messiaen 的妻子 Yvonne Loriod 和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 舉行了一場演奏會向老師致敬。全部作品都是鋼琴與樂隊的作品,有日本風味的《Sept Haikai》、玩音色和顏色的《Couleurs de la Cite Celeste》和兩首與雀鳥有關的作品,對 Messiaen 有較深入興趣的話,這張專輯會令你大開眼界。



Boulez: Pli selon pli
[link]

一首大型現代作品,居然錄了三次唱片。Boulez 的自家作品《Pli selon Pli》(Fold by fold,一層接著一層)是 Boulez 為女高音和樂團而作的最大型作品。作品分五樂章,基於詩人 Stephane Mallarme 的詩,亦是 Mallarme 的人生寫照。這首作品被改編了很多次,這是最近期的版本。Sony 的版本我沒聽過,Erato(現在的 Warner Apex)的版本比這個極端和 in-your-face,很強勁的演繹。DG 20/21 的這個有點寂靜,像不斷泛起大小漣漪的湖,靜靜的跳動,一直一直擴張,由 big bang 開始,由 big bang 終結,瀟灑的不帶走一片雲彩。



Boulez: sur Incises
[link]

要介紹 Boulez 的自家作品,很難不提《sur Incises》。上一篇提過,《Incises》是一首為鋼琴比賽而作的 set piece,入面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同一個)音和很多和弦和腳踏上的玩意,是一首火花四起的炫技曲。Boulez 將它重作,寫了九 part,三部鋼琴、三部豎琴和三組敲擊樂,甫開始便三十分鐘不停的來來回回放煙花。這張專輯,自 2001 年推出以來,已被重印三次,並摘下無數獎項。這就是那個 recording。



Boulez: Repons
[link]

當然還有《Repons》,見上篇






尚有不少佳作,恕不能詳述!

Berio: Sinfonia, Eindrucke (New Swingle Singers /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 Warner Apex)
Birtwistle: Earth Dances (Ensemble Modern / DG 20/21)
Bruckner: Symphony No. 8 (VPO / DG)
Carter: Oboe Concerto, Esprit Rude / Esprit Doux, Penthode etc.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 / Warner Apex)
Debussy: Nocturnes, La Mer (Cleveland / DG)
Ligeti: Piano Concerto, Violin Concerto, Cello Concerto (DG)
Messiaen: Chronochromie, La Ville d'en haut, Et exspecto resurrectionem mortuorum (Cleveland / DG)
Varese: Ameriques, Arcana, Deserts, Ionisation (CSO / DG)
Webern: Complete Works Opp. 1 - 31 (VA / Sony)